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肉的习惯,汉人和有些少数民族也有不同,少数民族只吃羊肉,把
羊下水全扔了。而汉人吃完羊肉之后,还把
羊头、
羊蹄、
羊心、
羊肝、
羊肺、
羊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因为里边杂七杂八应有尽有,故称羊杂。羊杂汤里面掺些土豆粉条,有荤有素,油而不腻,质醇味美,捞出锅来热气腾腾,香气袭人,吃起来味道鲜美,具有明显的驱寒、暖胃、舒身等功能,是一味较好的食疗保健食品。
羊杂简介
山西省
大同羊杂即羊下水,是以羊的头、蹄、心、肝、肠、肺、血等原料烹调制成的地方小吃,亦称羊杂烩汤。羊杂烩汤里加山药粉条,煮好后,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令人垂延欲滴,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
到大同以后,必须品尝一碗又辣又香的羊杂粉汤,方不虚此行。
羊杂做法
用料
羊血鲜.土豆粉.五香料.葱.姜.香菜末.胡麻油
油辣子盐
做法
将羊杂洗净、猪血切块备用
锅中烧热油,把五香料放入炸香,取出香料
将葱姜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放入羊杂炒香,加入少许油辣子翻炒后放入足量的清水
大火烧开后放入猪血及土豆粉煮10分钟,出锅前撒适量盐即可。香菜出锅后放
小贴士
1、用炸过五香料的油炒羊杂味道会更香,不要省略此步骤
2、如果没有土豆粉的话用面条也可以代替,但口感和汤色都会差很多。
3、如有条件用羊尾油烹炒成品会更香。
传说
羊杂割起源于大同。据说大同人吃羊杂始于元朝,“杂割”一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
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发现其味甚美。遂敬献太后品尝。太后吃罢,浑身大汗淋漓,顿觉神清气爽,就此病愈,当即赐名“羊杂割”。
起源历史
《宋书》载,一个叫修之的人擅烹羊杂割汤,献给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赞为绝味,封修之以太令官,直到光禄大夫、南郡公。这事发生在平城,也就是发生在咱们
大同。
大同最早的羊杂肯定不是现在这样的,不会有粉条之类的东西,因为土豆进入中国也只是百余年的历史,可见当时的羊杂就是我们所说的纯羊杂,其包括羊心、羊肝、羊肺、羊肚、羊肠等杂碎,而其味则更纯,调料主要以油、盐、葱、姜、蒜、胡椒为主,当时大同地区没有辣椒种植的记载,其辣估计是来自胡椒的香辣。
据经历过民国的老年人讲,他们记忆中的羊杂,是要加白菜之类的东西的,这样的羊杂不腻,而且还能冲淡羊膻味,只是到了解放后,大同的羊杂开始加粉条之类的东西,做法简单了许多,一道极为精致的下酒菜沦为了主食,加上粉的羊杂已经失去了羊杂的美味,今天看来真是一种遗憾。
独特性
在大同的传统食品中,羊杂可谓最为古老,可以这样说,大同是羊杂产生发展的源头之一,它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大同人们的生活。大同地处塞外,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半
游牧民族地区,因而就有大量的羊下水,这是做羊杂的必备的条件,另一个条件是这里必须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之地,因为有些民族是不食这些东西的,这会遭到民族间的歧视,只有在多民族的融合之地才能产生羊杂这一食品。
吃法分类
羊杂在大同也是分得好几种吃法,有全羊杂,就是通常讲得北路羊杂割,一般是一锅都是羊下水(内脏)加有辣椒,油料等配料做成。还有由羊血和
大同特有的粉条组成的,还有就是全羊杂里加粉条的。一般在大同羊杂作为早饭和晚饭的居多,在街边地摊,喝上一碗辣油汤的羊杂,既驱寒,又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