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照相馆是北京市境内的照相馆,始建于1921年,其主要经营场所在前门大街2号,面积为4200平方米。
简介
大北照相馆为全国大型照相馆之一,设有10个照相室和1个器材部。该馆已于2002年底成立
北京大北照相有限责任公司。该馆在全国照相馆享有盛誉,从1955年起,承担了在
人民大会堂为历届中共代会、全国人代会、全国政协会议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中外宾客的大中型会议团体合照任务万余次。该馆拥有著名的特级摄影师和技师队伍,并拥有现代高科技大型彩色转机和数码成套设备,可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团体照、婚纱照、艺术照、证件照以及广告摄影服务。其作品以拍摄新颖、视角独特、制作精美、质量上乘而著称。
百年转机
1921年,大北照相馆在
石头胡同开张。开业之初,只有一间门脸的二层楼和四五间平房、三个徒弟,设备也只有一架老式镜箱。周围“八大胡同”的“姑娘们”成了大北初期的主要顾客。据说,大北的门面扩张也和这些“姑娘们”有关。精明的创办者赵雁臣一直想将门脸后的小院买来,扩大营业面积,无奈主人不卖也不走。赵雁臣就在房顶上搭起一个棚子做化妆间,妓女的高跟鞋每天在头顶上踏得噔噔响,房主人又气又恼,终于不堪忍受羞辱而离开。到了20世纪30年代,大北的规模和名声已经在北京城内数一数二了。13岁就进大北当学徒的王作宏老人回忆那时大北的客厅,“有100多平方米,瓷砖铺地,四周挨墙放了一排椅子,都是花梨木或紫檀木的”。有人不服气,就在石头胡同的南口开了一家“振大”,结果却未能如愿“镇住大北”。大北的独占鳌头,不只因其经营上的策略,其硬件方面的先进才是根本。至今仍让大北维持“独尊”地位的转机团体照在那时已经开始,赵雁臣不惜重金购买了柯达公司生产的转机设备拍摄团体照。数十年后,柯达公司来大北洽谈业务,震惊于大北所摄团体照的质量,并好奇地问起他们所使用的相机是哪里生产的。大北时任经理回答:“柯达公司,20世纪20年代生产。”直到今天,仍有几架与大北同龄的转机在使用中。
照相热潮
对有些老字号来说是“劫难”的公私合营和“文革”,对大北来说却是发展的契机。被接收成为国营企业后,大北迂址到了最为繁华的前门大街上,从此摆脱了当年小胡同里的局促。解放前的“十大照相馆”,这时只剩下大北一枝独秀。大北门前常常人满为患,王作宏说,节假日时,经常是中午去排了号,等到下午六七点钟还没轮到拍照。那时候拍照类似一项奢侈活动,全家都要穿上最好的衣服,严阵以待。
大北为中央直属单位拍摄大型团体照也非常频繁,数千人的大合影经常有,照的时候要分好几组,第一组照完,撤下换上第二组,准备几分钟后接着照。从那时起,特设的“机关服务部”一直延续到至今。“文革”开始后,大北的特色项目戏装照等受到冲击,所有戏装被销毁,但日常拍摄和转机团体照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红火。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青年齐聚北京,他们狂热而偏执,不要爱情,不要鲜艳衣服,不要资产阶级情调,也不要封建余孽……却不能不要一个革命的留念。照相,便成了最好的留念方式。
1966年和1967年,“
红卫兵”全国大串联行动为大北带来了一个业务高峰。来自全国各地上千万的“红卫兵”涌进北京,而每一位到过北京的“红卫兵”,人人都会在离开之前到
天安门前留个影。霎时间,天安门前人头攒动,大北照相馆原设在天安门前的七八个摄影点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红卫兵小将”的革命需求。当时的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紧急动员全市四城有小照相机的照相馆到天安门设点为群众服务,但仍无法解决供需矛盾。于是中央命令商业部从天津、上海、江苏等地又紧急调来照相服务业同行60多人,支援大北天安门广场照相部,专门为“红卫兵小将”服务。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需求,为提高效率和保证第二天的照相秩序,大北每天午夜即开始为第二天的照相提前开票收费,凭票到天安门照相部照相,然后再凭票来大北领取。
手工传统
戏装的恢复到来得很迟。2001年元旦,这一“文革”前的传统项目得以恢复,一时间预约者无数,不仅有来自北京及外省市的顾客,一些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也纷纷预约,希望能借此重温旧梦。但这时的大北已经不再一枝独秀,特别是数码相机的出现,冲击了整个摄影行业。按现任经理文学信的说法,这种冲击已经不是“很大”这么简单,而是“根本性的”,照相从奢侈消费变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人们特意来照相馆照相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字号这个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开发,便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根本性的”冲击,大北也开设了港式婚纱摄影(大北也有婚纱摄影的传统,但是欧式的)、数码拍摄和冲洗、个人写真等项目,但对传统的保持一直是大北区别于一般影楼的特色。老照片上色、底版和照片修复,这些传统项目只有到老字号照相馆才能得到满意的服务。大北顶楼的一间小屋,就是进行这些传统工艺的“车间”,进行修复和上色的工人都是在大北工作了20年以上的老员工,而他们所使用的工具,甚至比他们的工作时间还长,那几块修照片用的木板都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在为大北的传统骄傲的同时,师傅们也表达了忧虑,“我们也培养过年轻工人学习传统照片修复技术,但他们学好后都去做电脑了,不知道这些工艺还能否后继有人”。
老字号
误解
每一家老字号都曾遭遇过类似的误解——并且,这种误解从未消失过;相反,还在持续加强中——尤其是来自年轻人的误解。他们通常会认为老字号是中老年人喜欢的东西,和年轻人的生活离得太远,不够时尚,又土又贵。在每次采访中,我也都会提到这个问题,通常,作为老字号的厂家或店铺给予我的答复,都或多或少有些谦卑,他们既为自己的历史感到骄傲,又为盛名之下所遭受到的误解感到委屈,希望能够扭转这部分年轻人的看法,并为此进行着努力——某些也许与传统相悖的努力。
大北照相馆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误解。中老年人、儿童和机关团体是大北照相馆的主要顾客群。除了一起拍全家福,年轻人很少登门,他们大多会选择去时尚影楼拍照。虽然大北为了满足年轻顾客的要求,也增设了婚纱摄影、个人写真等服务项目,收到的效果却并不显著。
全面服务
其实,老字号们大可不必如此谦卑。相对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和儿童是一个更大的消费群体,并且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消费群体,专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地方很少,因此他们没有多大的选择空间。而像大北这样能够为他们提供全面服务的老字号,便理所当然地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满足中老年人和儿童的需要,不仅具有经营上的意义,从大局上讲,从长远角度来看,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照顾了社会当中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的需求,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平衡。毕竟,这个社会不是只由年轻人组成的,服务机构也不都是为他们而建立的,中老年人和儿童也应该获得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屹立不倒
老字号能够屹立多年不倒,其原因也从来不在于求全,而在于传统和特色的继承与发展。让所有顾客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不为非议所动地坚持下去,这才是科学的经营之道。在选择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老字号不妨更加“骄傲”一点,甚至是“自负”一点。因为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老字号历经多年形成的传统和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和感情优势,这是那些只盯着年轻化市场的新兴店铺所不能比拟的,具有绝对优势。老字号在自省的同时也要充分自信,面对质疑坚持立场,方能让老字号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