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斗辊ink fountain roller,从墨斗中输出油墨的辊。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包括墨斗辊、底板、墨斗以及刮擦件。
概述
墨斗辊
墨斗辊精度是评价一台高
性能印刷机的主要指标,是对油墨分配
精确计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安装、调试
印刷机时测量印刷机
水平的基准。墨斗辊由
直流电机单独驱动,速度可以实现
无级调节,改变其转速即可改变出墨量。墨斗辊出现表面划伤将影响墨斗辊的精度及出墨量。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油墨里有杂质,这些杂质一旦汇集到墨斗底部,就
会划伤墨斗辊的表面,情况严重时必须拆下墨斗辊,送到专门的加工
单位重新加工。 一般漏墨多发生在墨斗挡块和墨刀的接触
区域,由于长
时间磨损,造成接合部位漏墨。
先拆下墨斗,将墨刀及墨斗挡块分别取出,然后用油石对接触区域进行打磨。注意,一定要保证墨刀长度与宽度方向的垂直度。打磨完后装上墨刀与墨斗挡块。用厚度为0.03mm的塞片测其间隙,要求此间隙小于0.03mm。
墨键的零位与实际零位不吻合一般原因为长时间使用造成的。
用螺丝刀将调墨螺钉杆上的紧固螺钉松开,再用厚度为0.03mm的塞片测量墨斗辊与墨刀之间的间隙,如果合适即可将紧固
螺钉拧紧。很多人认为旋钮上的这个紧固螺钉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不然,它相当于一个
保险,在调完零点以后,应该让旋钮上的凸块靠在墨斗的限位挡块上,使得墨斗螺钉不能再向前移动,否则墨刀会与墨斗辊有接触,划伤墨斗辊。
网纹辊
墨斗辊
由于轮转设备的转速高、供墨量大,间歇式供墨机构无法满足高速印刷的要求,因此大多数的轮转设备都采用网纹辊供墨装置。网纹辊的表面是用一种特殊材料经过精细加工制成,并由许多网格组成,网纹辊与墨斗辊处于非接触状态,当墨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开始传墨,其动力来自于其接触的传墨辊及其之间的
摩擦力。 UNISET采用的是B-B式印刷装置,如果正、反两面的印刷色数不同,在
橡皮滚筒合压的情况下,
滚筒轴端齿轮就会带动串墨机构动作,因此在串墨机构上安装有
离合器。UNISET 60上的这个离合器采用手动方式,不使用这个色组时可使用
内六角扳手将其旋出来。在墙板的内壁上安装有
感应器,当其与滚筒齿轮脱开后,会在操作台上显示此色组已脱开,但是由于这个传感器的位置及
性能的影响,会造成一种实际没有脱开而操作台上显示脱开的假象,因此整个串墨机构会跟着滚筒一起动作,造成干磨而烧坏网纹辊。有些印刷厂为了确保设备的
安全,在不使用某个色组时,除了将该色组离合器脱开外,还将与网纹辊接触的传墨辊拆下,这样就从两方面保证了网纹辊的全。而对于UNISET 70来说,此结构已经变成了由
气缸自动完成,可靠性大大提高。
串墨辊
墨斗辊
UNISET 60和UNISET 70都有3根串墨辊,其结构几乎相同,只是这两种机型的轴端串墨机构有所不同,UNISET70比UNISET 60显得简捷,而且拆装方便。由于缠纸等故障可能造成 串墨辊或串墨辊
轴承的损伤,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拆卸串墨辊。为了拆卸串墨辊轴端轴承,实际上设计有轴承挡块,借助于这个轴承挡块就能将轴承无损伤地取下。最好自制一个半
圆筒形的套,将其套在串墨辊的
轴颈上,通过移动串墨辊撞出这个轴承挡块及轴承。另外,安装油封时一定要注意使油口向下,否则油会从墙板内侧泄漏。
橄榄辊
墨斗辊
橄榄辊是为了弥补和校正由于纸张变形而产生的套准误差而
设计的装置,它位于两个印刷单元的中间。宽幅机上它是必不可少的装置,而在窄幅机上(如UNISET 60、UNISET 70) 的作用没有在宽幅机上明显。纸张的变形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印刷压力、
环境的温、湿度,润版液及纸张本身的特性等。有时影响小,而有时影响大,如天津日报印刷厂的一台UNISET 60总是出现上、下套不准故障,用一张
胶片晒制C、M、Y、K四块版,印版上3mm × 3mm 的方格,在保证中间充分套准时,两边的误差有的甚至能达到1mm,可见纸张变形对套准的影响有多大,因此建议最好是安装好
橄榄辊后再使用。
防缠纸装置
墨斗辊
防缠纸装置一般装在每个印刷部的顶部,是为了防止无法预见的断
纸故障造成印刷单元损伤而设计的机构,该装置由1根重辊和3个压轮组成,依靠重辊的惯性力将纸从印刷部中带出,从而避免对印版、
橡皮布、
水辊和
墨辊的损伤。正确的调节方法:将压轮调至与纸张刚接触,从这一点开始,将压轮旋转270°,但实际情况是,这样操作后压力还有可能不够,因此,建议以纸张上不压出痕迹为上限,尽量增大此压轮的压力。
调节系统
纸带张力调节系统对于轮转机来说至关重要,一旦纸带张力调节不当,机器就无法
正常运 行。走纸路径:纸架→印刷部→天地杠→三角板→三角板下的进纸辊→折报机。走纸过程中,每部分都有张力控制单元,纸架上方的张力控制单元是一个摆动辊,进入印刷部前的张力控制单元由从前的PIV结构发展到电机单独
驱动,在PECOM上可直接调整。 正确的调节方法:纸架张力大于印刷部张力,从印刷部开始纸带张力应逐渐增加,折报机的叼纸
滚筒本身就是一个张力控制装置,因为其直径可以根据纸路的情况而做适当的改变。纸带张力调节的顺序应该是从后向前,即从折报机开始向印刷部调节,逐级减少。
三圈轴承
墨斗辊
三圈轴承可以说是曼罗兰印刷机的标志性结构,其用外环轴承取代了传统的铜套设 计,从设计理念上讲无疑是进步的,但一些厂家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外环轴承用于滚筒离合压,且离合压的位置是固定的,即每次都发生在同一位置,而且外环
轴承无法润滑,因此由于版口的振动,合压连杆调套的磨损等,都有可能造成外环轴承的损伤。另外由于外环轴承缺乏必要的保护,
清洗机器时煤油等
清洗剂容易进入轴承,造成轴承内的润滑剂被破坏。一些厂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墙板内侧涂上黄油,但油不应太多,否则影响轴承散热而引发其他问题。为了防止杂物进入轴承,UNISET 70在滚筒轴颈上设计了
橡皮卡圈,可以有效防止杂物进入轴承。
故障
为了弄清楚在墨斗辊上形成墨层的过程会导致印刷品密度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且能在不触碰墨斗辊墨层的条件下测量其厚度,我们设计出工作原理不同的两种仪器:光电检测仪器和电容检测仪器。在我们实验教学的印刷机上还装有其它必要的设备,例如:墨层与水层厚度控制仪、湿粘性测试计、温度计以及测速仪等。
我们发现,在单张纸胶印机和卷筒纸胶印机上,大部分密度变化都起
源于墨斗辊上的墨层变化,而墨斗辊上墨层的变化又都是因主要的工艺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主要的
工艺变量有:墨斗辊转动齿数,进水量,印刷速度,各种辊子的
温度,墨斗温度和墨斗中的墨量。试验用印刷品是用品红色快干油墨和黑色卷筒纸胶印油墨在各种等级的涂料纸上印制而成的。 采用进墨量
控制仪测量墨层厚度,但不触碰墨斗辊。这种
测量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控制进墨的时间常数小,以及测量结果不受进水量或纸张起毛的影响。
在大多数
平版印刷机上,油墨都是从墨斗里被送进输墨
系统中。墨斗里有一墨斗辊和带挠性的刀板。墨斗辊既可以连续转动,也可以间歇转动。墨斗辊转动时,挤压油墨使其从墨斗辊和墨刀片之间通过,从而在墨斗辊上形成墨层,然后通过传墨辊将墨斗辊上的墨层输送到匀墨系统中。调整墨斗
螺丝,改变挠性墨刀对墨斗辊的间隙,便可以控制横向进墨量。由于墨斗里有油墨,
产生一种静
压力。又由于墨斗辊转动,油墨的这种静压力与墨刀的弯曲应力相抗衡。这两种力之间的平衡程度决定着墨刀的弯曲度,从而也决定着墨斗辊上的墨层厚度。当调整螺丝的位置保持固定时,弯曲应力保持不变,但油墨压力却因其它原因会有变化。 1.
流体压力随着油墨粘性而变:粘性越高,压力越大,墨斗辊上的墨层越厚。
2.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粘性主要受
温度变化的影响。墨斗中的温度升高,墨斗辊上墨层变薄。
3.已经发现,墨斗中的流体压力是墨斗辊的表面速度的线性函数,或者说与墨斗辊的分级能力成正比。这就是说,在间歇式转动的墨斗上形成的墨层厚度图,其形状与转动速度图相同。
印刷机速度改变时,墨斗辊的速度也发生改变,从而使墨斗辊上的墨层厚度发生变化。
4.静压力与墨斗辊上的墨层
厚度都依赖于墨斗中的油墨量。墨量越小,
这种依赖性越大。 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都是在印刷过程中可在
印刷机上变化的各种
工艺变量。墨斗
结构不同,印刷品
密度也会有某种程度的变化。但本文并不涉及因墨斗方面的工艺参数变化所致的印刷品密度变化。
在解决如何
控制平印过程中的进墨量这个问题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墨斗中控制上墨量。为此目的,有下述两种可行的办法:
(1)假如在传墨辊之前以及在传墨辊之后测量墨层厚度的话,那么便可根据这两种测量结果的差数
计算出传递到匀墨系统以及传递到纸上的实际油墨量。
(2)假设被传递的墨量与墨斗辊上墨量之间的传递比例变化不大,那么,只须测量墨刀带出来的、墨斗辊上的墨层厚度便完全可以控制上墨量。
当墨层
厚度控制系统需要形成闭合反馈环路的时候,上述两项测量是重要的。例如:在卷筒纸胶印机上,调整墨刀和测量被调整的墨层厚度之间的延迟时间最多不超过印刷机的10转。把测量点上墨层厚度完全调整好的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在墨斗辊上,油墨的含
水量很小。因此,水墨平衡对墨层厚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也最小。如果墨斗中进入了一些水,则会使测量结果发生变化。
油墨到达墨辊上而又没有发生辊隙分裂现象的唯一位置是在传墨辊之前。分裂现象引起墨层表面
凹凸不平,可能会使测量结果发生差异。这时应在匀墨
系统中进行测量,即通过与匀墨系统中的一根墨辊相接触的
检测辊进行测量。墨斗辊上墨层厚度是墨辊上5~10倍,因此,
测量结果并不需要绝对准确。
当用木浆纸印刷时,墨辊逐渐被纸毛糊满,这种现象的确是个大问题。但在墨斗辊上,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另一方面,如果其它辊隙中的分裂常数改变,可能会引起匀墨系统的一根辊子上的测量结果改变,但不影响在墨斗辊上得到的测量结果。
作用及调整
墨斗辊
胶印机的输墨装置要求油墨的涂布要适应印刷品的需要,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好,既要符合图纹能铺展油墨,又要符合一定的均匀性,这就要求输墨装置:性能设计好;调节墨量方便、精度高。
供墨部分
能贮存一定数量的油墨,根据产品要求正确地进行调整,将
油墨比较正确、均匀地传递给匀墨部分。
供墨各部分的作用:
墨斗槽:旋转油墨。
刀片:调节墨量的大小。
墨斗辊:传递油墨厚度。
传墨辊:把墨层均匀传递给匀墨辊。
供墨部分的调节:
①墨斗槽,存放油墨的多少是影响
产品深浅的主要原因,对于墨斗的贮墨量,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墨斗要用墨铲勤搅拌。
②刀片:要求平、直、调节
螺丝灵敏,螺丝上面不要沾v
油墨,不要用钳子拧,榔头敲,清洗好刀片,调节螺丝灵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微量控制墨量。
③墨斗辊要保持清洁,与刀片接触不要有杂物,墨斗辊不要洗时用墨刀、砂纸擦,用浮
石粉渗
汽油洗,应该用软布沾汽油洗干净,以避免影响墨斗辊的精度。
④传墨辊:由于传墨辊上与墨斗辊接触,下与匀墨辊接触,在
凸轮机构调节下工作。要求接触的压力不要太多,压力比着墨辊对印版压力大一点。
供墨不均原因
墨斗辊
①油墨质地较差,缺乏必要的粘度与韧性。
②油墨搅拌不均匀,墨中含有凝固块或干皮等。
③墨辊与墨辊之间,以及墨辊与
印版滚筒之间平行度及压力调节不当。
消除的办法
①选择质地
优良的油墨,购买油墨认准一个好的油墨
厂家进货,不要今天买这家,明天买哪家,造成质量不稳定。
②充分发挥油墨搅拌器的作用。把油墨和
调墨油、
冲淡剂、亮光浆、燥油、撤粘剂等辅助材料,搅拌得更加均匀。
④调节好墨辊与墨辊,墨辊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
实践证明:要提高墨层的辗薄打匀程度,就必须加大所有匀墨辊的总
面积。加大匀墨辊面积的
途径不是采取加大匀墨辊直径的办法,而是采取增加匀墨辊的数量方法来解决。
利用墨辊的轴向运动,来改善油墨在轴向上分布不均匀状况的墨辊,称为窜墨辊。驱使窜墨辊沿轴向窜动的机构,被称为窜墨机构。
由于墨斗的输墨不可能分布得完全均匀一致,而且
图文在印版轴向上的分布也不可能均匀,所以在输墨过程中,仅仅依靠匀墨辊的周向转动传墨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窜墨辊的轴向窜动,才有可能把油墨在轴向进一步打匀,窜墨辊和匀墨辊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了一种轴向滑动,这种轴向滑动就保证了油墨在墨辊轴向分布的油墨的均匀性。
窜墨辊的作用:
①把匀墨辊,印版着墨辊带动作旋转运动,主要做径向
运动。
②窜墨辊沿着自己的轴向作轴向窜动,使油墨
传递更均匀。
着墨部分
墨斗辊
一般情况下,胶印机的着墨辊有3-5支,其作用就是为了达到给
印版、图v部分均匀适量的给墨。
着墨调节机构:起落机构、压力调节机构。
要求着墨部分能够均匀地将油墨的墨膜转印到印版上,同时墨膜要薄。印刷品的
质量优劣与着墨辊直径的大小有关。着墨辊着墨时要减少前深后淡的问题。着墨辊的肖氏硬度(SH)为30°,着墨辊软硬适宜,硬度高着墨辊匀墨不好,着墨辊软了之后印版糊版,网点清晰,所以说,胶辊的硬度与印刷质量关系密切。
胶辊的压力调节:
①窜墨辊和着墨辊的压力相应小点,而着墨辊和印版的压力要大点,把直丝缕纸0.1-0.2mm调试压力,用纸放入墨辊中压上用手拉,另外,也可以用厚度为0.15-0.20mm的钢片来测量压力。
②
着墨辊与印版接触时不能滑动,要求是滚动。因为滑动容易损坏印版,影响印版的耐印率。
调节墨辊时注意事项:
①安装墨辊时要注意墨辊的
直径大小,必须对号入座,不要搞错字,尤其是在安匀墨辊时,由于较多,比较容易搞错。
②调节测试印版与着墨辊的压力时,一般可用废旧的印版来测试,不要用新印版来测试调节,以免划伤印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③调节匀墨辊与窜墨辊之间的接触压力时,要将墨辊清洗干净,注意墨辊是否平直、圆整,遇到有老化不同芯园的墨辊要及时更换。注意
偏心轴承方向的对称性,避免墨辊两端压力轻中间重的现象,测试墨辊与墨辊之间压力时,可以多测几处,中间、两端多测几个点,及时发现墨辊不平直、凹凸偏心方向不一致的弊端。
④印版内的衬垫纸张总厚度要符合标准,以免影响调试着墨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调试不准确,
印版滚筒内的衬垫纸改变时应当考虑到印版与着墨辊之间的压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