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镇,隶属于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地处县城西北部,东与劳动、
盛池乡接壤,西邻
简阳市涌泉、
云龙镇,南连
凉水乡,北接良安、
全胜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总面积69.9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因镇政府驻地西北部有摩崖大佛造像而得名。
民国初,镇改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场改乡,属乐至县一、四、七区。
1950年,属放生区。
1956年,属良安区。
1958年9月,改大佛镇公社。
1961年10月,设大佛区。
1984年5月,改大佛乡。
1985年7月,乡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辖大佛寺、宝剑河、罗汉寺、谢岭场、泰山、二龙、陈家桥、源柏、圣寿寺、钓鱼钩、官房、独柏树、红鞍、碧山庙、赖石、骑龙店、白花桥、槐荫寺、滚龙坡、铁牛湾、东禅寺、响滩子、吕河坝、赵家、节龙庙、弥陀寺、五根柏、南山寺、红土地、观音井、红花湾、酒店垭、双堰塘、许家沟、观音寺35个行政村,1个社区。
截至2020年6月,大佛镇下辖3个社区、12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大佛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佛镇地处县城西北部,东与劳动、
盛池乡接壤,西邻
简阳市涌泉、
云龙镇,南连
凉水乡,北接良安、
全胜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总面积69.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佛镇地势西北略高于东南。境内最高点位于人和寨,海拔588米;最低点位于陈家桥,海拔387.7米。
气候特征
大佛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干燥,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多年平均气温16.2C,1月平均气温5.9℃,极端最低气温-3.3℃(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5.6℃,极端最高气温38.9℃(2001年07月30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1.1℃。生长期年平均326天,无霜期年平均286天,最长346天,最短25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09.4小时。0℃以上持续期355天(一般为2月2日至次年1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935.1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229.1毫米(199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84.8毫米(1997年)。
水系水文
大佛镇境内卷洞河自观音井村东入境,由北而南,流入岔岔河,经陈家桥村南出境,境内河道长18.6千米,是境内第一大河。
自然资源
大佛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以页岩为主,地质储量2.1亿立方米,可采储量1.5亿立方米。农业耕地面积2.9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红苕、油菜、蔬菜为主。
自然灾害
大佛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风灾、低温、霜冻、冰雹、地震等。干旱是主要灾害,春旱、夏旱接伏旱,十年九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赤地千里,禾苗无存。涝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8月,22天总降水量584.8毫米,溪河暴涨,损毁林木、庄稼、桥梁、道路、房屋颇多。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影响,境内震级里氏5.2级,经济损失892.6万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辖区总人口437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00人,城镇化率7.3%。另有流动人口1300人。总人口中,男性22356人,占51.2%;女性21344人,占48.8%;14岁以下6922人,占16%;15—64岁23676人,占54.2%;65岁以上13102人,占29.8%。2011年,大佛镇人口出生率5.1‰,人口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长率-3.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33人。
截至2018年末,大佛镇户籍人口4048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佛镇财政总收入261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0万元,增值税60万元,企业所得税15.3万元。
2018年,大佛镇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上企业2个。
2018年,大佛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1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大佛镇农业总产值9337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
大佛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红苕、大豆为主。2011年,大佛镇生产粮食1.5万吨,其中小麦0.2万吨,玉米0.4万吨,水稻0.4万吨,红苕0.1万吨,大豆0.1万吨。
大佛镇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蔬菜。2011年,大佛镇油菜种植面积1.3万亩,产量0.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1.5万吨,主要品种有海椒、白菜、青菜、蒜苗、莴笋、韭菜、大葱、西红柿等,其中海椒0.2万吨,青菜1.1万吨。
大佛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大佛镇生猪饲养量2.3万头,年末存栏1.5万头;羊饲养量0.2万只,年末存栏0.1万只;家禽年饲养量30万羽。
第二产业
大佛镇工业以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大佛镇有工业企业3家,职工230人;工业总产值7414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86万元,比上年增长3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商业网点62个,职工181人。2011年,大佛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22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5处,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2万份(册),邮政业务总量410万元,其中纯收入12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3%;移动电话用户0.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4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
交通运输
2011年,大佛镇境内106省道、大(佛)云(龙)路2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镇区有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24班次,日均客运量1200余人次。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5个;各类图书室20个,藏书6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24人。
1999年,境内建大佛镇有线电视台。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线电视用户0.8万户,入户率64%。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463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4所,在校生2226人,专任教师1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968人,专任教师8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中1所,在校生336人,专任教师46人。
2011年,大佛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1%,比上年增长26%。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站35个;病床9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2张,固定资产总值22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5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大佛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2万人次。2011年,大佛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9%。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有学校体育场5个,看台设座椅300张。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
社会保障
2011年,大佛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7户,人数264人,支出5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62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39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69人次,共支出12.4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94户,人数1954人,支出157.1万元,比上年增长20.7%,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长1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2%。社会福利费830.2万元,比上年增长66.4%;敬老院1家,床位91张,收养农村五保84人。社区服务设施12个,其中社区服务站1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6万元,使20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2万人,参保率37%。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1.6万立方米;排水管道3千米。
截至2011年末,大佛镇镇区绿化面积0.3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