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
菱鲆科菱鲆属鱼类
大菱鲆(学名:Scophthalmus maximus),又称多宝鱼,是菱鲆科菱鲆属鱼类。雌雄大菱鲆在体型上存在差异,雄性体重在1~2千克之间,体长在30~35厘米之间,而雌性体重在2~3千克之间,体长约为40厘米。体扁平且高,不对称,呈菱形,体中部肉厚。背面(具眼侧)体色较深,呈棕褐色。而无眼侧光滑无鳞,呈白色。
动物学史
进化史
大菱鲆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关于鲽形目的起源和进化一直存在许多争议。美国科学家布朗热(Boulenger)指出鲽形目应源于海鲂类(Zeiformes)。英国科学家里根(Regan)根据鳍条与骨骼特征提出鲽形目是由鲈亚目(Percoidei)特化而成的,而美国科学家诺曼(Norman)更认为鲽形目是由典型的鲈类如石斑鱼(Epinephelus morio)演变而成的。但美国科学阿姆卡(Amaoka)及中国科学家李思忠则认为鲽形目的起源应较鲈形目早,且中国科学家李思忠认为鲽形目应起源于中生代的鲱亚目。
分类史
关于大菱鲆的种下分类曾有一定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其种下可分为两个亚种,分别为黑海菱鲆(Scophthalmus maxima maeotica)和大菱鲆指名亚种(Scophthalmus maxima maxima)。另部分观点认为黑海菱鲆和大菱鲆属于菱鲆属的两个不同的种,并将黑海菱鲆命名为“Scophthalmus maeotica”。本词条依生物物种名录(COL)观点认为黑海菱鲆和大菱鲆属于菱鲆属的两个不同的种。
发现与命名
大菱鲆的学名存在一定争议,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首次建立了鲽形目,并仅记录了1属,即鲽属(Pleuronectes),并将大菱鲆命名为“Pleuronectes maximus”。
1810年,美国科学家瑞凡尼斯科(Rafinesque)建立了菱鲆属(Scophthalmus),并将大菱鲆重新划分至菱鲆属中,学名也因此变更为“Scophthalmus maximus”。1817年,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Cuvier)重新将菱鲆属更名为(Rhombus),但由于Rafinesque命名在前,故学术界支持菱鲆属的学名为“Scophthalmus”。
1839年,美国科学家史温森(Swainson)重新变更了菱鲆属的学名为“Psetta”,但由于他并没有描述菱鲆属的另一个物种,即光菱鲆(Scophthalmus rhombus),故自1839年起,学术界对于大菱鲆的学名持两种观点,分别为“Scophthalmus maximus”或“Psetta maxima”。
1931年,美国科学家诺曼(Norman)根据命名法得出了1810年由美国科学家瑞凡尼斯科(Rafinesque)提出的“Scophthalmus”为菱鲆属的有效属名,故大菱鲆的学名应为“Scophthalmus maximus”。
此外,大菱鲆的英文名为“turbot”,别名为多宝鱼、蝴蝶鱼、欧洲比目鱼、巨菱鲆、英国大菱鲆。
形态特征
体型及体色
雌雄大菱鲆在体型上存在差异,雄性体重在1~2千克之间,体长在30~35厘米之间,而雌性体重在2~3千克之间,体长约为40厘米。体扁平且高,不对称,呈菱形,体中部肉厚,内脏团小。背面(具眼侧)体色较深,呈棕褐色,具咖啡色和黑点相间排列组成的花纹,且具少量皮刺,因环境或生理状况的变化,其体色会发生或深或浅的变化。而无眼侧光滑无鳞,呈白色。
头部
头较大。双眼均处头左侧,眼间隔较平、近似眼径。具眼面一侧,鼻孔处双眼中前方;无眼侧,鼻孔近背缘。口大,吻短,口裂前上位,斜裂较大。
上、下颌对称,颌骨较发达,上颌骨稍短,下颌骨较长且前伸。颌齿细而弯曲,呈带状,发达,无犬齿,犁骨具齿。鳃盖孔宽大,前鳃盖骨后缘游离,鳃盖骨后缘无棘;鳃耙较宽、扁短。
鱼鳍
无眼侧的第一鳍条与有眼面一侧的第二或第三鳍条相对应。侧线发达,在胸鳍上方呈弧状弯曲,侧线可达尾鳍鳞片。背鳍始于无眼侧的鼻孔的前上侧,基地很长,终于近尾鳍,无硬棘,背鳍条具57~71,体中后侧鳍条较长。臀鳍始于肛门前侧,形状与背鳍相似,臀鳍条具43~52。胸鳍稍窄,左右不对称,具眼面一侧稍大,胸鳍条具8~12。腹鳍较小,位于喉侧,其基底较胸鳍的更长大,不连接臀鳍,无硬棘,鳍条弯曲而柔软,左右不完全对称,具眼侧的起点靠前,腹鳍条具6。尾鳍近圆形,尾柄短而高,尾鳍条具20~22。肛门较前,于腹鳍基底的后侧,约处体前的1/3处,靠无眼面一侧。
栖息环境
大菱鲆属海水底层生活鱼类,喜栖居于较静且暗的环境,深度在0~140米之间。年龄不同的大菱鲆栖居位置不同,1龄以下的大菱鲆多分布于阿尔纳田海湾附近;而体长不足30厘米的幼体会向较为开阔的深海区游行;而成体多栖居于70~100米的深水区,且多为砂质、沙砾或混合底质的海区。
此物种属冷水性鱼类,生长温度在7~22℃之间,且最适于15~18℃,而温度低于1℃时会死亡;盐度在12~40之间;pH值在7.5~8.5之间。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大菱鲆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北起冰岛,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欧洲沿海,即自北纬60°至30°,但盛产于北海、波罗的海、冰岛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附近的海城。
中国分布
在中国,大菱鲆在1992年被从欧洲引入中国,2001年自美国引入中国天津塘沽,截至2012年,已在中国山东、天津、河北沿海养殖。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大菱鲆属于肉食性鱼类,摄食范围较广。不同年龄段的大菱鲆摄食喜好不同,通常1~2龄的幼鱼多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包括糠虾(Mysidae)和多毛类(Polychaeta)等,而年龄较大的幼鱼也可摄食软体动物(Mollusca)以及一些底栖的小型鱼类,而成鱼则主要摄食多毛类,也可以捕食小型鱼类,包括锦鳚(Pholidae)、六线鱼(Hexagrammidae)等。
该鱼类偶出现争食现象。它们在捕食时,通常会经过四个环节:发现、靠近、攻击、吞入,具体而言,先面向猎物,以每秒不足1厘米的速度缓慢靠近猎物,而后迅速“冲”向猎物,并开口将猎物迅速吞入口中。
其它行为
大菱鲆属夜行性动物。除正常的捕食行为外,较少游动,多静卧水底,少有争斗或残食等现象发生。喜集群活动,常挤压在一起,且除头部外,身体重叠面积多达60%,但这种挤压行为对其生长及正常活动无影响。此外,它们还常集群游向水面进行摄食行为,待其“饱腹”后,便会快速下游,静伏水底。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大菱鲆在即将出生时期,头、尾活动频繁且扭动较为剧烈,通常头部会率先伸出。
仔鱼时期,通体透明,但背、臀、尾鳍褶因具黑色素而呈黑色。此阶段共分为五期,具体如下:
60龄幼鱼时期,此鱼类右眼完全移动至左侧,鳔退化消失;体呈浅棕黄色,并具许多白色、灰色、棕色等色素;除体色较浅外,各部形态已与成鱼相似。
该鱼类雄性发育至性成熟约需2年,而雌鱼约需3年才可达性成熟时期。在野外生活的大菱鲆的最长寿命可达16龄。
繁殖特征
大菱鲆在不同地区的繁殖时间不同,例如在北海,它们多于4~8月进行繁殖行为。在在不列塔尼港湾,多于5月末~7月中旬进行繁殖行为。而在地中海地区,它们多在2月中旬~4月中旬进行繁殖行为。该鱼类属分批产卵型鱼类。
该鱼类的卵多呈无色透明,圆球状,卵径在0.1厘米左右。其产卵量与雌鱼的个体繁殖力有关,而其繁殖力与其体重相关,通常而言其体重越重,繁殖力越高,一般平均每增长1千克体重,其怀卵量平均可提高100万粒,例如体重在1千克的雌鱼,怀卵量在100万粒左右,而体重在7千克的雌鱼,怀卵量可多达720万粒。
人工养殖
养殖管理
多采用室外开放式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室内开放式养殖和封闭式养殖这四种养殖技术。在挑选亲鱼时需保证其身体完整,体色正常,体表光亮,较为好动,集群能力强。依其水温和水的交换量而决定亲鱼的放养密度。亲鱼培育区需与其他养殖区分开,且需维持环境的安静,以防惊扰亲鱼的正常活动。养殖阶段,需投喂鲜杂鱼、冰鲜杂鱼或配合饲料,而在育苗阶段,需采用“轮虫-卤虫幼体-卤虫-鱼糜-微粒配合饲料-小颗粒饲料-大颗粒饲料”的系列投喂方式。
疾病防治
养殖大菱鲆时,其可能出现多种疾病,例如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此病多出现于未成熟的个体中,症状为腹部朝上,在水面旋转游泳或上下翻滚,呈痉挛状。纤毛虫病的病症初期为腹部发白,后期头部和腹部发红充血,失去活力,且该病发展极快,通常2~3天便使整池的鱼死亡。弧菌病的病症为鳍边和肌肉溃烂出血发红,此病传染性极强且死亡率较高。
为防止出现这些病症,可在养殖时发现死鱼或者病鱼便及时捞出,且立即进行消毒、杀菌等行为,日常管理时也可定期进行消毒等行为。
主要品种
这里主要介绍“丹法鲆”、“多宝1号”这2种较为优良的大菱鲆养殖品种。
丹法鲆
此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孔杰研究员、山东省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借个人工家系选育和杂交育种获得的具有高出苗率、低白化率、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高、抗逆性强的一个大菱鲆养殖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GS-02-001-2010。适宜在中国山东、河北、辽宁等地进行海水养殖,已在中国大菱鲆养殖区推广养殖。
多宝1号
此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马爱军研究员、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选育,是抗逆、优质、高产为选育目的性状选育的一种生长快、成活率高、体型较为整齐统一、遗传纯度较高的大菱鲆养殖品种。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GS-02-001-2014。其养殖技术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技术基本一致,可按照国家已发布的相关标准开展养殖,已在中国山东、河北辽宁、天津、江苏等沿海省、直辖市推广应用。
近种区别
菱鲆属下共有4个物种,分别为大菱鲆、黑海菱鲆(Scophthalmus maeotica)、光菱鲆(Scophthalmus rhombus)、美洲菱鮃(Scophthalmus aquosus)。下面对其形态特征及分布地区进行分别叙述: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20年,大菱鲆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
物种现状
从1990年代初~2010年代初,在斯卡格拉克/卡特加特地区的北部的大菱鲆种群趋于灭绝。2008年,在保加利亚的水域中的大菱鲆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5年,在罗马尼亚水域的大菱鲆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全球大菱鲆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尚未量化。
主要威胁
造成大菱鲆种群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其中以人类的捕捞行为为主,例如2005年,大菱鲆的年捕捞量不足1万吨。2006年后,在北海地区,该鱼类的捕捞量持续上涨。2020年,在伊比利亚半岛/比斯开湾地区,大菱鲆的捕捞量达10吨左右。在土耳其,由于多捕捞成体雌鱼,而影响该鱼类的繁殖行为。此外,工业化也是导致威胁该种群数量的原因之一,例如黑海西部的工业化发展较高,而导致其工业废水的排放影响该鱼类的生存。
保护措施
由于威胁大菱鲆种群数量的主要原因便是人类的捕捞行为,所以保护该物种种群数量的主要措施便是限制人类的过度捕捞,例如西班牙、丹麦、挪威等国家实行禁捕及人工放流措施。荷兰、北海等地区的拖网船队减少对该种的捕捞。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ICES)为保护北海大菱鲆种群而实行限制总捕捞量、封闭捕捞区等措施。黑海设定了《大菱鲆捕鱼条例》以限制捕捞该物种的行为。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大菱鲆是欧洲海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是黑海最有价值的商业物种之一。
在中国,自1992年由中国海水鱼类养殖学家雷霁霖院士引入以来,其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并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中国首次突破了大菱鲆的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构建起“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开创了大菱鲆的工厂化大产业。2015年,其年产量达5万多吨,产值达4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20年,中国是世界上养殖大菱鲆的最大生产国之一;在引入中国养殖10多年后,在中国的年产量达3000余吨,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营养价值
大菱鲆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研究表明它富含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必须氨基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胶质蛋白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优质海水鱼类。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94%;蛋白质含量达干重的78.61%。
因其味道鲜美、声誉卓著而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珍品,据说此鱼类在古罗马时代就赢得了“海中稚鸡”的美誉,曾经是欧洲王室的宫廷最爱,现在其仍然是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顶级餐厅的消费品之一。欧洲人喜欢将其做成鱼排。而在中国,也已创制出多种烹饪方法。
相关报道
2006年10月中旬,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发生大菱鲆药物残留超标事件。2006年10月底,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集30份大菱鲆样品对禁用鱼药、限量鱼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这些大菱鲆样品均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测出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全国各地水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发出停止销售大菱鲆的通知。3家山东水产养殖企业因使用违禁药被查。大菱鲆因多次被检出药残超标使整个行业深受打击,收购价从每千克600元跌至每千克40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6:1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