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丹桂是木犀科木犀属的常绿乔木,朱砂丹桂丛生状;树皮浅灰色,皮孔较少,菱形。树冠近圆球形或长圆形,长势较旺盛;叶片革质,长椭圆状,叶面较皱、粗糙,略有光泽,向内凹陷而呈宽“V”形;花朵较繁密,花色初花期橙黄色,盛花期转橙红色,极为艳丽,香气较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丹桂的一种变种,因花色较深,被称为“朱砂丹桂”。
‘
朱砂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桂花品种,宋代即有栽培,繁衍至今。
据宋代陈郁撰写的《话腴》一书记载:“象山士子史本,有木犀忽变红色、异香,因接本献阙下,高宗雅爱之,画为扇面,仍制诗以赐从臣……自是四方争传其本,岁接数百,史氏由此昌焉……”本引文说明宋代高宗皇帝,爱好桂花;有人用
嫁接法改良
丹桂品种花色,献帝争宠,从而为往昔‘
朱砂桂’的诞生与今日此品种的繁衍,创造力有利条件。丹桂的一种变种,因花色较深,被称为“朱砂丹桂”。
常绿乔木,树冠圆球形,紧密度中等。树皮浅灰色,比较平滑,皮孔稀疏,形状、大小不等。标准株分枝力平均2.5个,春梢平均长度为6.9cm,节数平均5.0节/梢;腋芽数平均22.5枚/梢,每节单侧3芽及3芽以上叠生率占49.1 %。
叶身绿色,硬革质,有光泽;长椭圆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叶长6.0~12.0cm,平均9.1cm,叶宽2.3~4.7cm,平均3.2cm,长宽比约2.9;叶面较皱、粗糙,略有光泽,向内凹陷而呈宽“V”形;
叶缘微波曲、反卷;全缘,偶先端有疏齿;侧脉8~10对,较整齐,网脉两面明显;叶尖钝尖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叶柄平均长0.9cm。
花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圆形,微内扣;花朵较繁密,花色初花期橙黄色,盛花期转橙红色,极为艳丽,香气较淡。国际色卡编号为28B(中橙红色);花味淡,与其他秋桂类品种香味有明显区别。
朱砂丹桂产于南岭以北至秦岭、淮河流域以南的广大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现中国四川、云南、两广、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均有野生分布。繁殖方式以播种、压条、嫁接和托插繁殖。
‘
朱砂桂’
花梗较短,开花比较集中。根据花期
物候观察:铃梗期至香眼期,花色橙黄;初花期花色红橙;盛花期则转为橙红色,花色极艳丽,观赏价值很高,深受群众欢迎。由于‘朱砂桂’喜阳不耐阴,在种植或配景时,多用
孤植的手法,在公园或一些绿地景观中作为主景树加以引种。也可种于开阔草地,或种于亭台楼阁旁,配以假山、湖石及
花灌木,不宜
群植。
‘
朱砂桂’常用嫁接育苗,砧木多用
小叶女贞。因砧木不够亲和,成年树常会发生长势衰退甚至死苗现象。可用桂花本砧嫁接来改善砧本间亲和性,也可努力提高
扦插成活率,改用
扦插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