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丘系
神经外科术语
外侧丘系:斜方体纤维行至被盖部的前外侧,在上橄榄核的外方折向上行,称为外侧丘系。外侧丘系是听觉通路的一部分,以后它在被盖部的外缘上行,经过中脑,止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
概述
1、背侧丘脑:背侧丘脑亦称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一部分,位于间脑的背侧部,其腹侧为底丘脑和下丘脑。背侧丘脑是各种感觉通路(嗅觉除外)最后的中继站,各种感觉冲动在此中继后,经丘脑皮质投射纤维传至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感觉信息的整合也发生在这个水平,痛觉的感知就发生在间脑。此外,背侧丘脑还从事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
背侧丘脑的外侧包有薄层白质板,称为外髓板,它借丘脑网状核与内囊相隔。在背侧丘脑灰质内,有丫形的内髓板,此板前部分叉,因而将灰质分为三个大的核群:前核群、背内侧核群和腹外侧核群。腹外侧核群又可分为背腹两层。属于后丘脑的内、外侧膝状体,实际是上述腹层核群向后方的扩延。
2、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分别为听和视传导路径在间脑的中继站。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传出纤维形成听辐射至颞叶听觉皮质。外侧膝状体在枕的下方,包括6层细胞,腹侧的1~2层细胞大,靠背侧的4~6层细胞小。视束中交叉的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的1,4和6层,不交叉的止于2,3和5层。自此发出的纤维组成视辐射投至枕叶视觉皮质。
3、中脑:脑干的一部分,形体较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由此发出。中脑脚底发生病变时,可产生中脑脚底综合征。主要表现:动眼神经与锥体交叉性麻痹(Weber综合征),特点为病灶同侧动眼神经麻痹,而对侧脑性偏瘫。如累及中脑头端的红核前区,则可发生动眼神经与锥体外系交叉综合征(Benedikt综合征),特点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半身舞蹈病或一侧震颤、肌张力增高等。如中脑被盖中央区发生病变,常伴有严重而持久的意识障碍(昏睡或昏迷)和去大脑强直。
外侧丘系的形态学结构
外侧丘系是上升的听觉纤维束。它自延髓上端的蜗神经前、后核发出,在脑桥基底部与被盖部之间交叉,越过中线形成斜方体后,折向上行,沿内侧丘系的外缘上升,止于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它是听觉传导径路上的第二级纤维。
作用
外侧丘系腹核在声信号加工和听觉上行传导中的作用:
外侧丘系腹核(ventral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VNLL)是中枢听觉通路中连接耳蜗核等低位脑干和中脑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的重要核团,其神经元能够对声信号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与加工,进而形成多样的声反应特性。VNLL神经元对频率反应的调谐曲线有多种类型,但其锐化程度一般较低,对频率的分析亦不够精确;有关强度调谐的放电率函数分为两种类型:单调型与非单调型,它们对强度的加工和编码往往受到发放模式的影响;不同发放模式的VNLL神经元对时程的编码能力不同,其中起始型具有精确的时间特性,适合编码声刺激的起始时间信息,对蝙蝠的回声定位非常重要。VNLL接受来自低位核团的输入,并发出上行的抑制性投射至IC,在IC神经元的声信息检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
研究认为VNLL快速的抑制性投射延迟IC神经元的首次发放潜伏期,VNLL延迟的抑制性投射介导IC神经元的发放模式,但VNLL抑制性输入如何在IC进行整合,并增强IC神经元检测声信号能力的机制并不清楚,且缺乏VNLL对IC进行实时调控作用的直接证据。
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LL)位于被盖(tegmentum)的腹外侧边缘部,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核团,由背到腹依次为外侧丘系背核(dorsal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DNLL)、外侧丘系中间核(intermediate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INLL)和外侧丘系腹核(ventral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VNLL)。VNLL是LL中最大的核团,呈弯曲的狭长形。它接受来自低位核团的输入投射,并发出上行的输出投射至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在听觉信号的上行传导和加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1:11
目录
概述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