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嘴港俗称为外高桥
顺岸式码头。1994年10月底建成的一期工程顺岸式码头,位于长江口南港航道南岸,下游与外高桥电厂相邻,上游距吴淞口约6公里,岸线长990米。
基本介绍
外高桥港区(Waigaoqiao Gangqu) 由高桥嘴和五号沟两个港组成。
是上海港在浦东新区新建的综合性码头。其主要功能为浦东开发开放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服务,并将逐步发展成为上海港以接纳第三、第四代国际集装箱为主体的内、外贸相结合的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一期
顺岸式码头,属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港务公司经营。1995年货物吞吐量约230万吨,其中完成装卸
集装箱吞吐量约11.8万标准箱。高桥嘴港地二期工程3个全集装箱泊位正在筹建中。五号沟位于高桥嘴港区下游约10公里处,规划拟建约30个万吨级以上的海轮泊位。
战略
2009年5月,上海政府宣布,国务院已同意撤销南汇区,并将其行政区划并入浦东新区。这一行政区划的变化背后,契合的正是上海正在全力建设的“双中心”战略。而且由于“大浦东”的尘埃落定,原先分属浦东和南汇的上海两港——外高桥港、洋山港,亦终成一家。
上海港由此“合二为一”.
两家“合二为一”
据航运业内人士表示,外高桥和洋山港历来分工明确,洋山港主要是对欧美的集装箱航线,外高桥主要是东南亚航线及其他货种航线,也包括一些集装箱。“‘大浦东’之后,两港的分工估计也不会变,只是更多的空间给了洋山,让洋山创新发挥。”
值得关注的是,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万大宁,今年4月兼任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党组书记,该业内人士称:“比较大的政府官员坐镇,以显示上海对上海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视。”
中国首届管理学奖一等奖得主、
复旦大学上海物流研究院院长朱道立教授表示:“外高桥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在于它已经形成的丰富经验,另外,它离长江口近,货物可以直接到达港口,同时,它离上海市中心也近,航运相关服务很便捷。”
但朱道立教授同时指出:“这次‘双中心’建设看似把很多政策和发展空间都给了洋山,但若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必将把洋山和外高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因为国际航运中心是全球航运资源的整合,包括航运、船舶、人才、服务等各项工作,航运不过是全球物流链中的一小段。”
然而,外高桥和洋山港的分工又必须十分明确,否则就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英国皇家物流协会会员、现已归国发展的李仁勇表示:“从西方成熟的港口发展来看,单个港口形成区域经济圈非常必要,有利于多元化经济载体的组合,而且区域功能的合理分工,是小区域经济合作、促成大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否则,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很可能成为发展的瓶颈。”
“上海港的硬件从来不是问题。”在洋山港和外高桥,不少工作人员自信满满地表示。但也正因为硬件的到位,才彰显上海港软件的缺憾。
上海因此还要做哪些工作?朱道立认为:“一切政策设计的宗旨其实就是让客户满意。”
朱道立指出,首先是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江浙两省一直批评上海,上海港硬件虽好,但由于一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限制,算上这方面的费用和所花的时间,成本就高了。”航运集疏运体系,是港口、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的大联动。
其次,是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的构建。专家们指出:构建该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使上海港的航运服务功能从单一的码头装卸、物流配送向航运金融、船舶交易、航运经纪、航运仲裁、航运教育、信息交易等多个产业方向转移,从而在上海形成以现代航运
高端服务业为主导和航运服务产业空间集聚为标志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最终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资源配置型的国际航运中心。
据李仁勇介绍,英国拥有大量的基本港,一个国际物流港,它们之间形成的网络是最优化的,不仅是资本、利益的融合,还是国家战略思考,民生便利布局下的产物。
日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已多次明确表态:要充分利用洋山港“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契机,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地区)的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税费政策。
而对于外高桥和洋山港的未来,上海市市长韩正的讲话清晰可辨:“下一步,随着浦东扩区的推进,洋山保税港区和外高桥保税港区要进行联动发展。”
深水航道开通
2011年4月18日,上海海事局、上港集团在沪联合宣布,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顺利开通。由此,靠泊外高桥港区的第四、第五代集装箱船可增载700个标准重箱,凭借长江口潮位的最大利用优势,可以确保5000标准箱的第五代集装箱船乘潮满载靠泊外高桥港区,从而满足船公司在上海港扩大舱位、增加配载和船型升级的需要。
2011年1月8日,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延伸至太仓,长江航运“水上高速通道”全面打通。但长江口南岸的外高桥和罗泾港区码头前沿停泊水域与深水航道之间的支航道水深相对较浅,限制了进出港区船舶的靠泊吨位,无法充分利用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通航条件和码头靠泊条件,影响并制约了外高桥和罗泾港区乃至上海港的发展。
2010年9月,上海港启动外高桥支航道疏浚工程,历时半年,至今年3月疏浚工程全部完工。经委托第三方对疏浚后水深检测,罗泾水域达到—11.5米,外高桥港区支航道水域达—12.0米,均实现了疏浚目标。据上海海事局局长徐国毅介绍,为确保疏浚工程顺利完成,上海海事局发挥海事资源优势,通过VTS、现场巡逻艇等方式,对工程建设实施联动服务,与上港集团共同研究探索现有航道水深资源的充分使用、潮汐的有效安全利用、交通管制时段船舶的合理组织分配等,并完成了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水深测量工作。
据悉,4月5日、11日、13日分别已有“地中海贝蒂娜”轮、“地中海伊凡娜”轮、“地中海比特丽斯”轮等三艘12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安全靠离外高桥四期码头,船舶吃水都在12.5米左右。而疏浚前该类船舶的进出口吃水一般均在10.5米左右,疏浚后进出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吃水增加了2米左右。
“4月11日,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专用海图的编印工作已完成,电子版本可由上海海事局外网下载”,上海海事局局长徐国毅表示,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开通后,上海海事局将每月对外高桥和罗泾港区进港航道水深进行测量,水深测量结果将在每季度海图上更新,同时将重新制定进出深水航道船舶编队航行的措施。
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的顺利开通,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开通仪式上,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表示,解决外高桥港区支航道与主航道水深不匹配的瓶颈和矛盾,对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枢纽港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能力与效率,充分发挥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和码头资源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为广大中外船公司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保持上海港集装箱业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透露,疏浚后的码头前沿水深最大已达—13米。
据了解,目前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已有班轮航线包括部分美国线、澳新线、韩日线以及东南亚航线等,年班轮靠泊艘数、完成箱量在上海港中占比明显高于洋山港。今年一季度,上海港完成
集装箱吞吐量728.1万标箱,同比增长12.29%,外高桥集装箱码头为上海港领跑全国港口的贡献度最高。
外高桥港深水航道开通的意义
外高桥12.5米深水航道的开通,对各大班轮公司的航线班轮带来了一大福音。中远、中海、马士基等船公司均表示,将充分利用外高桥深水航道条件,对靠泊上海港外高桥的航线受载班轮布局作出调整,进一步提升班轮靠泊和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