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
壤塘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县境东及东北与马尔康市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部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县城海拔3285米,面积686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壤塘县辖3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罗吾塘中街90号。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常住人口4.55万人,城镇化率27.91%。
历史沿革
公元前310年,壤塘称牦牛徼外。
秦汉时期,即为羌人生息之地,为中央王朝徼外之地。
隋末,为西山微外之地。唐蕃时期,属剑南西山。
唐代,属吐蕃地,后为蜀郡之西域,属安多三十六氏部落之一。
元代,沿其旧制推行土官制。
明代以来,绰斯甲为嘉绒藏区十八土司之一,历经41代土司。永乐十六年(1418年),错尔基寺活佛晋谒皇帝,归顺明朝,诏封错尔基寿良足嘉和尚为“弘教禅师”。正德四年(1509年),诏封错尔基寺若尔坚于为国师。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错尔基寺二世活佛杰瓦僧格进京朝贡,晋谒嘉靖帝,受封为“大善法王”,降旨委其领辖八大坪、五大山。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第33代土司于赴京,归顺清王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受封安抚司。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授宣抚司,隶阜和协。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改隶懋功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赵尔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拟设县,未果。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四方面军成立格勒得沙中央政府,下辖绰斯甲等地,置绰斯甲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红军北上离绰,县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批准,划绰斯甲归西康省,建“周来县”未果,原属甘孜州色达县,系阿西部落领地。
1958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建置壤塘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20年6月,撤销壤柯镇、岗木达乡,设立岗木达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壤塘县辖3个镇、8个乡:岗木达镇南木达镇中壤塘镇蒲西乡宗科乡石里乡吾伊乡上杜柯乡茸木达乡尕多乡上壤塘乡。县人民政府驻罗吾塘中街9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0°31′~101°29′、北纬31°29′~32°41′之间,县境东及东北与马尔康市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部与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东西宽89.6千米,南北长134.4千米,总面积68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壤塘县地形以丘状高原为主,相间河谷平地和高山。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有较大的山74座,海拔4500来以上的山峰60余座。其中杜拉甲格则山海拔5178米,为五级山脉,是境内最高峰。
气候
壤塘县属高原季风性气候,春秋相连无四季可分,冬天阳光充足、干燥寒冷,夏季雨量集中、干湿季节分明,气温和降水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高原山地立体气候特点。
水文
壤塘县有杜柯河(旁侧交流有宗科、色曲、日科等40余条)、则曲河等6条河流。杜柯河在县境内流长180千米。有湖泊10个、沟432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3年,壤塘县水资源总量23.2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1.5%,地下水资源量5.94亿立方米,出境水量73.24亿立方米,入境水量50.04亿立方米。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79.20万千瓦,可开发量62.70万千瓦。
矿产资源
壤塘县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岩金矿、铌钽矿、锂矿、锡矿和铜多金属矿等。
岩金矿
主要分布于壤塘县金木达-南木达一带,现有岩金矿有效探矿权3处、矿点5处、矿化点2处。查明岩金矿石量130.51万吨,岩金金属资源储量4.167吨。
铌钽矿、锂矿和锡矿
主要分布于蒲西乡斯跃武村一带,共发现有铌钽矿、锂矿和锡矿等矿产地4处。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壤塘县有木本植物35科、109属、207种,中草药122科、218属、24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1科1种,二级有2科3种,三级有1科4种。
动物资源
壤塘县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各类珍稀动物有白唇鹿、黑颈鹤、白尾海雕、玉带海雕、胡兀鹫、金雕、班尾榛鸡、水獭、藏原羚等26种;一、二类野生动物有豹、藏羚羊、豺、黑熊、林麝、水鹿、绿头鸭、高山兀、蓝马鸡、白马鸡等;属国家级一类濒危野生动物的兽类有4科5种,鸟类有5科10种;二类保护动物兽类有12科31种,鸟类有9科45种。
林业资源
壤塘县林地面积328622.8公顷,草地291735.84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5.3%。森林面积220948.48公倾,森林蓄积量2629.3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3.3%。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壤塘县常住人口为44679人。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户籍人口总数49272人,其中:男性24934人,女性24338人;农业人口42770人,非农业人口6502人。年末常住人口4.55万人,城镇化率27.91%,比上年提高1.13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4.93‰,人口死亡率3.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76‰。
民族构成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有少数民族46836人,比重95.06%(藏族46406人,占比94.18%,羌族320人,占比0.65%,回族81人,占比0.17%,其他少数民族29人,占比0.06%),汉族2436人,占比4.94%。
经济
综述
2023年,壤塘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同)增长6.8%。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0.64亿元,下降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49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9%、-2.4%和54.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3、-0.2和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1:4.4:66.5调整为28.2:4.1:6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182元,增长6.2%。
2023年,壤塘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012万元,增长38.3%。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79658万元,增长12%。全年施工项目共5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
第一产业
2023年,壤塘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17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2.6%。分产业看,农业产值累计完成3866万元,增长1.6%;林业产值累计完成7434万元,增长10%;牧业产值累计完成60155万元,下降13.4%;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产值累计完成4720万元,增长16.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6538万元,增长11.4%。
种植业
2023年,壤塘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8821亩,增长6.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057亩,粮食总产量4401吨,增长4.6%;油料播种面积3164亩,油料产量377吨,增长1.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000亩,蔬菜产量4259吨,增长8.7%。
生态林业
2023年,壤塘县实施非国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为152931亩(国家级面积为149977亩,省级面积为2954亩),补偿总资金2446896元。涉及非国有天然商品林管护面积49811亩,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共计630607.26元。
畜牧业
2023年,壤塘县实施人工种草8477亩、适度规模养殖场121个、家庭牧场28个、暖棚50户、维修牧道164千米、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个、动物防疫设施160套、中蜂养殖4900箱等项目。全年出栏牛40471头,增长5.8%,出栏羊21211只,下降1.2%。牲畜出栏率40.1%。肉类总产量5150吨,增长0.9%,其中,牛肉产量4792吨,增长1.6%;羊肉产量358吨,下降7.3%。奶产量12385吨,增长3%。年末牛存栏131804头,下降0.5%;羊存栏4967只,下降69.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壤塘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126万元,下降8.8%。占GDP的比重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2户,比上年增加1户。属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1户;制造业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644万元,增长1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5.5万元,增长38.8%,亏损593.1万元。
建筑业
2023年,壤塘县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1户,比上年增加2户,增长22.2%,全年实现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16965万元,下降28.5%。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实现3274万元,下降0.3%。占GDP的比重2.1%。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壤塘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68万元,增长10.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284万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684万元,增长10.5%。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982万元、30372万元、2200万元和5414万元,分别增长35.5%、6.6%、25.1%和25%。
邮电通信
2023年,壤塘县邮政、电信业务收入4933万元,增长9.6%。固定电话机用户达5409户,下降5.5%,固定电话普及率1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36675户,同比下降4.5%,移动电话普及率74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13464户,同比增长0.4%。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0685万元,下降9.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9432万元,下降3%。各项贷款余额101670万元,增长17.6%,存贷款比率59.6%。
交通运输
综述
壤塘县有317国道、227国道贯穿全境,中南路、上南路等农村公路内循环,全县初步形成了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2023年,壤塘县旅客周转量127.28万人千米,增长198.1%。货物周转量2153.39万吨千米,增长6.1%。
公路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公路总里程达1028千米,其中:国道171千米,省道113千米,县道318千米,乡道209千米,村道217千米。公路交通密度15.5千米/百平方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12月,壤塘县建成三级汽车综合客运站1个,已开通省、市、县际客运班线4条,班线客车10辆,出租客运企业2家、出租车18辆、农村客运25辆,公交客运企业1家,城市公交线路6条、公交车8辆,货运物流企业5家、货运车辆16辆。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2所,其中小学校10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2所、初级中学1所)、高完中1所,幼儿园38所。幼儿园在校学生总数2341人,小学在校学生总数6393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2292人,高完中学生7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05人,小学专任教师358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230人,高完中教师12人。小学师生比达到1:15.04,初中师生比为1:14.06,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我县中小学师生比符合国家标准。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99.97%,巩固率98.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85%,残疾儿童入学率100%。
科学技术
2023年,壤塘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575万元,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全县认定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中蜂现代农业园区、青稞现代农业园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壤巴拉高原双低油菜现代农业园区、壤巴拉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331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05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4.6万余册,阅览室座席数30个,影剧院1个,乡镇文化站11个。成功承办“喜迎建州70周年”、2023年壤巴拉节暨“两联一进”干群联谊活动、阿坝州非遗保护工作现场会,并积极组织200余名干部职工及群众参与“壮丽辉煌七十年感恩奋进新阿坝”建州70周年庆祝大会大型非遗巡游、庆祝大会文艺演出,组织各传习所参加2023年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有体育馆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有卫生机构6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所,基层卫生院13所(12个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49个。开放床位268张,其中:医院198张,乡镇卫生院60张,妇幼保健院10张。卫生技术人员298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43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5.4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员6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壤塘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3.68%内。安置公益性岗位282人。我县共7个见习基地,共收集见习岗位40个,推荐就业见习人员20人,发放见习补贴46.99万元。对1000余名城乡劳动者开展19期各类技能培训。发放16人创业补贴16万元。
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参加养老保险26917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59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32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4985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223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9762人。参加失业保险2796人,参加工伤保险5885人。年末全县共有34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21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10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1人享受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县共有农村敬老院4所,养老服务设施开放的床位数430张,收养救助人数128人。
环境保护
2023年,壤塘县水质保持持续优良,国控、省控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标准;10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优291天,良29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23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1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2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浓度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0.6毫克/立方米,臭氧浓度97微克/立方米,全县土壤保持总体安全。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壤塘县名源自境内一自然村寨。寨坐落于山上,其山形似手托宝幢的“藏跋拉菩萨”。《藏汉大辞典》记:“瞻巴拉,义译持聩。梵音译作阎婆罗。旧译布禄金刚,一财神名”;再记:“幢,宝幢、胜利幢。宫殿屋脊上象征胜利的一种装饰品或供神物品”!“壤”,系藏语音译,源自上意。山前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此亦即“壤塘”地名形成之理据。
乡风民俗
壤塘锅庄是在“达尔嘎”的基础上融合了青海果洛的动律发展起来的。主要以点踏、擦地、跺脚等动作为主,上身动律以前俯胸,前绕手,体后仰,双臂屈肘上举摆动为主。壤塘锅庄的舞蹈形式不同于红原麦洼锅庄的快节奏,它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恬静中蕴含欢快。
壤塘在牧区居住的以帐篷为主,牧区普遍使用黑牛毛线织成毪子维篷。小黑牛毛帐篷,用两根木柱和横梁支撑周围用绳拴于木桩打入土里固定;大黑牛毛帐篷约平方米,顶部正中留一“□”,宽一尺余,长数尺可开合的天窗。前面篷布上开门,大者可容二三冬季,牧民到固定的冬房居住。冬房系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分隔四五间。一层为畜,为住房(亦搁放物品),有的建有三层,在三层存放粮食。每层用细木柱条糊牛类或泥土间隔。特点是避风保暖。
农区聚居在山寨,山寨楼房高达10米左右。以石木结构为主,内用木板隔间。房屋一般为3层,下层关牲畜,堆燃料;中层住人,作库房、客厅;上层多堆放杂物或草料,也有设经堂或小巧的卧室。木屋舒适、通风、不潮湿、宽敵明亮,并具有防震抗震性能。厕所设在房屋外墙侧,以木臂挑出,与内室相通。
壤塘藏民,多穿羊皮制的藏袍。藏民喜在羊皮皮袍上用虎、豹、水皮做领,鹿皮黑灯蕊绒或黑绸缎镶边。女式皮袍,用两三道宽窄不一的各色灯蕊绒和一条两寸宽花氆氇镶边,皮袍宽厚肥大,耐磨保暖,白天束带为衣,夜晚解带当被。夏天,牧民多穿棉布和氆氇长袍。这种衣服样式,大领大袖,无纽扣,长及脚后跟。男女喜戴毡帽和礼帽,冬季戴狐皮帽。喜戴象牙银制手镯,金银戒指和佩带银制“孙吾”(保护盒,也称护身符)。男子喜欢在腰间挂腰刀(长的二尺余,短的七八す),俗称“吊刀子”。刀把上嵌有绿松耳石、珊瑚,上刻龙凤图案。妇女腰带,挂5寸长小刀。女子在腹部左侧腰带上,挂尺余长精制铁或铜及银制的“俄日卡尔”“治玛”,右侧佩戴日月形银制装饰品“洛容”或“奶钩”。牧区男子有蓄长发习惯,编成独辫,或盘于头上,或披在脑后,新中国成立后多习惯剪短发。妇女尤重装饰,未婚女子头发梳成若干小辫,部分已婚妇女杭双辫。冬季,男女喜穿马靴,靴筒至滕盖,鞋底内垫棉絮或鞋垫。城镇部分男女、学生平时穿汉装,参加工作的本地藏民平时多穿汉装,重大节日时穿戴本民族服饰及佩戴首饰。
文物
截至2023年11月,壤塘县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风景名胜
综述
壤塘县旅游资源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于一体。自然资源有南莫且湿地、香拉东吉圣山、海子山、野人大峡谷和上杜柯峡谷组成;人文资源有棒托寺石刻大藏经、日斯满巴碉楼、觉囊文化中心、本土民俗风情及红色文化资源组成。截至2023年末,壤塘县有A级景区共5个,其中:3A级景区4个(棒托石刻公园文化旅游景区、曾克寺文化旅游景区、壤塘县日斯满巴碉房文化旅游景区、森工记忆文化旅游景区),4A级景区1个(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高原林海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
主要景点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壤塘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3月31日,壤塘县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7月,壤塘县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1年3月18日,壤塘县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10月27日,壤塘县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2022年3月,壤塘县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2023年11月,壤塘县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2月,壤塘县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参考资料
壤塘概况.壤塘县人民政府.2019-08-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3 23: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