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剂
解决水质恶化问题、改善养殖环境的制剂
增氧剂是解决水质恶化问题、改善养殖环境的制剂。
产品特点
改底调水,自下而上,爽活水底,增加溶氧,降解毒素,粒粒氧是一种新型高效增氧剂,通过特殊工艺精制的扁圆柱形颗粒,方便直接抛洒;储存使用更便捷;使增氧剂迅速沉入池塘底部,与水反应后产生大量氧气,增加水体溶氧,并长时间维持水中高溶 氧,特别添加缓释助溶剂,长达2小时以上的持续放氧,保障增氧效率充分有效。同时池水中产生的大量微小氧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能非常有效地溶解到水体中,对池塘底层和中下层水体进行增氧,真正达到“立体增氧”的特效,不但有效解决了底层缺氧的问题,而且抑制了底层厌氧菌的生长,减少了有害物质(NH3―N、H2S)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营造出良好的池底环境。
【适用范围】 海水、淡水鱼虾蟹等养殖水体。
【原料组成】 BYM酵素菌肥、氮磷钾肥、DFM添加剂、多种微量元素。
【所含成份】 包膜 过碳酸钠 、缓释助溶剂、稳定剂、增效剂。
【用法与用量】
1、如遇雷雨前、天气闷热时:每亩一米水深用本品200克,全池抛洒。
2、养殖中期水生物密度增大时:每周两次左右,在投饵前一小时, 按每亩一米深用200克的量,集中抛洒在食台周围和生物密集区域, 可 显提升生物体消化吸收能力,促进生长。
3、养殖后期水生物密度进一步增大时:每隔一天,在投饵前一小时,按每亩一米水深用200克的用量,集中抛洒在食台周围和生物密集区域,有效促进水生物个体增长。
4、在生物改良类产品使用前:每亩一米水深使用本品100克,全池抛洒,有助于水体改良效果。
5、如果使用药物治病的同时:每亩一米水深用本品200克,全池抛洒 ,营造良好康复环境。
【功能用途】
1、改底调水:快速吸附和分解底泥及水中残饵、粪便、动植物残体等有机污物,营造适宜的养殖水环境。
2、增加溶氧:增加池底溶解氧,防止因缺氧造成水产动物浮头和泛塘现象。
3、降解毒素:
络合、消除工业污水,池塘老化,地下水引起的重金属超标。
络合降解消毒药,抗生素残毒。
抑制腐败菌,有效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
调理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白浊水、黑臭水、老绿水。
4、促进生长:通过改善水质,增加水产动物的摄食量,促进其生长。
【适应对象】
适用于所有海水、淡水水产动物养殖池,尤其适合淤泥较多的老化塘和养殖水体污染严重的池塘。
主要用于鱼虾缺氧浮头时的急救,高密度养殖中增氧,鱼苗种等活体运输,也可治理赤潮生物。同时过氧化钙分解产生的氢氧化钙能与游离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所产生的活性氧和氢氧化钙有杀菌或抑菌抑藻作用同时能调节水环境的pH值,降低水中氨氮、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使胶体沉淀,并能补充水生动物对钙元素的需要。用法与用量:一般浮头用量200克/亩(1米深)水塘;严重浮头用量0.3—1Kg/亩水塘。实际用量根据水深、水质、养殖密度,以10—60分钟内抑制浮头为准。
增氧剂作用
1、提供充分的溶解氧。高温季节经常出现闷热、雷阵雨等恶劣天气,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池塘往往突然溶解不足,这时使用增氧剂是确到好处,因为它不像其它的化学品那样快速地释放氧,而是稳定而持久地提供氧,而且产生氧气的过程是从塘底到水面的立体式增氧,特别适合底栖水生动物和高密度养殖,正因为这样,它被认为是一个节俭的氧气来源而广泛应用于水产业。增氧剂由于具有增氧能持续数日的特点,所以冬天使用效果极佳。
2、调节PH值。实践证明增氧剂在调节PH值和避免水的酸化是十分有效的。 增氧剂分解后生成的氢氧化钙能够稳定水体的酸碱度,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能有效预防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软壳。
3、减少铵和氮在水中的含量。铵和氮是阻止鱼类生长的主要因素,在水中播撒增氧剂可以明显减少水体铵和氮的含量。
4、除去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高温季节沉到塘底的增氧剂可以氧化塘底有机物,净化底质,降低塘底耗氧,减少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在冬季结冰的池塘中,二氧化碳通常大量的存在,阻碍鱼对氧气的吸收,这时使用增氧剂能有效去除二氧化碳。
5、阻止厌氧生物的繁殖且杀死致病细菌。增氧剂可作为氧化剂进行消毒,能有效的杀死厌氧菌和致病细菌,起到澄清水体的作用。 絮状的氢氧化钙可以沉淀水中一部分微粒达到净水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上漂浮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溶氧。
用法与用量
池塘缺氧急救时用1.5-2公斤/亩.米,虾塘用量为2—3公斤/亩.米。
养殖中、后期当水质出现混浊时,用增氧剂0.5-1公斤亩.米和沸石粉混合后干撒,能有效预防疾病。
虾塘在闷热天气时一般预防用量为0.5-1公斤/亩,米,具体视虾的密度和塘底底质决定用量。养殖期在发现有虾死亡或游水面时,先用增氧剂1公斤/亩.米来处理,效果会更好。收获期在轮捕虾前1小时,用0.5-1公斤亩.米,减少虾应激反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20:28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