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弟子是魏国人,尽得墨子学说之精髓,与
墨子并称于后世。包括及门弟子十五人(附存三人),姓名可考的再传弟子还有许犯、索卢参、屈将子,三传弟子有田系。
禽滑釐
魏国人。先从
孔子弟子
子夏学儒,后从墨子学墨,尽得墨子学说之精髓,与墨子并称于后世。因精通攻守战术,在墨子止楚攻宋事件中任重要角色,率
墨家弟子三百人守卫
宋城。
《墨子》、
《庄子》、《
吕氏春秋》、《
说苑》、
《史记》、
《列子》、《
太白阴经》载其事。
墨子在《所染》里还专门对禽滑厘的为人进行了评价:“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滑厘、傅说之徒是也。”
高石子
曾任职于卫国,卫君给予其高官厚禄,不采纳其主张。于是,辞职往齐,回报墨子。
墨子赞扬他背禄向义,为义。高石子向墨子汇报说:“以前先生讲过,天下无道,仁义之士不该处在厚禄之位,现在卫君无道,我不愿在那里贪图俸禄和爵位。”墨子听了很高兴,把禽滑厘召来说道:“你听听高石子的话吧!背义而向往俸禄的人很多,拒绝俸禄而向往义的人很少。高石子就是为义背禄之人。”
公尚过
曾仕于越,用墨子学说游说越王,越王欲以五百里故吴之地封墨子,请其迎接墨子,未果。事见《墨子》《贵义》、《鲁问》,《吕氏春秋高义》。
公尚过越国求职
墨子推荐他的弟子公尚过到越国做官,公尚过游说越王的同时,极力赞颂墨子。越王非常高兴地说:“如果先生能请墨子到越国来指教我,我愿意把原来吴国五百里的土地割给他。”公尚过答应了这个条件。越王替公尚过备车五十乘,去迎接墨子,公尚过说:”我以夫子之道去游说越王,越王大喜,对我说:’如果你能使墨子到越国来指教我们,我愿把原来吴国的五百里土地封给他‘。“墨子说:”你看越王的意向如何?假若你认为越王能听我的话,用我的主张,我可以去,但是必须按我的食量吃饭,按我的身材穿衣。置身于普通大臣之中,我又怎么以行道的理由来索取他的封地呢?如果越王不听信我的话,不用我的主张,而我到那里去不是为了高官厚禄把义出卖了吗?同样是出卖,我还是留在中原这一带的国家吧,又何必到他那儿去呢?“公尚过对墨子的这一行为更为钦佩,他仿佛看到眼前这位师父的形象更加伟岸、高大了,俨然一座高峰伫立在自己的面前。自己要攀上这座高峰,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耕柱子
墨子非常器重的弟子,被比作上太行山所用的骏马。曾到楚国做官,一次送给墨子”十金“。《墨子耕柱》记之。
原文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而非策牛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译文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预备驱策哪一匹呢?“耕柱子答道:”那我当然用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驱策良马,而不驱策牛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足够负得起责任的,所以才对你生气(批评)你。“耕柱子领悟了。
注译
1.子墨子:即墨翟,前一个”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
2.耕柱子:墨子的门生。
3.愈:超过,胜过。
4.太行:山名,绵延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大山脉。
5.怒:发怒。
6.策:驱策。
7.足:值得。
要点指引
这篇
古文写了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的批评。耕柱子骄傲自满,自以为还有胜过他人的地方,墨子用马和牛作比的方式,告诫耕柱子,正因为马有能力上太行山,所以要策马。以此勉励学生不断进步,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责任。墨子的语言,朴实无华,有时甚至是平铺直叙,没什么文采,也不像庄子那样爱讲寓言故事,但他的话语逻辑性很强。他认为”文采饰太胜“,反而会使听者”迷于其辞,失之其理“,这样不利于自己的表达、传播!本文体现了墨子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这也反映了墨子是一个光明磊落、坦诚直率的人
魏越
墨子出游,魏越问墨子见到各地诸侯时,先说什么,墨子回答他:”必择务而从事焉。“即选择最重要的事情进行劝导。此据《墨子鲁问》。
《墨子鲁问》中说: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 葬;国家 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 ,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 非攻 。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家认为在混乱的国家里,要同他们讨论尚贤和尚同;在贫穷的国家里,要同他 们讨论节用和节藏;在穷 兵黩武的国家里,要同他们讨论兼爱和非攻;在 淫乱 无礼的国家,要同他们讨论尊天、事鬼;在沉湎于音乐 和酒的国家里,要同他 们讨论非乐、非命的道理。场 合不同,谈论的话题也不同。 墨家认为场合不同,语词的语义也不同。 墨家对利与害的分析,是根据场合的不同而阐明的。墨 家主张不要抽象地、一般 的谈什么地利,什么是害 ,而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谈利害。
随巢子
学墨子尚俭之术,并传授之。著《随巢子》六篇,今佚。事见《汉书艺文志》、《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引
韦昭语。
胡非子,著《胡非子》三篇。取自《汉书艺文志》。
《随巢子》一书,亡轶已久,我们只能从各朝书籍中摘录它的佚文,以管窥蠡测的方式来窥探古人的思想。故而本人搜罗佚文,收为诸子抄墨家第三。
《随巢子》
执无鬼者曰:越兰问随巢子曰:“鬼神之智何如圣人?”曰:“ 圣也。”越兰曰:“治乱由人,何谓鬼神邪?”随巢子曰:“圣人生于天下,未有所资。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乘云雨润泽,以繁长之,皆鬼神所能也,岂不谓贤于圣人。” (意林一)
有疏而无绝,有后而无遗。大圣之行,兼爱万民,疏而不绝。贤者欣之,不肖者则怜之。贤而不欣,是贱德也;不肖不怜,是忍人也。(意林一)
有阴而远者,有惮明而功者。杜伯射宣王于亩田,是惮明而功者。(荀子王霸篇杨注)
明君之德,察情为上,察事次之。(晋书石崇传自理表)
史皇产而能书。(北堂书钞七)
禹产于昆石,启生于石。(艺文类聚六。太平御览五十一)
禹娶涂山,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马骕绎史十二)
昔三苗大乱,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御览九百五)
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刘恕通鉴外纪帝舜纪引随巢子、汲冢纪年)
昔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于玄宫,有大神,人面鸟身,降而福司禄益食而民不饥,司金益富而国家实,司命益年而民不夭,四方归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违,辟土以王。(御览八十二)
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之。无方之泽出神马,四方归之。(稽瑞)
夏桀德衰,岱渊沸。(御览七十)
夷羊在牧,飞拾满野,天鬼不顾,亦不宾灭。(史记周本纪集解)
姬氏之兴,河出绿图。(史记周本纪索隐)
殷灭,周人受之,河出圆图也。(史记周本纪索隐)
天赐武王黄鸟之旗以伐殷。(书钞一百五十八)
幽、厉之时,天旱地坼。(御览八百七十九)
幽、厉之时,奚禄山坏。天赐玉玦于羿,遂以残其身,以此为福而祸。(御览八百五)
召人以环,绝人以玦。(书钞一百二十八、御览六百九十二)
管黔滶
墨子曾让他去
卫国赞扬高石子,使高石子得以仕于卫。事见《墨子耕柱》。
高孙子
胜绰随项子牛三次攻打鲁国,违背
墨家精神,墨子派他前去交涉,表明墨子观点,请项子牛辞退胜绰。事见《墨子鲁问》。
治徒娱
与墨子另一弟子同问墨子“:为义孰为大务”,墨子答之:“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此据《墨子耕柱》。
跌鼻
墨子生病,跌鼻问病因,怀疑墨子学说,怀疑鬼神不避毁就誉。事见《墨子公孟》。
高何
齐国人。起初横行乡里,为人不齿,后学于墨子,成为天下名士显人。事见《吕氏春秋尊师》。
县子硕
齐国人。起初同高何一样无恶不作,后师从墨子,成名于天下。曾问墨子行义的关键,墨子告诉他“: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耕柱》、《吕氏春秋尊师》记其事。不能赏善罚恶。墨子释疑:“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墨子公孟》)
曹公子
曾为官于
宋国,三年而返,疑墨子之道,墨子责备他“处高爵禄而不以让贤”“,多财而不以分贫”“,事鬼神,唯祭而已(”《墨子鲁问》)。胜绰,曾任职于齐大夫项子牛门下,项子牛三次侵鲁,不但不劝阻,反而积极参与,墨子派高孙子传达己意,请项子牛辞退他(参见《墨子鲁问》)。
附存的三人
孙诒让附存的三人
彭轻生子,曾在墨子面前言“: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墨子举例批驳他。事见《墨子鲁问》。
孟山,曾赞扬王子闾,认为王子闾坚贞不屈,不做楚王,达到了“仁”。墨子批评他,认为王子闾的行为虽难能可贵,尚未达至仁的境界。《墨子鲁问》记此事。
弦唐子,墨子南游于卫,车中装载许多书,他很奇怪,问墨子装载这么多书有何用,墨子回答了他。
再传弟子
除上列及门弟子十五人(附存三人)外,墨子姓名可考的再传弟子有许犯、索卢参、屈将子,三传弟子有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