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与工程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复合材料与工程(Composite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材料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发展历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在2012年前未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此之前高校以目录外专业招生办学,例如:天津工业大学于1997年开始培养复合材料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创办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东华大学于2006年正式申请并设立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等。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代码由目录外080206W调整为080408。
2020年2月,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隶属于工学、材料类(0804),专业代码:080408。
培养目标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材料应用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培养规格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四年参考总学分一般为140~190学分(含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学生通过学习各门课程修满总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可获准毕业;毕业环节完成并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掌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与使役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3)掌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各种材料的制备、性能检测与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了解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备设计材料和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根据工程应用选择材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了解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6)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达成,课程体系必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约占20%;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20%,实战内容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5%。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材料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运用相应基本概念表述材料工程问题、设计与选择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应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对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工具性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经济管理和环境保护类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哲学、思想政治道德、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基本内容。
(2)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文献检索、科学研究方法论等基本内容。
(3)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以及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等基本内容。
(4)经济管理和环境保护类知识包括金融、财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结构表征等知识领城。
(1)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结构、晶体缺陷、相结构与相图、非晶态结构与性能、固体表面与界面、材料的凝固与气相沉积、扩散与固态相变、烧结、变形与断裂、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物理性能以及材料概论等。
(2)材料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流体流动基础、热量传递、传质过程及其控制、材料及其产品设计、选材、制造加工成型以及失效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等。
(3)物理化学知识包括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和胶体分散系统等。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应包括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研究方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无机材料等内容。
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分为以下3个类型:
(1)公共基础实验
主要包括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计算机基本操作实验、电子电工实验等。
(2)专业基础实验
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专业基础训练及综合实验。依据相应课程大纲,每门课程至少开设4个实验项目,且能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3)专业实验
主要包括专业技能训练、材料制备与性能综合实验等。要求开设材料的力学、热学、电学等性能相关实验至少7项,同时完成至少1种材料的制备,包括原料的选择—配方计算—工艺方案设计—制备—相关性能测试及结构分析等全过程训练。
(1)机械零件设计
进行工程设计基本技能训练。
(2)材料制备装备设计
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设备设计训练。
(3)工厂工艺流程设计
针对至少1种材料生产工艺进行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实习是学生接触生产实际、接触企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各高校应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制定符合生产现场实际的实习大纲,让学生在实习中实践所学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
毕业设计(论文)是科研与教学结合最为密切的一个实践环节,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提供有效指导,每位专业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届不超过6人。选题应结合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可以从科研任务中选择规模适当和相对独立的题目,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战教学活动来进行。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1)按一级学科专业培养的高校,专任教师不少于50人;按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的高校,每个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
(2)生师比不高于18:1。
(1)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及40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应适宜,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高,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
(2)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5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85%。
(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80%,其中具有博土学位的不低于50%。
(4)85%以上的专业授课教师在其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历,具有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背景的教师人数比例不低于60%。
(5)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高,专业领域分布合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学缘相同的教师比例原则上不高于50%,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可为专业发展所需的学科基础提供基本保障。
(6)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1)授课教师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科研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承担的课程数和授课学时数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2)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工程背景;承担过科研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部分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
(3)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合理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4)拥有良好的相应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指导学生、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
(5)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设施资源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教学实验室生均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5000元。
实验设备完备、充足、性能优良,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需求。专业课程实验开设率应不低于90%,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占总实验课程的比例不低于60%;每个实验既要有足够的实验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基础实验每组学生数不能超过2人;专业实验每组学生数不能超过3人;大仪器实验每组学生数不能超过8人。
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设备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保证学生使用。
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有足够数量、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能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
生产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明确的实习内容和考核方法及标准。
实习带队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30%;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应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配备的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
配备各种高水平的、充足的教材、参考书和工具书以及各种专业图书资料,师生能够方便地使用;阅读环境良好,且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有保证,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200元,且应随着教育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以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
质量保障
各高校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及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价。
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的执行过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对毕业生做跟踪调查时,确保跟踪反馈信息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2)反馈样本数量应达到各专业当年毕业生总量的一定比率(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制定),跟踪调研的时间和周期应有要求。
(3)在选择毕业生跟踪调查对象时,确保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应充分考虑地域分布、企业类型、岗位工种等差异。
(4)适当加强对优秀毕业生、创业学生、在单位做出特殊贡献的毕业生的调查。
(5)形成报告并且能够有效地指导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调整及完善。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要求有监视和测量、数据分析以及改进活动。应根据各个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环节的评价结果以及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分析教育质量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实施后的结果与信息转入新一轮的循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培养模式
为使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要进行反推,从社会需求开始由社会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结合该专业的资源规划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课程体系完成教学计划,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根据需求确定培养目标,需求指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及教育发展需要,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以及职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等需求。这些需求需要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好调研和归纳总结。
其次,依据培养目标来确定培养要求。培养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该专业学习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取得的学习成果。
再次,根据课程体系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程都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要求。
最后,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应该是相互呼应的,这也是编写教学大纲的关键。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精准表述培养目标,通过联系协会学会在行业中进行企业需求调查,做到从较高的层级获得第一手准确资料,通过协会推荐,走访关键企业,通过学会与学者和专家进行专题座谈。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检验过去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不足。以此邀请协会学会人员、学者专家和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一方式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既满足企业需求,又符合高等教育规律。
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即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知识层次框架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大类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课程模块。
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是大学的通识课程模块,使学生掌握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企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其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品德、身体素质等。
学科大类基础课是应用型工科化工材料类课程模块,使学生掌握较宽的工科基础知识。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现代分析技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复合材料原理、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材料表面与界面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课的设置应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即适应地方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工艺技术为重点,课程包括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金属基与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性能、材料科技英语等。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设置专业选修课,例如: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航空材料、无机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加工、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材料商品学、材料实验设计优化与数据处理。
(1)优化培养目标,明确复合材料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的目标导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涉及面广,内容多,依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然后以对学生在能力、知识、素质协调发展上的要求为出发点,优化培养的目标。以此确立该专业“双创型”的人才目标导向,建立与其相匹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2)完善培养模式,建立复合材料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
依据对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判断,设立以需求为根据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寻求该专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校、社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设置复合材料工程专业相关学科前沿、创业动态、就业创业指导等“双创”教育模块,实现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的交叉、渗透与有效融合。
(3)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双创型”人才需要的是改革与创新,是以教育理念的创新,推动复合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的全方位的创新。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改变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力拓展问题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以赛促学”式教学法,将课堂形式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的课堂,教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
(4)强化实践教育,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复合材料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的渠道,建立稳固的实习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多渠道、多元化、多方协同的办学途径中培育学生的能力。通过学科竞赛这种活动形式来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为学生创设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根据学生的社团实践活动来举办各种创业竞赛和创业模拟实践,提出相对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化。
(5)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双创型”人才质
量评价标准体系大胆沿用新型考核方式,即以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能力和创新因素为主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改革对学生的综合测评考核办法,将学生的创新实验、技术研发、获得专利、竞赛成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可在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化学等材料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就业方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军工、纺织、石油化工、建材及包装等领域的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复合材料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开发、质量管理,或在商检、海关、质检和外贸等部门从事产品质量和材料检验分析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有关教学研究工作。
开设院校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7 16:1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培养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