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围山镇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下辖镇
大围山镇,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地处浏阳市东部,东邻江西省铜鼓县温泉镇,南连张坊镇,西界达浒镇,北接平江县,距浏阳市人民政府55千米,区域总面积401.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大围山镇户籍人口为27549人。
建置沿革
远在新石器时期,现大围山镇境域就有人类居住。
三国时期,属吴国。
1950年,大围山地区划属浏阳县第三区。
1956年,属东门乡、三星乡。
1958年,为大围山公社。
1961年,大围山公社改为东门公社。
1983年,置东门乡。
1994年,建东门镇。
1995年,大围山乡、东门镇和中岳乡合并建大围山镇。
2006年3月,白沙乡并入大围山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7年,大围山镇下辖1个社区东兴社区,田心桥、永幸、花门、下泥坞、笕坑、探花、欧家槽、青兰、陈谷、上泥坞、都佳、鲁家湾、浆坑、石坳、长田、长鳌江、楚东、三无桥、越级、金民、中岳、祥元、金钟桥、同幸、杨家坪、灌源、中塅、下毛田、赵湾29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下辖白沙、东兴2个社区,泥坞、永幸、田心桥、三元桥、都佳、楚东、长鳌江、中岳、鲁家湾、同幸、中圾、金钟桥、北麓园、上坪、浏河源15个行政村;下设42个居民小组、358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大围山镇下辖12个行政村:中岳村、同幸村、中塅村、金钟桥村、楚东村、田心桥村、上坪村、浏河源村、北麓园村、大围山村、白沙村、东门村,镇人民政府驻东门集镇复兴路3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围山镇地处浏阳市东部,东邻江西省铜鼓县温泉镇,南连张坊镇,西界达浒镇,北接平江县,距浏阳市人民政府55千米,区域总面积40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围山镇境内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形成多类地貌;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浏阳最高峰。
气候
大围山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水文
大围山镇境内河道属浏阳河的源头,发源于白沙境内的大溪河流长16千米,大溪河蜿蜒曲折贯穿境内,接纳大小支流18条,形成浏阳河上游。
自然灾害
大围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寒潮、暴雨、冰雹、冰冻等。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95年6月23日,连续暴雨达9个小时,降雨300多毫米,大围山镇5345户有4810户受灾,死亡7人,重伤15人;泥石流冲毁的稻田88公顷无法恢复,倒塌房屋820栋,淹死牲畜120头,冲毁河坝48座、山塘45口、河堤15100米、水圳13790米,冲走木材300多立方米,公路塌方580处。
自然资源
大围山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钨、锑、金等;蕴含可发电量5500千瓦时。2011年,大围山镇有耕地22375亩,人均0.8亩;林地47.2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总人口有2735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37人,城镇化率8.9%;另有流动人口284人。总人口中,男性14218人,占52%;女性13133人,占48%;14岁以下4190人,占15.3%;15—64岁20271人,占74.1%;65岁以上2890人,占10.6%。2011年,大围山镇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3.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人。
截至2017年末,大围山镇常住人口为25696人。
截至2018年末,大围山镇户籍人口为28275人。
截至2019年末,大围山镇户籍人口为27549人。
经济
综述
2005年,大围山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37亿元,完成企业总产值2.75亿元。
2011年,大围山镇财政总收入1000.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7.7万元。
截至2018年末,大围山镇有工业企业125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截至2019年末,大围山镇有工业企业63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农业
大围山镇农业形成了以烤烟、水果、蜂蜜、黑山羊、豆腐、竹木、药材为支柱的优势产业。2005年,大围山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782万元,发展烤烟4339亩,发展水果1.2万亩,养蜂1.5万箱。2005年,大围山镇水果挂果面积7520亩,总产5520吨,总产值985万元。
2011年,大围山镇农业总产值13450万元。大围山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大围山镇生产粮食10664吨,其中水稻10311吨。大围山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大围山镇生猪饲养量13000头,年末存栏7000头;羊饲养量22000只,年末存栏7000只。
工业
大围山镇工业主要以造纸、竹木加工、化工、水力发电、豆制品加工为主。2011年,大围山镇有工业企业62家,职工2375人;工业总产值为8924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0172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有商业网点316户,职工1200人。2011年,大围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6000万元;有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7300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5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8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42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2所,在校生1350人,专任教师5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7人,专任教师3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98%以上。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6个(村民自组),会员192人;剧院1座,座位880个;文化专业户8个;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个,藏书18000册。大围山镇举办过水果节、杜鹃花节、桃花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不定期举行摔跤拔河、举石锁、爬竹竿等群众体育活动。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76户,入户率76.8%。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大围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个;设病床25张,固定资产总值4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8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大围山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578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6%。
社会保障
2011年,大围山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77户,人数124人,支出2.9万元;城市医疗救助590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1人次,共支出645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21户,人数1600人,支出193.9万元,月人均101元,比2010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6.5万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100张,收养农村五保73人;慈善分会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万元,使20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2%。
邮政电信
2011年,大围山镇全年征订报纸、期刊850份(册);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2200户;移动电话用户1500户;有互联网用户728户。
交通
大围山镇有浏东公路贯穿域内东西。2011年,大围山镇村组公路硬化15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大围山镇因境域位于大围山麓而得名。
文物古迹
大围山镇有秋收起义上坪会议旧址、秋收起义东门战役阵地遗址、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驻地锦绶堂、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楚东山大屋、共青团湘鄂赣特区第一次团代会旧址枫林大屋等古迹;考古学家曾在大围山发现商周文化遗址1处、龙山文化遗址3处;从楚东村新田坳、金钟桥村金钟组、朱家坪、中岳村等地遗址中出土了石斧、石凿、石箭簇、穿孔石马片、印纹硬陶等文物。
大围山镇境内有明初由地方绅士鲁荣业捐资修建的跳石桥;有清同治年间(1862年至1875年)修建的青兰桥,清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修建的长鳌江桥,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修建的田心桥、永幸桥。
大围山镇有东门李祠、东门袁祠、东门涂祠、东门曾祠、上车季祠、鹅颈李祠、夏造冲吴祠、鲇鱼坪何祠、枧坑何祠、枫树夏陈祠、南冲张祠、赵湾刘祠、鱼头鱼祠、长鳌江廖祠、高漕邓祠、铜湾郑祠等祠堂。
清代民居锦绶堂,坐落东门近郊漾水湾,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孀妇涂刘氏所建。该房屋为三进五开间,左右各列两厢房,外设围墙,内建雕梁画栋两层楼房百余间,有天井19个。
另有清代民居楚东山大屋,曾是中共湘鄂赣边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围山书院,总占地面积3039平方米,建筑面积1635平方米,名列浏阳八大书院之一。由谭嗣同的老师、维新派名儒涂启先带头捐资、捐地并主持修建。书院建筑为青砖、石柱、木梁结构,沿中轴线五单元对称排列。有春满堂、大成殿、嘉惠祠等,前后天井4个。
风景名胜
大围山镇境内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浏阳东北部湘赣交界处,距浏阳城区67千米,距省会长沙市99千米,园区总面积42平方千米,分为六大景区121个旅游景点。公园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国营大围山林场,1992年被批准建设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8月1日开园。
荣誉称号
2015年,大围山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20年7月,大围山镇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2 19:21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