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河
山东省胶州市南胶莱河的支流
墨水河,简称墨河,古称奴水、墨水、张鲁河、乌池河诸名。黄海胶州湾入海河流南胶莱河支流,高密籍著名作家莫言小说《红高粱》写到的墨水河即此河。源于胶州市南部夼集乡高家艾泊和匡家茔一带丘陵地区,向北流经高密市,复入胶州市,经梁家屯,进入官路水库,从孟家村东南进入南胶莱河。全长50公里,总流域面积为339.9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墨水河, 发源于胶州南部夼集乡高家艾泊和匡家茔一带丘陵地区(《高密市志》称胶州市孝源店子村东),上游流经夼集、南杜村、西祝村、苑戈庄4处乡镇;中下游沿后屯乡西界北流,至胶州刁家屯西(高密市芝兰庄东南)入高密市境。
在高密市境,经姚哥庄、张鲁、河崖3乡镇,至毛家屋子东南出境复入胶州市。境内长13公里,流域面积75.2平方公里。
墨水河出高密市,复于岳头屯西北再入胶州市,经后屯、马店、北王珠3处乡镇,于官路滞洪区下游汇合梁沟、小套二河入南胶莱河。河道全长50公里(《胶州市志》称48公里),总流域面积为339.9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墨水河,为季节性河流。墨水河上游多为丘岭地带,地面坡降大,河道陡,水势猛,中下游一带地势平缓,河道曲折多变。总流域面积为303.3平方公里。河道上游依两陵为河床,河床开阔,一般在300~500米;下游堤防窄,一般在50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29万立方米。
主要支流
墨水河的主要支流有养儿沟、十米河、小套河、小新河、苇源河、梁沟河等。
养儿沟,发源于胶州市张家小庄南岭,至乜庄北1.5公里处入墨水河,河长12公里,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
十米河,上游有两支:东源胶州市石家花园村后,西源北,至胶州市刁家屯北入墨水河。河长14公里,流域面积48平方公里。
小套河,发源于胶州市南梁家屯东南,在距胶莱南河1公里处入墨水河。河长9公里,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
梁沟河,发源于高密市大兰东南,流长8公里,汇入墨水河下游,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
墨水河治理
河道治理
开挖新河。由于南胶莱河行洪能力仍不足5年一遇标准,1975年由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和昌潍地区水利局统一组织规划设计,采用山区高水高排、平原低洼区低水低排的原则,1976年计划开挖一条南胶新河,将胶河在姚哥庄铁路桥以下截断,向东汇入墨水河,在黄家庄前将墨水截入,经戴家屯、玉皇庙,在斜沟崖村东拐向南,再经罗家村西十里堡、胶济铁路、济青公路,沿跃进河南下穿沽河农场,在码头村东南入胶州湾。胶州市动员万余民工,于1976年春节前后分2次施工,从码头村河口开始向上游开挖,历时4个月,国家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300余万元。这段工程系海滩淤泥,经一冬春紧张施工,仅完成3.3公里,后因区划变更、资金短缺、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原因停工作罢。至1987年,南胶莱河仍是原走向。
河道疏浚。墨水河治理(胶州市境内)建国后对上游及其支流杨柳河(养儿沟)作过系统治理。1956年,胶州专区动员胶州市、高密2县人民统筹挖河疏浚、裁弯取直、展宽堤防,扩大行洪断面。设计通过最大洪峰流量219立方米每秒。1956年、1965年、1974年、1984年先后复堤:右岸从胶莱河口至岳头屯、黄家庄至胶济铁路,从门家屯至岳头屯、刘家庄至刘家河,从宋家屯至岳头屯、万家屯至刘家河,从门家屯至岳头屯,黄家屯至铁路桥;左岸从胶莱河口至梁家屯,阎家屯至梁家屯。共复堤62.45公里,疏河11.3公里,完成土方79.88万立方米,投工49.27万个,国家投资24.24万元。1958年曾在河口处建官路水库,1960年扩大库容,1963年改为滞洪区。至1987年,墨水河堤防完整,两岸土地肥沃,是胶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产区。
1964年4至6月,高密县(时为县制)对境内墨水河全线疏浚、培修堤防,局部拓宽河槽,两岸修建排水涵洞。投工15万个。
滞洪蓄水
1960年,在其支流墨水河、胶河的下游,分别建成官路、大兰2个滞洪区,最大滞洪量均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还在上游建中小型水库7座,塘坝24座,蓄水总量1亿立方米以上。这些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干流的洪峰流量,使其逐步变害为利。
官路水库滞洪区,位于胶州市北王珠镇五里堠子村西,胶莱南河汇水口1.3公里处。以通往莱州府之官路命名。1958年4月14日动工,至7月10日完成墨水河以南部分。水库扁长形,呈胃状,横断面最宽直径为800米。1959年蓄水并建临时溢洪道。1960年扩建墨水河以北部分,官路水库工程基本完成。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64平方公里。按50年一遇雨型设计,200年一遇雨型校核,总库容339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2322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564万立方米,相应水位高程15米,溢洪道在墨水河主河道东侧,为三合土埝面溢流式,砌石闸36孔,单宽2米,木质叠梁闸门,闸顶设1米宽人行道。水库大坝总长26公里,坝顶高程16米,最大坝高6米,分设两处放水洞。1960年扩大库容,1963年改为滞洪区。
官路水库淹没占压面积14667亩,其中库区11745亩。由于水库常年蓄水,库外排水沟标准过低,沿库周围出现浸没土地,开始盐渍化。1963年水库改为官路滞洪区,重点调节、削减南胶莱河洪峰,凡汛期胶莱河洪峰水位高,危及堤防安全时,关闸滞洪,可控制墨水河洪水流量,设计滞洪量2850万立方米,溢洪量220立方米/秒。墨水河主河道上控制泄洪闸三孔,泄洪总量为76.8立方米/秒,滞洪区控制运用以来,库区内平均淤塞近1米,滞洪水位越高,墨水河中游就越难安全渡汛,官路滞洪区逐渐失去滞洪能力。
七城水库,1958年,官路水库建成后,尚不能控制整个墨水河径流量,故在该河中游支流十米河上,后屯乡七城村南洼地筑堤蓄水,以临村命名。水库占耕地面积3800亩,完成土石方23.1万立方米,工日14.5万个,蓄水636万立方米。1959年春建成,当年蓄水给库区周围七城、刁家屯、和睦屯、肖家屯、水牛、小屯等村造成生产、活严重困难,于1961年废库还耕。
农业灌溉
官路水库设两处放水洞。一处在溢洪道东侧,为自流灌溉区,主要灌溉水库东南部平洼地,设计灌溉面积3.43万亩;一处在马店镇的夏于庄北,为提水灌溉区,将库水沿官路沟引至官路村后提水站,主要灌溉马店岭,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
水利纠纷
胶州市后屯乡北梁家屯与高密市的河崖乡两县屯,均位于墨水河中游左岸。历史上两村间排水就有尖锐矛盾。1935年因连年干旱,大沽河多年断流,故报废。(民国24年)5月5日,山东省建设厅,向省府呈文述称两县边界水利纠纷:“双方愈演愈烈,酿成绑屏群殴之惨剧。该民工互控不休,不仅利害问题,实属意气之争,为解决目前纠纷计,仍应按照原路线排水”。1964年、1975年,汛期也发生过边界排水冲突,互相殴斗。1976年夏,昌潍专署决定:“对墨水河复堤加固,双方围堤破口,1977年5月底前,把围堤全部推平废除”,上述决定未能全面实现。北梁家屯,为安全计,修筑了护村堰,矛盾有所缓和。1978年后,由于连续干旱无大水,双方排水 纠纷也随之平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8 20:56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水文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