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草
中药名
墙草,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的全草。分布于新疆、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疔疮肿痛,秃疮,疝气坠痛,背痛,脓肿,疮疡。
形态特征
墙草:一年生铺散草本,长10-40厘米。茎上升平卧或直立,肉质,纤细,多分枝,被短柔毛。叶膜质,卵形或卵状心形,长0.5-3厘米,宽0.4-2.2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稀宽楔形或骤狭,上面疏生短糙伏毛,下面疏生柔毛,钟乳体点状,在上面明显,基出脉3,侧出的一对稍弧曲,伸达中部边缘,侧脉常1对,常从叶的近基部伸出达上部,在近边缘消失;叶柄纤细,长0.4-2厘米,被短柔毛。花杂性,聚伞花序数朵,具短梗或近簇生状;苞片条形,单生于花梗的基部或3枚在基部合生呈轮生状,着生于花被的基部,绿色,外面被腺毛,在果时伸长达1.5毫米。两性花具梗,长约0.6毫米,花被片4深裂,褐绿色,外面有毛,膜质,裂片长圆状卵形;雄蕊4,花丝纤细,花药近球形,淡黄色;柱头画笔头状。雌花具短梗或近无梗;花被片合生成钟状,4浅裂,浅褐色,薄膜质,裂片三角形。果实坚果状,卵形,长1-1.3毫米,黑色,极光滑,有光泽,具宿存的花被和苞片。花期6-7月,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00-3500米(在西藏可达4000米)山坡阴湿草地屋宅、墙上或岩石下阴湿处。分布于新疆、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酸,性平。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主治
用于痈疽疔疮肿痛,秃疮,疝气坠痛,背痛,脓肿,疮疡。
相关配伍
1、治风毒流注:墙草鲜根、南岭荛花鲜叶各等量,捣烂敷患处。
2、治背痈:墙草鲜根块、紫花地丁各30g,酌加地瓜酒炖服;另取墙草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3、治脚底深部脓肿:墙草鲜根加石灰、葱头各适量,捣烂敷患处。(1-3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鲜根一两,外用适量。
采集加工
夏季采挖带根全草,除去泥土,鲜用或晒干。
药理作用
1、利尿、止痛、防结石作用;
2、抗菌、消炎、缓泻作用。
附注
早在2000年前,本品就被药用,欧洲民间草药作为利尿剂,并可治疗久咳。用本品制成的香脂可治疗创伤和烧伤
药用墙草的提取物可用于化妆品、保健品中。
除本种外,根据《苏联植物志》和《苏联塔吉克植物志》记载,墙草属植物中还有一种犹太墙草P.judaica Strand在新疆准噶尔和喀什噶尔分布。与本种的区别,在于后者为多年生草本,花序中的花都为两性花,因为未见标本,志之备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