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会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团体。1932年七八月间在辽宁庄河成立,故又称“庄河大刀会”。由旧警察局职员郭殿政和小学教师倪元德分任正副总团长。实际负责人是进步青年鞠抗捷。总团下设十个分团,分布在庄河县各地。其宗旨是“抗日救国,保卫家乡”。成员包括农民、知识分子、士绅、旧军人、警察和绿林豪杰。该会成立后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给敌人以很大打击。1933年在日军进攻下转入地下。余部一直坚持战斗到1937年。
历史背景
开始时,各自为战,互相之间很少联系。1932年1月,邱良忱以马占山代表的名义,和北京救国会派来的白五天共同努力,逐渐使各抗日队伍之间建立了联系,并于1932年6月组成东北民众救国军第58路军,实现了抗日队伍的大联合。第58路军总指挥部下辖2 个营、10个连队。刘震青为司令,鞠抗捷为参谋长,邱良忱、唐法胜为营长,刘振礼、吕九洋等人为连长。同年9月底,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改称为
东北义勇军。
1932年七八月间,庄河地区的抗日队伍又增添了一支新军——大刀会。这支抗日队伍开始是由华春盛在长岭建立的。继华春盛之后,郭殿政、鞠抗捷等人也分别在自己的家乡组织了大刀会。到年底,大刀会发展到33个团,5000 余人。
组织成立
1932年初春,庄河县长岭村华家隗子屯绅士华春盛受东北抗日义勇军中王凤阁“大刀会”的鼓舞,从大连请来一位名叫麻忠爽的“玄门道”道长,教练乡中青少年习武,办起“大刀会”,准备抗击日军,保家卫国。8月,代表刘震青前往北平向“东北民众救国会”请求援助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58路军”参谋长
鞠抗捷完成任务回到庄河。谁知刘震青及其所部已被伪安东地区警备队司令李寿山收编,他甚为愤懑,毅然脱离刘震青的队伍。为寻求抗日救国的途径,他在家乡邱家沟也办起大刀会,组织乡亲习武,并从大连请来十几位当年在山东省招远县参加过农民暴动的老师傅,传授“法术”,教练功夫。之后,爱国青年郭殿政因不愿为日伪军效劳毅然离开安首县公安局科长职位返归乡里,支援华春盛、鞠抗捷的义举,也在自己的乡里曹家屯办起大刀会。从此,他们到处奔走发动群众参加,一面习武防身,一面抵御日敌。一日,大刀会在长岭庙进行排练,会员先是吃符念咒,然后用枪向其射击,以此进行验证,但却发现试验的会员竞无一人伤亡。于是,这种刀枪不入神话般的法术,很快被群众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并予以接受。9月,三团大刀会还在盖县苇子沟大胜被日军收买的庄河土匪“野狼队”,人数日渐增多。到1932年10月,庄河大刀会已由最初的3个团发展到16个团。各团分设团长与道长,团长负责行政领导,道长负责传授法术,教练武艺。同时,郭殿政、鞠抗捷为吸取庄河民众抗日军初期各立山头、不利统一指挥作战的教训,又在长岭村召开各团长会议,决定把大刀会各团统一组织起来,定名为联庄自卫团,并成立总团部。同年11月,庄河大刀会建制了“庄河联庄自卫团”,其组织结构情况基本上为总团下设分团: 庄河联庄自卫团总团长:郭殿政;副总团长倪元德;总参谋长鞠仁卿(鞠抗捷);总监理:刘震青。
总团部设在半截塔庙,统一指挥各团行动。大刀会影响日益扩大,附近各乡爱国民众纷纷组团入会。12月,庄河大刀会发展到4000余人,分设33个团,诸如长岭庙、邱家沟、曹家屯、广大屯、华家隈子等团都颇有战斗力,成为影响当地政局的主要政治力量,凡有大刀会的区、村,敌人都不敢建立伪政权;凡有大刀会出没之地,敌人都闻风丧胆。
大刀会又称“红枪会”,有以下几个特征:
(1)自由参加:大刀会成员都是自愿参加,没有兵饷,没有洋枪洋炮,各人自备武器,武器主要是大刀、长矛、红缨枪。红缨枪枪头大约有一尺多长,两面开刃,锐利发光,装在五尺长的硬木杆上,拴上红樱,舞起来既可杀敌又可防身。
(2)成员构成多数为农民,也有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以自然村为基地,建立武装自卫组织。大刀会成员大多因生活贫困难以维系生计而加入,所以,当村里有人发起时,其他人也会随之参与,遂演变成以自然村落为基地进而逐步扩大的地方组织。
(3)以宗教信条为纽带,宣传刀枪不入。每个团成立时,都请法师,传授真言,画符念咒,教练武艺。会员把画好的符,折叠装在特制的红色兜子里,带在身上。每天晚上还要背诵咒语,练枪习武。战斗的时候,先跪下吃符念咒,然后大喊杀声,冲上前去。
(4)纪律严明:大刀会以咒语的形式使每个人牢记以下几个原则:不爱财,不私吞,缴获东西要交公;不淫欲,不邪念,尊重民女和百姓;服调遣,听指挥,打仗遇敌要敢冲。如有违犯纪律者,轻者处罚,重者斩首。正因为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参与和支持。
(5)平时训练,战时集会。成员大多是不脱产的农民,他们平时分散,各归各家,有事要进行训练,凭鸡毛信传令集会。成员必须学会攻、杀、挡、分、避、收六大法术。
从上述特征看出,大刀会提倡吃符、念咒、宣传刀枪不入,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政治上欠成熟,军事技术薄弱,但他们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奋勇杀敌,因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大刀会成立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先后经历了4次较大的抗日战斗。其中,以土城子和文家街两次战斗最为著名,大灭了日本帝国主义威风,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抗日活动
土城子大捷
1932年12月中旬,敌人调集重兵对三角抗日区实行“大讨伐”。从12月13日开始,日本侵略者从多门、坂本、西义等侵华师团中抽调1万多人。组成讨伐师团,分多路向庄河、岫岩、凤城等地发起疯狂进攻,扬言半月内铲除各路抗日义勇军。西路讨伐队由日本军官森秀树带领,从瓦房店分两路进犯庄河,一路进驻庄河县城,另一路进犯土城子村。12月16日晚,日军少将靖安游击队骑兵第十二联队300多人到庄河县土城子宿营。庄河大刀会侦悉这一隋报后,领导人鞠抗捷、郭殿政等立即决定攻打土城子。随后,总部发出鸡毛信,总团即传知各团,集合队伍,于当日下午分别到达王家屯和旋城集合。当晚命令各团迅速向土城子靠拢,半夜鸣枪为令发起总攻。黄昏时,大刀会各路人马开进土城子村前后树林里隐蔽。接着总部发出总攻号令,刹时,刀光闪闪,杀声震天,大刀会战士犹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敌人在睡梦中惊醒,来不及应战,就成了刀下之鬼。住在深墙大院内的森秀树听到枪声,立即冲出太门,在几名日兵的护卫下,冲忙向院外逃窜。但大刀会来势凶猛,森秀树招架不住,就又企图窜回大院,但此时院门已被紧紧关闭。无奈,他回头向大刀会战士猛扑,杀出一条血路,窜到大院西北角的炮楼处,企图翻墙进大院。就在他往墙上爬时,十多名大刀会战士几步跳到森秀树身后,一齐举起长矛朝他刺去。手起刀落,森秀树一声惨叫,一头从墙上栽了下来,当场毙命。这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经过4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日军半个营的骑兵被大刀会全部击溃,杀死日本陆军少将森秀树、陆军骑兵上尉木村谦一郎等5人,刺伤日军数十人,缴获长短枪30支、战刀1把、战马30匹和一些弹药、粮食。
土城子大捷,战果辉煌,使得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土城子屯顿时闻名遐迩。此次大捷有力地粉碎了日军的第一次“围剿”,在日本国内引起强烈的震动。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森秀树大佐竞命丧在一群装备原始简陋的农民手中,实在难以置信。这群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们亲身感受到了深藏在中国人心中反抗的怒火是何等地伟大!但卑鄙无耻的伪警察协会、协和会却屈膝于日寇,在1938年(伪康德六年)9月18日为森秀树等侵略者立碑记事“资念”。碑竖立在土城子村的村头,碑文的正面是:游击队五勇士战死之地;背面则是日文,左侧为:故陆军少将森秀树,故陆军骑兵上尉木下谦一郎,故陆军骑兵上等兵张恩,故陆军骑兵上等兵李德全,故陆军骑兵一等兵张民;右侧为:康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警察协会、协和会建立。1945年日本投降,此碑被当地居民推倒,现存于庄河市文化馆。它既是日寇侵华的铁证,又是庄河人民英勇抗日的珍贵史料和文物,还是庄河抗日大刀会的辉煌战绩,它昭示着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文家街战斗
土城子战斗后,总团长郭殿政带着一部分大力会成员,经过双塔岭、三块石、响水沟到红旗堡,与邓铁梅的抗日义勇军会合。邓铁梅的队伍原驻在大洋河畔龙王庙一带,与日军守备队战斗失利后,从龙王庙撤退到哨子河一带,驻在哨子河西张家堡子。与此同时,日军守备队也追赶到这里,占据了哨子河东的文家街。大刀会于12月24日到达邓铁梅部队所在地,25日下午4时在邓军的配合下,进攻文家街,于26日结束战斗。
当时,邓铁梅率领的二十八路军在龙王庙、尖山窑与日军作战失利,撤到红旗堡一带山区打游击,驻在哨子河西张家堡子。日军讨伐队尾随追击,邓军处境非常艰难。12月24日,大刀会队伍到达邓军所在地。经研究,决定两部队伍会师将日军消灭于文家街一带。黄昏时刻,战斗打响了。抗日义勇军首先抢占制高点,用机枪和小炮压住日军的火力,大刀队奋勇冲人街内,直捣敌人阵地。经过一夜激战,日军被逼至街后的红花岭。义勇军乘胜追击,立即用密集的枪弹向来敌射击,把日军压迫到一条沟壑里。敌人借山高林密加以还击,义勇军奋勇向前,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日军招架不住,丢下50余具尸体狼狈逃窜,还缴获日军枪支数十支、军用大车2辆,一举克复了文家街、尖山窑,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讨伐”,狠狠地挫伤了敌人的锐气。
但此后,日军又接连进行了三次“大讨伐”,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大刀会几次失利后被迫解散。郭殿政、鞠仁卿也相继进关参加抗战,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历史评价
大刀会从成立到失败,虽然仅有一年多的历史,但它驰骋沙场,转战南北,屡立战功, “给日伪军以重大杀伤,对粉碎坂本师团的围剿起了重要作用”,不愧为庄河诸抗日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它的历史功绩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史上不朽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