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滨是海滨的一种,指海岸带的一部分,低潮线以外的部分。其中低潮线也称低潮海岸线,指低潮时海水与陆地接触线。海岸带指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它包括沿岸的陆地部分,潮间带和水下部分(即水下岸坡) 。陆上部分直到现代海岸地貌分布的上界;水下部分直到波浪作用的下界,即相当于1/2波长的深度。
释义
外滨是海滨的一种,指海岸带的一部分,低潮线以外的部分。其中低潮线也称低潮海岸线,指低潮时海水与陆地接触线。
海滨
海岸带的一部分。指低潮线到最大的波浪达到的上界之间的地带。它包括前滨、后滨和外滨。有时对陆地濒临海洋的部分也泛称海滨。
1、前滨:海岸带的一部分。指平均潮位到低潮线间的地带。
2、后滨:海岸带的一部分。指平均潮位到最大波浪达到的上界之间的地带。
3、外滨:海岸带的一部分,低潮线以外的部分。
海岸
自低潮线向陆到达波浪作用上界之间的陆上狭长地带。
海岸带
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它包括沿岸的陆地部分,潮间带和水下部分(即水下岸坡) 。陆上部分直到现代海岸地貌分布的上界;水下部分直到波浪作用的下界,即相当于1/2波长的深度。
现代海岸带是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消融引起的海面上涨,大致于六千年前淹没到现今的位置才形成的。因此,海侵前的陆上地质和地貌往往控制着现今海岸的轮廓和宏观特点。而波浪、潮汐和海流等海洋动力固素则在积极地改造海岸带陆地,塑造出独特的海岸地貌。在长期而强烈的地质作用下,甚至可将崎岖曲折时海岸夷平或填平,并且相应地形成和缓的岸坡剖面。
海岸带的研究对海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以及找矿、航运、港工和国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岸线
海水与陆地的接触线。一般指海边在多年的大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它随水面的涨落而向陆或向海移动。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我国东部临海,仅大陆海岸线的长度约1800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