塔希主义
艺术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法国的绘画派别。塔希一词出自法国批评家米切尔·塔皮耶(Michel Tapie)1952年的书《另类艺术》(Un Art Aute)。塔希(法语:Tache)原意为斑点、脏点、污点、污渍,故又称为斑污派或涂抹派。它与美国的行动绘画较为接近,创作中任凭画笔的扫、滴、洒、泼等无意识的自发挥动,从而抛弃了立体主义的形体结构,直接在画中以直觉和偶发性因素创造感情。代表人物有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让·福特里埃(Jean Fautrier,1898-1964)、让·米歇尔·阿特兰(Jean-Michel Atlan,1913-1960)等。
概念简介
塔希一词源于法语的 Tache,意为斑污、斑点,指用偶然的彩色斑点和色块所形成的绘画。塔希主义既反对传统艺术的再现,也反对几何抽象主义先入为主的念,它更接近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通常被称作塔希主义画家的有法国的让·米歇尔·阿特兰、乔治·马蒂厄(Georges Mathieu,1921-2012)、让·福特里埃和让·杜布菲,德国画家沃斯(Alfred Otto Wolfgang Schulze,1913-1951)和加拿大画家让·保罗·里奥佩尔(Jean Paul Riopelle,1903-2002)的画法也接近塔希主。塔希主义所用的色点、色块并不构成任何具体的物象,仅靠自身的组合与变化形成抽象的画面。在塔希主义的画家看来,这种色点、色块本身就是表现要素,它们是画家感情和心灵状态的直接流露。最早使用“塔希主义”一词的是法国美术评论家塔皮耶,他在1952年采用这个词,似是受到了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让·福特里埃
弗特里埃在二战期间曾经加入法国的抵抗组织,1943年被纳粹逮捕,出狱后在疗养院创作了《人质的头》系列作品(Head of a Hostage,1943-1945),描绘自己在被俘期间的恐惧经历,其中有雕塑,也有绘画,作品表面都有明显的分层和划痕,反映受伤的、被肢解的肉体。用具象和抽象的结合,艺术家表达了人质的个性和无名尸体的无形。尽管它们看上去恐怖而又丑陋,使刚刚经历过灾难的观众感到恶心难受,但是,它们也可以被看作是对二战死者的永恒纪念,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精神的救赎,警告人们这种恐怖的经历永远不可忘记。
让·杜布菲
法国艺术家杜布反叛传统的艺术教育,攻击令人息的主流文化。他收集那些没有经过正规艺术训练的人儿童和精神病人的艺术,提出了“原生艺术”的概念,用来形容那些自学的,天真的在学上不被接受的艺术他认为。这种摆脱了正统束缚的艺术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类的精神力量二战后杜布菲与法艺术家一起发起无形式艺术运动,反对战后法因的保守主义。他最著名的是4050年代质感厚重笔法粗扩的面在《黑色大风景》(Large Bluck Landscape,1946)中,抽象的线条下面隐约可见儿童、房屋和树木大面积黑色中的划痕令人想起自然风化的岩石和满墙的涂鸦。苍白的天空上挂着气球一样的太阳和舞蹈着的云朵,如儿童画一般。当二战后,法国大众希望通过美寻求安慰,恢复旧的道德体系时,杜布菲却用儿童画来嘲笑传统的高雅艺术。他献上一种质感粗糙、色彩乏味的作品,如同灰尘甚至排泄物。在恐怖的、毁灭性的世界大战之后,杜布菲表现航脏的土地和荒芜的风景并非宣告文明的终结,而是想要在这无望的废墟上建立一个全新、纯洁的未来。
整个50年代,杜布菲都采用了制造厚重、粗糙质感的画法。《地下的灵魂》(Soul of the Underground,1959)是他粗质地画法(Teaxturologies)系列作品中的一幅,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画面质感的迷恋。杜布非用铝箔、油彩创造了一种粗糙不平的表面,仿佛是脏土覆盖的煤矿。为了表现未经加工的材料质感,杜布菲完全放弃了绘画性再现。对于画面质感和物质性的强调并非只是一种艺术材料的实验,而且体现了艺术家对真实的坚持。杜布菲用肮脏、不完美的画面表现人类对自己弱点和失败的承认,希望通过反省自我救赎,使得灵魂得到再生。
参考资料
塔希主义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2-01-20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30 10:42
目录
概述
概念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