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改革背景
向研究型大学靠拢。三学期制是中国高校、特别是力争向研究型大学靠拢的高校的一种做法。
类似的学期改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也风行一时,如厦门大学曾在1986年试行过第三学期。但是,观察家说,和过去相比,此次大学对两学期动的手术似乎比较彻底,它开始触动高校教学的神经。
典型学校
国内开设夏季小学期的主要有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等知名高校。
北京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
2002年,北大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增加了一个“小学期”,时间为7月初至9月中旬,为期两个半月。配合“小学期”,北大将学时与学分的对应关系由过去的每学期17学时课堂讲授对应1学分,改为15学时课堂讲授对应1学分;全天从早8时至晚9时连续12节排课,但学生每周上课总量仍控制在25至26节左右。“小学期”为学生开选修课,或针对校内外不同需求开设“暑期班”。
中科院开设夏季小学期
2004年,中科院第一次实行夏季学期。
中科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中“大师领衔,名家荟萃”名不虚传,据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介绍,2008夏季学期,共有来自国外90位、国内718位来自著名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担任授课教师,其中包括57名“两院”院士、155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共开设高级强化课106门,高级前沿系列讲座131门,公共选修课44门;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课程开设总量同比增长16.7%,共有19264人次参加夏季学期课程的学习。
2009年,夏季学期已进入第六年。6月8日,夏季学期正式开课。记者发现,课程依然琳琅满目。仅上述系列讲座就包括了心理学进展、生命健康与中医养生、人类演化研究新进展、现当代艺术、纳米与生物技术前沿、基因组学实用技术、新能源技术进展、中国大科学工程装置、经济管理高端论坛等104个系列讲座。开设有居群遗传学研究、计算地震学等92门高级强化课程。此外,还有西方建筑艺术史、英文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等42门公共选修课。
授课教师依然大师领衔、名家荟萃,包括“两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杰青”基金获得者等顶尖学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遥感所李小文院士、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度院士、宁波大学校长严陆光院士及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首席科学家黄锷院士等参与授课。
从课程设置来看,前沿性得到充分体现。资环学院“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进展”系列讲座就该论题设立,主讲人分别为中科院院士汪集旸、美国得州A&M大学教授詹红兵、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Lanbo Liu、中科院院士王浩。管理学院开设的“经济管理高端论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作为主讲人之一,解读了我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引入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以及国际普遍关注的金融危机问题,深入浅出,引起了广大同学的浓厚兴趣。
厦门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
2005年厦门大学第二次推行夏季小学期,除了教授开课外,厦大还请到了院士和海外专家前来授课。最引人注目的是,软件学院聘请了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贝尔实验室专家,讲授国际前沿的软件工程知识。
此次开设了300多门新课程供学生自选,许多课程是开课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比如,化学化工学院的万惠霖院士领衔主讲的《今日化学》,将有多位院士用明白易懂的语言介绍化学的前沿知识,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指挥家郑小瑛和本报总编辑也将为学生开讲座。
第三学期的课程有3大特点:一是拓展性的课程,在具有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比如《数学史》和《物理学史》等;二是通识性课程,介绍一些基本知识;三是特色课程,如南洋研究院和台湾研究院都开设了6门课,为学生介绍东南亚和台湾等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知识。低年级学生以安排课程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
第三学期对学生要求非常宽松,选修课程完全按照自愿原则,学校不对应修学分作硬性规定。不过,学生不能离校。
第三学期作为正规的学期,不会缩短寒暑假。校方介绍,过去两学期制的教学安排,每学年周数一般在41至42周。施行三学期制后,每学年3个学期的周数安排一般采用18周+18周+6周,也是在41至42周之间。
第三学期为6周,其中1周考试,5周上课。所有的课程都要考核,但不强调笔试,可以口试、考查、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春季学期将提前在6月26日结束。从6月29日至7月24日,人大将试行“小学期”制。在为期4周的小学期里,学校将开设三大类共55门校级核心课程,供在校学生以及少数国际学生和外校学生选修,几乎所有课程都由国内外名师用英文授课。人大表示,对校历时间做出这样重大的调整,目的是提高人大教学的国际性。
2010中国科大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并从7月19日正式开课,旨在,引进海内外优质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因而该校物理学院07级王婷同学2010年暑假将留在学校,除了参加暑期“大学生研究计划”外,还将选修《近代物理专题I》、《求职英语》等课程。
“试水”三学期制,即春季、秋季两个长学期和夏季短学期。那么,为什么要增加一个“小学期”?三个学期是如何通盘考虑的?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实行三学期制,并不是简单的学时调整,而是我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举措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考虑是,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利用学术假期,来校开设短期课程或暑期学校,让学生与一流科学家面对面。”中国科大副校长陈初升教授说,科大的人才培养定位是“科技英才”,强调“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以及“个性化、国际化”学习,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科学前沿、开展科研实践的机会,有更多的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原来的两学期制,教学安排比较满,刚性较强,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要求。
据了解,中国科大三学期的具体安排是,春、秋两学期适当调整,夏季学期4-6周,学年总教学时间维持在40-42周,与原来持平。两个长学期主要安排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期主要安排拓展、提高型课程以及集中实践教学,以选修和研究性学习为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该校2010年夏季学期安排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类:一是大师系列课程;二是基础类提高、拓展、进阶课程,以及大学生研究计划、本科生海外研修计划等;三是“科技英才班”安排的“所系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四是各专业教学计划内安排的大实验、课程实习和集中实践等教学活动。
国防科大开设夏季小学期
2010年国防科大开设小学期,随着“天河计划”计算机体系结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国防科技大学开学,该校9个不同主题的研究生暑期学校已全部开学。从全国重点大学招收的200多名研究生与该校研究生将在暑期学校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研讨与交流。
据了解,从2010年暑假开始,国防科大首次实行夏季学期制。该校研究生院院长王振国说,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既是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推进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据介绍,国防科大这次开办的9个研究生暑期学校,包括该校承办的全国和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以及学校自主开办的7个暑期学校,分为力学等9个主题,共设置20门前沿交叉课程、2门实践课程、106场前沿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交流。为了组织好暑期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国防科大制定了周密的教学计划,邀请了55名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
浙江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
2011年浙江大学正式实行“四学期制”,每学年依次分成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四个学期。每学期大约为9周,其中授课8周、考试1周。同时,设时间长短不等的3个假期,春假1周左右,暑假6至7周,寒假4至5周,秋季学期和冬季学期之间不设假期。与“四学期制”相适应,浙大的本科教育重新制订了教学计划,采用全天候排课方式。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人需要和学习能力,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课程层次。
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推行夏季小学期,将原来两学期制改为“两长一短”制,小学期从6月18日开始至7月13日结束,共4周。
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介绍,夏季小学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三学期。三学期制一般指每个学期相等长度,定位、功能一致,并以此为周期安排全学年教学任务。上海交大新探索的“两长一短”教学安排,将“20周+20周”改变为“18周+18周+4周”,全年学时总数不变,但在校历和学制安排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为提高国际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悉,夏季小学期里,上海交大共开设了选修课程、实习、实践、海外游学、学术讲座、科技节、科研见习岗、校级公共课、一级学科公共课、交叉学科课程、高端暑期讲座、研究生创新论坛、卓越工程师实训、国际交流活动等14大类教学及实践活动。全校共有超过1.7万人次选修各类课程,门类超过300种。据不完全统计,仅来自海外名校的教授就有近80位。
南开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
2013年南开大学开始施行夏季小学期,南开大学夏季学期是从原春秋季两个学期调整出的第三个学期,即原春秋季学期,调整为春秋季学期+夏季学期。夏季学期在第二学期(即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后、暑假前,具体时间以校历为准。
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表示,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以及大学职能的转变是促成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实施夏季学期目的在于每年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用于加强实践类教学、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化办学,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强化实践;拓宽视野;国际交流。设立夏季学期不是单纯追求上课和学分,重点是创造一个师生协同、改革探索、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体验平台。夏季学期与春、秋学期一样,是正常的教学学期,学校各项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要求与春秋季学期相同。
作为夏季小学期改革的一部分,南开大学还选择了20多门课程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开放,对完成课程且成绩合格的高中生发给成绩证书。如果这名学生将来考取南开大学,那么在夏季小学期完成的课程还可以计入他的大学学分。
青岛大学开设夏季小学期
暑假里,有些大学生返乡,与父母团聚;有些大学生踏上旅程,四处观光。但8月21日,记者走进青岛大学校园,看到的却是全体师生忙于学习、实践的情景。据了解,青岛大学从2017年8月21日开始,正式开启了为期四个周的夏季小学期,打破了往年春秋两学期的传统学制,试行“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夏季小学期不以上课为目的,而是学生自主选择,通过集中的实践活动和高水平学术报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开设夏季小学期
2013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原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推行夏季小学期,从原春秋季两个学期调整出的第三个学期,即缩短暑假时长,利用学生暑期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专业班级的凝聚力,这样在大学生进入社会前以及进入工作岗位前具有实践能力、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是举办院内各项比赛,例如机械系和信息工程系的机器人大赛。夏季对学生要求和春秋季学期一样严格。学校对应修学分作硬性规定。学生不能离校。第三学期为4-5周,其中1-2周上课以及考试。3-4周进行实践以及比赛。第5周或者在第4周末进行学期总结以及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