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廊营胡同,曾用名外廊营。位于大栅栏地区的中西部。起于韩家胡同止于铁树斜街,南北走向,全长215米,均宽4.2米。明代称外郎营。至清代逐渐形成两条胡同,并转化为大、小外廊营。1965年,分别改为大、小外廊营胡同。民国时这条巷子中常有暗娼出没,有老居民讲,她们常到百顺胡同、韩家胡同拉客人来这儿,但是没有公开的。
大外廊营1号是谭鑫培故居。谭鑫培系清光绪年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当年的老宅有6套院子,共有房子46间半,此外在老宅的西部还盖了一幢二层的西式小楼。这座小楼是民国六年,谭鑫培找人设计的,他对盖这座小楼非常上心,演戏之余,每天到施工现场监工。谭家从清末咸丰年间便在此居住,直到“ 文革”期间从老宅搬出,前后住了六代人,长达130多年。此宅分东西两院。东院正门在大外廊营胡同,现有北房3间,南房3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北房东侧跨院有北房3间。西院大门在铁树斜街(现在为大外廊营1号旁门),北房3间为上房,谭富英居住,南房3间,现在仍可看到这座小楼为北侧上下各2.5间,南侧上下各3.5间,东西为走廊,全部为砖木结构,平房均为合瓦盖顶。这座楼最出色的设计是在一层与二层中的楼梯的西墙上开有一窗,可以使下午的阳光从南面射进来,又使整个院有了特殊的灵性。现在院里住着二十几户人家。
据说
陈端生的故居也在这儿,但是不是在1号,现没有找到根据。我们只知道陈端生是乾隆年间的人,《再生缘》的作者。
郭沫若说她可比司考特、
司汤达。陈的作品就是在大外廊营写的。所以她的唱词里边多次提到大外廊营。后来她搬到山东,又过了14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九年,写了第十七卷。十七卷一开头就是:“搔首呼天欲问天,追忆闺中幼稚年。姊妹联床听夜雨,椿萱分韵课诗篇。隔墙红杏飞晴雪,映榻高槐覆晚烟。”陈寅恪说,那就是外廊营的景儿。
这条胡同中还有会馆6处:广东潮州会馆、广东琼州会馆、陕西泾阳会馆、浙江严州会馆、甘肃凉州会馆、广东镇平会馆。陕西泾阳会馆,在京有两处,其中一处就在大外廊营31号。这所会馆建馆时间较早,约为明天启年间,筹建人许国翰,官为内府侍读。会馆原为一所私宅。
甘肃凉州会馆,坐落在大外廊营,建于
雍正年间,有房7间。是
甘肃在京兴建最早的会馆。至同治年间,
凉州进京赶考的举子渐少,会馆多租给广东商人居住。数年后,更名广东潮州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