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租户技术(英语:multi-tenancy technology)或称多重租赁技术,是一种
软件架构技术,它是在探讨与实现如何于多用户的环境下共用相同的系统或程序组件,并且仍可确保各用户间数据的隔离性。
历史
多租户技术源于1960年代,许多公司为了要使用更多的运算资源,向持有大型主机(
Mainframe)的供应商租用一部份的运算资源,而这些用户经常会用到相同的应用程序,当时会以用户在登录系统时输入的数据来决定用户的帐户ID,基于这个ID,Mainframe的供应商即可利用此ID来计算运算的资源使用量,包含CPU,
存储器与
软盘或
磁带等,这个作法也被SAP公司用在其R/1到R/3的产品线。
到了1990年代,
应用程序服务提供者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模式出现,它的作法与运作模式与租用大型主机时相同,不过租用的资源是在软件上,除了操作系统以外也包含了其上的应用程序,例如ERP系统或是CRM等应用,系统可能会运行在数台不同的机器上,或是在相同的主机但共享不同的数据库,以区分并计算客户的资源使用量,藉以作为计费的标准,而此技术也有效的缩减供应商的实体机器成本(因为可以在一台电脑上同时运行多个用户所租用的应用程序进程)。到了现代,受欢迎的消费者导向Web应用程序(如Hotmail或Gmail等)也是以单一应用程序平台来支持所有的用户,这已经是多租户技术的自然演化的结果,多租户技术也可以让客户中的一部份用户得以进一步定制化他们的应用程序。
在虚拟化(virtualization)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性的扩张之下,多租户技术可以驾驭虚拟化的平台,更强化在
用户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隔离,让多租户技术能更加发挥它的特色。
概念与技术
在多租户技术中,租户(tenant)是指使用系统或电脑运算资源的客户,但在多租户技术中,租户包含在系统中可识别为指定用户的一切数据,包括帐户与统计信息(accounting data)、用户在系统中建置的各式数据、以及用户本身的定制化应用程序环境等,都属于租户的范围。租户使用供应商开发或建置的应用系统或运算资源,供应商所设计的应用系统会容纳数个以上的用户在同一个环境下使用,为了让多个用户环境能够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与运算环境上使用,则应用程序与运算环境必须要特别设计,除了可以让系统平台允许多份相同的应用程序同时运行外,保护租户数据的隐私与安全也是多租户技术的关键之一。
技术上,多租户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切割用户的应用程序环境或数据。
数据面(data approach):供应商可以利用切割数据库(database),切割存储区(storage),切割结构描述(schema)或是表格(table)来隔离租户的数据,必要时会需要进行对称或
非对称加密以保护敏感数据,但不同的隔离作法有不同的实现复杂度与风险。
程序面(application approach):供应商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挂载(hosting)环境,于进程(process)上切割不同租户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在无法跨越
进程通信的情况下,保护各租户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但供应商的运算环境要够强。
系统面(system approach):供应商可以利用
虚拟化技术,将实体运算单元切割成不同的虚拟机,各租户可以使用其中一至数台的虚拟机来作为应用程序与数据的保存环境,但对供应商的运算能力要更要求。
实现方式
多租户技术的实现重点,在于不同租户间应用程序环境的隔离(application context isolation)以及数据的隔离(data isolation),以维持不同租户间应用程序不会相互干扰,同时数据的保密性也够强。
应用程序部份:通过进程或是支持多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装载环境(例如Web Server,像是Apache或IIS等)来做进程间的隔离,或是在同一个伺服程序(server)进程内以运行绪的方式隔离。
数据部份:通过不同的机制将不同租户的数据隔离,Force是采用中介数据(metadata)的技术来切割,微软 MSDN 的
技术文件则是展示了使用结构描述的方式隔离。
多租户就是说多个租户共用一个实例,租户的数据既有隔离又有共享,从而解决数据存储的问题。从架构层面来分析,SaaS区别于传统技术的重要差别就是Multi-Tenant模式。SaaS多租户在数据存储上存在三种主要的方案,分别是
1.独立数据库
这是第一种方案,即一个租户一个数据库,这种方案的用户数据隔离级别最高,安全性最好,但成本也高。
优点:
为不同的租户提供独立的数据库,有助于简化数据模型的扩展设计,满足不同租户的独特需求;
如果出现故障,恢复数据比较简单。
缺点:
增大了数据库的安装数量,随之带来维护成本和购置成本的增加。
这种方案与传统的一个客户、一套数据、一套部署类似,差别只在于软件统一部署在运营商那里。如果面对的是银行、医院等需要非常高数据隔离级别的租户,可以选择这种模式,提高租用的定价。如果定价较低,产品走低价路线,这种方案一般对运营商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2.共享数据库,隔离数据架构
这是第二种方案,即多个或所有租户共享Database,但一个Tenant一个Schema。
优点:
为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租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数据隔离,并不是完全隔离;每个数据库可以支持更多的租户数量。
缺点:
如果出现故障,数据恢复比较困难,因为恢复数据库将牵扯到其他租户的数据;
如果需要跨租户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困难。
3.共享数据库,共享数据架构
这是第三种方案,即租户共享同一个Database、同一个Schema,但在表中通过TenantID区分租户的数据。这是共享程度最高、隔离级别最低的模式。
优点:
三种方案比较,第三种方案的维护和购置成本最低,允许每个数据库支持的租户数量最多。
缺点:
隔离级别最低,安全性最低,需要在设计开发时加大对安全的开发量;
数据备份和恢复最困难,需要逐表逐条备份和还原。
如果希望以最少的服务器为最多的租户提供服务,并且租户接受以牺牲隔离级别换取降低成本,这种方案最适合。
特色
多租户技术有下列特色:
由于多租户技术可以让多个租户共用一个应用程序或运算环境,且租户大多不会使用太多运算资源的情况下,对供应商来说多租户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环境建置的成本。包含硬件本身的成本,操作系统与相关软件的授权成本都可以因为多租户技术,而由多个租户一起分担。
通过不同的
数据管理手段,多租户技术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隔离,在供应商的
架构设计下,数据的隔离方式也会不同,而良好的数据隔离法可以降低供应商的维护成本(包含设备与人力),而供应商可以在合理的授权范围内取用这些数据分析,以作为改善服务的依据。
多租户架构下所有用户都共用相同的
软件环境,因此在软件改版时可以只发布一次,就能在所有租户的环境上生效。
具多租户架构的应用软件虽可定制,但定制难度较高,通常需要平台层的支持与工具的支持,才可降低定制的复杂度。
实务应用
多租户技术在实务上运用的成功且广为人知的案例之一,是由Salesforce所建置的CRM应用系统,该公司除了Salesforce的CRM软件以外,它还建置了Force平台即服务(PaaS)架构,以支持开发人员发展基于Force平台上的应用程序。
在云计算的加持之下,多租户技术被广为运用于开发云各式服务,不论是IaaS,PaaS还是SaaS,都可以看到多租户技术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