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牙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的呈V字形的
空隙,称为楔状隙或外展隙。在唇(颊)、舌侧的空隙分别称为唇(颊)楔状隙和舌楔状隙;在切、(牙合)方的空隙,分别称为切楔状隙和(牙合)楔状隙;在
龈方的空隙称为邻间隙。
简介
在咀嚼时,有利于
食物从外展隙排溢,减轻牙周
负担。合外展隙可因合面磨耗而减小。
牙齿美容的定义
设计要点:
2, 确认功能上的需要
3, 修复治疗手段的选择
牙科美容的程序
a,宏观分析
c.软组织分析
A,宏观分析
1, 上中切牙中线:(1)面部中线;鼻根中点;唇弓高点。(2)上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吻合或平行。(3)倾斜的上中切牙中线是主要问题之一
注:照头部照片时头颈部一定要与肩水平线垂直
2, 微笑线:(1)微笑线与面部中线垂直;(2)微笑线低于口角线向下弯曲与下唇曲线平行;(3)反微笑线(磨损)显示老年化
3, 上中切牙切缘位置:(1)”M”位,静止位置切缘显示1~3MM;(2)E位,大笑位置切缘的位置显示>8mm,可以暴露部分龈缘和龈乳头。(3)切缘放松时,应刚刚轻点到下唇干湿交界线后约1mm,(4)切缘设计时最能体现美容和功能
4, 长轴倾斜度:(1)每个牙齿向中线倾斜;(2)中切牙、侧切牙、尖牙长轴倾斜度逐渐加大。
5, 切缘外展隙:(1)中切牙近中切缘外展隙到尖牙远中切缘外展隙,间隙逐渐增大;(2)增大远中切缘外展隙,可以减小烤瓷贴面断裂的几率(尤其是侧切牙远中切角)
6, 切牙邻面接触点(区):(1)用接触区的大小调整牙齿的形状;(2)50/40/30准则:中切牙间接触区高度是中切牙高度的50%;中切牙与侧切牙接触区的高度是中切牙高度的40%;侧切牙与尖牙接触区高度是中切牙高度的30%;。自然形成渐大的外展隙。
7, 牙间隙:(1)关闭牙间隙;(2)如正畸关闭,将牙齿前移,牙间隙后移;(3)如间隙>2mm,考虑正畸
8,
牙龈乳头间隙:(1)病人不能接受黑色龈乳头间隙;(2)4mm准则:处理方法可以将中切牙邻面接触点向龈方提高,如果患者不吸烟,牙周控制,接触点至齿槽嵴顶<4mm,留接触点的龈方距龈缘约1MM,几个月后牙龈会长如间隙。(3)牙周手术再生龈乳头
9, 唇侧外展隙:(1)弧形展开;(2)从切缘角度检查唇侧外展隙,
10, 牙弓形状:(1)可以分为尖形、卵圆形、方形;(2)圆形最理想;(3)从切缘角度检查牙弓形状。
11, 颊侧间隙:(1)面颊内壁与后牙之间的空间;(2)多显示后牙,颊侧间隙窄,显得年轻;少显示后牙,颊侧间隙宽,显得老年化
12, 软组织美容:(1)牙龈线与微笑线平行,与中线垂直;(2)上中切牙与尖牙处龈线同高;(3)侧切牙龈线低于中切牙0。5~1mm;(3)侧切牙与双尖牙龈线同高。
B,微观分析:
1, 牙扭转:(1)文化异同―――“虎牙”(日韩喜,美不喜)(2)利用牙扭转解决牙间隙和过大牙齿问题;
2, 外形轮廓:(1)上中切牙宽度:高度=70~80%;(2)上中切牙显示年龄(AGE),侧切牙显示性别特征(SEX),尖牙显示个性(PER SONALITY)
3, 牙齿色区:(1)中心区:基本色彩;(2)颈1/3区,高饱和度,低亮度;(3)切1/3区:低饱和度,高透光度;(4)邻面区,阴影效果(shadow effect),调节牙宽度
4, 釉质表面形态质地:(1)凹/凸面;(2)一个平面/多个平面;(3)蛋壳状/光滑状(为显示确切表面特征,照相应切牙照片时,可曝光不足,勿正对牙照,从上向下5度)
5, 微裂、染色、旧充:(1)去除旧充;(2)加微裂异常染色以增强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