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特乡,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托里县,地处
托里县中部偏北,东连
乌雪特乡,南与
庙尔沟镇相接,西靠
托里镇和
阿克别里斗乡,北邻
额敏县二道桥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910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属克烈半县的第一区。
1952年10月,托里县成立,属托里县第一区。
1958年9月,成立东风公社,辖6个生产大队。
1978年12月,更名多拉特公社。
1984年2月,改公社为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多拉特乡下辖15个行政村:加尔巴斯、喀拉苏、乎吉尔台、加玛特、阿勒玛勒、塔克勒根、冬古列克、拜格托别、多拉特、居玛拜、拜亭奇、吉也克、阿克赛、萨依巴克、加朗阿什。
2019年,多拉特乡下辖15个行政村:多拉特村、拜亭奇村、居马拜村、拜格托别村、阿勒玛勒村、萨依巴克村、乎吉尔台村、加朗阿什村、加玛特村、塔克勒根村、阿克赛村、吉也克村、加尔巴斯村、喀拉苏村、冬古列克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多拉特乡地处
托里县中部偏北,东连
乌雪特乡,南与
庙尔沟镇相接,西靠
托里镇和
阿克别里斗乡,北邻
额敏县二道桥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91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多拉特乡地处中低山区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境内最高点位于加依尔山卓塔卓勒,海拔2053米;最低点位于吉也克,海拔266米。山区占全乡总面积的77.7%。
气候
多拉特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冷暖季不分明,日照充足,全年多风。多年平均气温5.0℃,无霜期年平均147天,年平均降水量241毫米。
自然灾害
多拉特乡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沙尘暴、干热风、暴雨、冰雹、低温、霜冻、暴风雪、病虫害等。最严重的病虫害发生在1977年和1979年,全乡5个村发生小麦黑穗病,农作物受灾面积在50%以上。
人口
2011年末,多拉特乡户籍人口1478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82人,城镇化率5.29%。总人口中,男性7605人,占51.44%;女性7179人,占48.56%;18岁以下4381人,占29.63%;18—35岁5007人,占33.87%;35—60岁4433人,占29.99%;65岁以上963人,占6.51%。总人口中,以哈萨克族为主,达11320人,占76.11%;汉族2703人,占18.18%;蒙古族343人,占2.31%;维吾尔族197人,占1.32%。2011年,人口出生率15.5‰,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1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5人。
截至2018年末,多拉特乡户籍人口为1434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多拉特乡财政总收入1101.1万元,比上增长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万元,比上年增长3.4%。
农业
2011年,多拉特乡农业总产值4662万元。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打瓜、菜籽、红花为主。特色农作物有塔尔米。畜牧业以饲养牛、羊、马为主。2011年,牲畜配种站10个,已改良牲畜8.9万头(只),其中改良巴什拜羊5.9万只、绒山羊2.3万只、黄牛0.7万头。投入资金961万元,完成了155户牧民定居房屋、暖圈建设。畜牧业增加值3575万元。
工业
2011年,多拉特乡工业总产值达到4947.2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6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2011年,多拉特乡有私营工业企业10家,职工13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6%。
商业
2011年末,多拉特乡有商业网点17个,职工26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6.8亿元,比上年增长0.1%。
2018年,多拉特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多拉特乡有小学34个,在校生518人,专任教师96人;初中7个,在校生198人,专任教师3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多拉特乡有文体团队6个,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个;农家书屋6个,藏书2万余册。
2011年末,多拉特乡有学校体育场2个。8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多拉特乡有卫生室(所)14个。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73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多拉特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81户,人数163人,支出49.2万元,月人均251.6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72户,人数702人,支出77.8万元,月人均93元。农村五保户供养42人,老复员军人25人,共发放慰问金13.4万元。
交通运输
多拉特乡境内有省道S221、省道S318经过。
历史文化
多拉特,蒙古语,意为七。
清末时期,多拉特乡因有7户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