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拼音:xī)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
甲骨文。在甲骨文中“夕”和“
月”是同一个字,都是半个月亮的象形。“夕”的造字本义一般认为是月亮刚出现时的一段时间,也就是傍晚、黄昏。后引申指夜晚。
文字溯源
指事字。商周时期,“夕”和“月”字形相同,都是月牙的形状,只是二者意义有分工。“月”指地球的卫星月球;“夕”则是夕阳西下、新月初升的时候,即黄昏、傍晚。到了金文(图2-6)阶段,月牙的轮廓开始变样,但字形字义还没有完全分化。到了小篆,“夕”和“月”才分化为两个音义都不同的字。月牙中加上一点的是“月”,没有加点的是“夕”。黄昏时看见的月亮,因为离地低,雾气多,折光大,不容易看到月中的阴影;当月亮升高时,它表面的阴影就会显现出来。故此“夕”这个月牙里便不加点,并以之表示黄昏之意。隶书以后,圆转匀称的笔画变得平直,并为楷书所承袭。
也有的学者认为,“夕”是由“月”再加上一点。明月高照,标志着长夜的降临,故而甲骨文字形既是月亮的形体,又是夜的象征。最初的月和夜可说是一码事,到后来,又要用月来计算时日,把30天算作一个月,成了历法上的专有名词,就有点麻烦了。此时“月”既是月亮,又是夜,不好区别。于是先民在“月”字中加一点,又造出了一个“夕”,用它表示月夜。
夕的本义指傍晚,即从太阳落山到天黑的一段时间,如夕阳西下、朝夕相处、朝发夕至中的夕,都是指傍晚。傍晚的特点,是夜幕即将降临,故夕又引申指晚上,用于前夕、除夕等词。
详细释义
近字辨析
暮、夕
这两个字都表示傍晚,和“朝”相对,如:朝思暮想、朝花夕拾;但夕又表示夜,暮没有夜的意思,如:前夕、风雨之夕。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上】【夕部】祥易切(xī)
莫①也。从月半见。凡夕之属皆从夕。
〖注释〗①莫:同“暮”。
说文解字注
“莫也”注:莫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故字从月半见。旦者,日全见地上。莫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见。皆会意象形也。
“从月半见”注:祥易切。古音在五部。
广韵
祥易切,入昔邪 ‖夕声铎部(xī)
夕,暮也。字从半月。又姓,《汉书》:“巴郡蛮渠帅七姓,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也。”朴,普卜切。蜀有尚书令夕斌。
【校释】龚,段玉裁依《文选·蜀都赋》注改作“袭”。《文选·蜀都赋》注七姓指:卢、朴、沓、鄂、度、夕、袭。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夕部】 夕
《唐韵》《
集韵》《韵会》《正韵》祥易切,音席。晨之对,暮也。
《尚书·大传》:岁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谓腊为岁夕,晦为月夕,日入为日夕也。《诗·小雅》:以永今夕。
又朝见曰朝,夕见曰夕。《晋语》:平公射鷃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将杀之,叔向闻之夕。注:夕见于朝以谏也。
又七夕。《齐谐记》:桂阳武丁有仙道,谓弟曰:七月七夕,织女当渡河暂诣牵牛。《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楼,瓜果庭中,穿七孔针以乞巧。柳宗元有乞巧文。
又官名。夕郎,汉制,给事黄门之职。
又地名。《左传·庄十九年》:楚子卒,鬻拳葬诸夕室。
又山名。《山海经》:浑夕之山。又曹夕之山。
又姓。望出巴郡。见《统谱》。
又斜也。《吕览》:正坐于夕室,谓室斜而正其坐也。
又与昔通。《庄子·天运篇》:通昔不寐。
又叶在爵切,音皭。犹宿也。《诗·齐风》:齐子发夕。陆德明疏:发朝也。叶上鞹薄。
《说文》:从月半见。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则暮见西方,故半月为夕。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短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收笔于横中线。❷フ(横撇)横短撇长,收笔点超出短撇。❸末笔点,写在田字格中心左下侧。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