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证治全书
清代许克昌、毕法所著作品
《外科证治全书》,外科著作,5卷。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前4卷将外科病证分为发有定处和发无定处两类,详述阴阳、脏腑、经络及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5为外科常用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和中毒急救。本书有方有论,内容较为丰富,切于临床实用。同治六年(1867)重刻时,书后附有王洪绪医案15则及曹畸庵《疡医雅言丹药集方》,虽系后人所加,于外科临证亦有所补益。
成书背景
毕氏曾著《外科证治》二卷,年未三十而卒。许氏继其遗愿,访贤求教,集临诊验方,历时二十余年,辑录成本书。
流传版本
现存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同治四年(1865)刻本等十余种版本,通行本为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作者简介
毕法(约1750~1780)清代外科医家,字苍霖。精于外科证治,与名医许克昌论研医理。尝发愿著《外科证治全书》,遂博采方书,以叙痈疽证治。年仅三十而卒,是书仅成三卷。后许氏为之续成,共五卷。
许克昌(约1750~1835)清代外科医家,字伦声。少习经史,旁及诸子百家,尤好医术。广求名医著述,颇有所得。后从周舒轩习医十余年,深究精思,稍得梗概。尝得明代医家耿仁斋《麻科明镜》遗稿,残缺过半,因为之增删,厘为若干篇。又得郑西宾《痘疹必读》,谓其分门析类,了如指掌,遂将两书梓行。友人毕法著《外科证治全书》,仅成三卷而卒,为之续成五卷。
书评、序言
序一
士人读书明理,期于世有所济,立功名以见重当时,此体用兼备之学也。若学成理明,无意立名,而慈祥之念,无时无地不期于济世,此其品诣不又加人一等乎哉?余观伦声许生《外科证治》一书而有感焉。伦声少嗜学,经史而外,旁及诸子百家,一名一艺之微,手披目览,各有所得。山居数十年,怡然自乐,不肯以学自炫。间因良善之家式微,为之指示趋吉修方。或婴孩疾痛,时医束手,为之施送药饵,无不速效,人始奇之。由是名噪于士大夫间。延访遂众,辞之不获,已择近地大山水处,始一命驾。人与之款洽,言皆经济文章,绝不及他事。庚寅春,余遇于皖江郡城,年逾八十,白发萧疏,神明弗衰,非学养之醇耶。嗣余权篆芜关,通尺素书,邀其掉扁舟冒雪而来,围炉谈论竞日,叩其生平阅历,如郡县学宫添建文峰高阁,不周岁而人文蔚发,是何神速,伦声则谦未遑。谓吉凶皆盈虚消长自然道理,一有走避,必干造物之忌。若乃胜地名区,善人多则吉祥自生,趋吉之说,皆事之适然相合,非尽关人力也。其言似谦,其实有至理存焉。临别检行箧,余见有《外科证治》一书,则续成其故友毕苍霖未竞之业。其部首分别阴阳证治,其卷末并列急治五条,共书五卷,自记甚悉,余益叹其品学之优也。书成,不独擅其美,必推善于创始之良友。其所分门列类者,皆二十余年历试活人无算之实学,非借着书立说以求声誉者比。余将远别数千里外,此书若仍携归,恐久而失传,为借抄副本付剞劂,以质世之精医理者;虽曰小道,亦足见伦声所学之绪余,与济人之素心云尔。生名克昌,和州国学生,伦声其字也。
时道光岁次辛卯夏月督榷使者云梦程怀 书于上海榷署
自记
昌性好医,少时诵读之暇,访求名医着述,见外证与小儿痘证两门,生死反掌,非比内证,尚可延迟待治。闻东台周舒轩先生精医术,昌往从学焉,十余年深究精思,稍知梗概。继得郑西宾《痘证必读》,虽集腋成裘,而分门析类,了如指掌。又得前明耿仁斋《麻科明镜》遗稿,惜乎残缺过半,昌为之增着删繁,分列四篇,便于习学,二书皆梓行于世。第外证一书,汗牛充栋,偏执者多,适中者寡。有同人毕苍霖者,着《外科证治》,阐发透彻,于外证大有裨益。苍霖甫着两卷,年未三十而卒,书成废帙。昌虽不敏,广集诸名家外科考证,访求效方,立痈疽就简于各证部之首,分别阴阳脏腑经络,认证医治。历试二十余年,诊视送药,无不获效,四远就医者,岁无虚日。又增内景、外因、奇证、蛊证、中毒五条,并立应验药方附于书末,以备急用,共成五卷。非敢问世,聊以备遗忘耳。
许克昌自识
序二
有学问之医,有阅历之医,外科古有专业无专书,故阅历为尤切。汉唐作家十数,然多亡佚》,莫详于《外台》。顾闳深奥衍,未易通晓,且时异事殊,即方药所载,或至贵而骤不可得,或甚贱而莫识其名,是以精而用之者益鲜。自后源流不一,治遂多歧,其专门名家,大率由阅历而进之学问者也。近世《外科证治》一书,不为高论,一以阴阳虚实为之端,法期简要,方必中和,深有取于王氏《全生集》,而删繁补缺,几于明备。览之而得其归,用之而有其效,视他书徒炫名目,侈陈古义,或不甚切于日用者有间。夫自武进曹畸庵有《疡医雅言》之述,《千金》、《外台》将可以复明于世,独于宋后诸家等之自桧以下,今以此书为矢,则学问即阅历,阅历亦学问,溯流穷源,庶无遗憾耳。谨识其大概,以谂世之笃嗜斯道者。
同治乙丑冬孝感屠仁守书于成都寓斋
章节目录
卷一
痈疽证治统论
痈疽部位名记
胃气论
论肿
论溃
论敛
论痛
论痒
五善歌
七恶歌
饮食宜忌论
阳痈证治则例
阴疽证治则例
烂溃不敛治法
翻花起肛治法
患孔毒根治法
漏管治法
多骨治法
毒气攻心治法
破伤风治法
发痉治法
疮口误入毒水治法
疮中生蛆虫治法
头部证治(计十证)
面部证治(计十六证)
眼部证治(计二十三证)
卷二
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耳部证治(计十四证)
口部证治(计八证)
唇部证治(计八证)
齿部证治(计十六证)
舌部证治(计九证)
喉部证治(计十五证)
误吞类(计八条)
卷三
项部证治(计五证)
胸部证治(计四证)
乳部证治(计五证)
腋胁肋三部证治(计三证)
肩部证治
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
背部证治(计一证)
腰部证治(计三证)
腹部证治(计四证)
前阴证治(计二十二证)
后阴证治(计六证)
股部证治(计四证)
膝部证治(计四证)
胫部证治(计十一证)
足部证治(计十八证)
卷四
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内景证治(计八证)
恶疮证治(计五证)
奇疾证治(计九证)
怪虫证治(计九证)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备用法(计六法)
通用方(计七十七方)
备用要方(计九方)
附中毒类(计五十六条)
内容简介
卷一至卷四,先述痈疽证治之阴阳、经络、脏腑关系,强调胃气之重要,反对滥用寒凉攻伐之品。理论扼要,条理清楚。后详述外科辨证论治,有证有方,更列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五介绍常用验方、外治法、中毒救治,包括食物中毒、动物中毒、煤气中毒等五十六种。书末附王洪绪《外科全生集》医案15则、曹畸庵《疡医雅言》丹药25方。本书多取材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兼取各家之论,结合临床实践。对升降药使用颇为谨慎,认为丹药是由盐、矾、砂、汞经火力煅制而成,为霸道之剂,易伤气血,虽有益而又有损之虑。主张祛瘀用平安散、针头散;生新用象皮散、六和散等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同时尽量避免刀针之法以防伤人元气。
影响评价
本书是清代较有影响的中医外科“全生派”著作之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01:27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流传版本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