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七孔玉刀
夏朝玉器
夏七孔玉刀是夏朝玉器,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四角楼附近,收藏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文物历史
1975年,夏七孔玉刀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四角楼附近。
收藏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文物特征
夏七孔玉刀长60.4-65厘米,宽9.5厘米。作扁长梯形,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色,双面有刃,最厚处0.4厘米,最薄刃部厚度为0.1厘米,并不锋利。两端有对称锯形齿六对,刀体接近刀背处有等距离且光滑圆润的圆孔七个。玉刀上刻有两组网状斜线纹,两面饰纹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纹图。
文物价值
因为夏七孔玉刀保存得相当完好,并且是迄今为止所见的最精美的饰纹者,且年代久远位于夏中晚期,这期间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身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对于中国玉器发展史来说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夏七孔玉刀的出土丰富了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探索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
出土环境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
文物争议
从夏朝出土的墓葬来看,当时在各个方面用玉已经相当频繁,并且在制造玉的工艺方面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古代的典籍对夏朝的记载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于夏七孔玉刀的用途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
关于夏七孔玉刀的用途,考古学家夏鼐先生(1910—1985年,字作铭)认为,这种多孔玉刀“当属武器类,但不会是实用的武器”,指出夏七孔玉刀已经脱离了作为战争用器的实用价值,所以有学者推测夏七孔玉刀应属于武器类,但不是实用的武器,因为玉非常脆,即使再锋利也不可以直接用于战场。据考古挖掘研究,夏七孔玉刀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刀,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脱离实用。夏七孔玉刀虽然具有战形器的形状,但从其纹饰的精美程度来看,应该脱离了作为战争用器的可能。因此用玉做兵器,并不是用它来打仗,而是在腥风血雨的战争中象征力量和王权。
夏七孔玉刀的原始形制为石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了,在发现的许多多孔的石刀和玉刀中,不管是石刀还是玉刀,都有一个奇怪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钻孔都是奇数,并且都是在墓葬中发现的。因此有学者推测这种多孔刀可能是作为丧葬的某种风俗使用的,而孔的奇数可能是表示当时人们的某种意识,孔的多寡可能与墓主的身份高低有关。
有的学者认为夏七孔玉刀是作为行刑的刑具。因为夏七孔玉刀的整体玉料是墨绿色,只有局部有黄色沁,那可能是由于血迹渗进玉里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洗礼后导致的结果。如果夏七孔玉刀不是用于战争,那么它会沾上血迹就很容易让人想到和杀人有关了。夏朝的刑法不仅类型多而且都是很残酷的,有砍头、割掉鼻子、在脸上刺上字后涂上墨、剔掉人的膝盖骨、阉割男性的生殖器等种类繁多的刑罚。夏七孔玉刀正好具备了作为砍头工具这种功能。
保护措施
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夏七孔玉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参考资料
七孔玉刀——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1 08:40
目录
概述
文物历史
文物特征
文物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