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
汉语词语
壮年,汉语词汇,拼音是zhuàng nián,指壮盛之年,多指三十至四十岁的年龄;壮族新年。
基本解释
[the more robust years of a person’s life;prime of life] 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到五十为壮年
出处与详解
壮盛之年,多指三十至四十岁的年龄。
1、 南朝 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2、唐刘禹锡《荐处士严瑟状》:“未逢知己,已过壮年,汩没风尘,有足悲者。”
3、宋陆游《纵笔》诗之三:“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4、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昔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5、《明史·王慎中传》:“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洋赡,卓然成家。”
6、王统照《沉思》:“他有三十二三岁的年纪,是个壮年的画家。”
壮族新年
节日简介
关于壮年的来历,相传社王原系孤儿,自幼在壮乡乞讨长大,力大无穷,能除邪降魔。
后来妖魔作祟,壮乡遭难,人们四处逃散。社王不忘壮人养育之恩,驱魔消灾,护田守寨,使壮人重返家园安居乐业。当人们欢庆丰收之日,社王才在寨边大树下依棚栖息不,时值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一定为开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祭以祈佑护。
历史沿革
历史沿现在壮族过春节的节期虽然是受汉族春节的影响,但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宋代以前,壮族各地的节日是按农业生产的周期而定,自明代以后大部分地区逐渐采用汉族农历节期。壮族的迎新岁活动,与汉族大致相同,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专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后即告“散年”,意为新年节期聚庆终止。亦有部分地区的新年节庆延至正月末,采白头翁或艾草合糯米糍粑(俗称“艾粑”)小祭为岁庆终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结束。故通常又将整个正月作为庆新春节期,称为“过正月”、“吃正月”。壮语Cieng(“正月”之简称)为春节的代称。
参考资料
壮年.百度汉语.
壮族新年.中国民族宗教网.2014-01-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0 21:37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出处与详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