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
2006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多目标: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是2006年9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涛。
内容简介
对于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当如何选择,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单目标、双目标、多目标的争论。在1 995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以后,多数学者已经接受了将币值稳定固定为单一目标或双重目标中首要目标的观点,但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从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实践来看,中央银行始终受到来自政府的多目标约束并不得不追求和兼顾多目标。如何解释货币政策目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差异?这是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为扭曲,还是符合中国改革客观历史进程的必然的制度安排?一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其所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有何联系?中国是否具备实施单一目标的条件?对于这些问题,理论界仍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陈涛同志的专著《多目标: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再次鲜明地提出了多目标的观点。在对单目标论提出质疑和挑战的同时,对多目标的必然性、协调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较深入和创新性的分析。
图书目录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概念说明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0.5 主要结论
第1章 西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回顾
1.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发展与演变
1.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1.1.2 主要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比较
1.2 西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概述
1.2.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与衡量标准的差异
1.2.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1.2.3 西方学者对最终目标权衡的争论
1.3 西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1.3.1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货币政策目标不尽相同
1.3.2 各国在不同时期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基础不同
1.3.3 在实践中各国中央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兼顾多目标
1.3.4 西方国家惯用的协调货币政策多目标的原则
1.3.5 把币值稳定固定为货币政策单一目标或首要目标的基本条件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2.1 中国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分歧
2.1.1 单一目标论
2.1.2 双重目标论
2.1.3 多重目标论
2.2 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2.2.1 货币政策名义目标的演变
2.2.2 货币政策事实上面临着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2.2.3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始终在追求多目标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选择多目标的必然性
第4章 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协调性
第5章 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有效性
第6章 中国多目标约束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第7章 增强多目标的束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6 02:2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