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大奏鼓),流行于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大奏鼓原名“车鼓亭”,是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一带流行的一种渔村传统舞蹈。福建《惠安县志》和《琅轩陈氏宗谱》记载,箬山陈姓为17世纪中叶由惠安迁入,大奏鼓(当时叫“大典鼓”)亦随之带入,距今有360余年历史。
在民间传说中,箬山人的祖先还居住在福建惠安时,大奏鼓是女人们演的。移民之后,风俗发生了变化,浙江本地一般不允许女人抛头露面,舞者才替换成了男人。
舞蹈特色
妆容服饰
男扮女装是大奏鼓表演的独特之处。演出过程中,男演员脸部以重彩化妆,头戴羊角状装饰和大耳环,赤脚扮成“渔婆”,边走边扭。化妆很简单,用牙粉加水涂于脸上,再用红纸在两脸颊印上鸡蛋大小的红圈。最初的服装为闽南惠安女子打扮,老式大襟便服,花布衫,头饰用布条、纱巾,装上羊角尖发簪,两耳挂大耳环,赤脚套脚环。后改成上穿深蓝色斜襟短袄,下穿橘黄色大口裤,衣衫边角绣上橘红色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黑色羊角帽,两耳挂金花、戴耳环,赤脚板,套上手镯脚镯。打鼓者为男装,对襟短袄,头扎红布条。
队形舞步
大奏鼓最初由八九人表演,后来发展到数十人,最多时可达60人。大奏鼓基本动作是扭腰、甩胯、摇头,有扭腰打垮、马蹲跃步、摆浪步、颤肩四方步、小踏步等舞步,队形变化十分丰富,常用的队形图案包括“一箭绕八”、“双箭翻浪”、“半月绕八字”、“滚浪翻花”、“龙门阵”等。大奏鼓有场地表演和行进表演两种形式。在游行表演时,由于场地囿于镇子里相对狭窄的街巷,其表演队形较为简单,若是围观群众人数过多需要开道,木鱼演奏者则可走到队伍最前部;而在固定场地表演时(如舞台、千年曙光园、广场、海滩等),因场地较大,一般采用较为复杂多变的传统几何队形:传统的有十门阵、圆形阵、方形阵、三角阵、倒三角阵、双剑门阵、元宝阵等。
音乐特点
乐器
大奏鼓的乐器主要有大鼓、木鱼、铜钟锣、唢呐、大小钹、大小铴锣。主奏乐器为大鼓,对大奏鼓乐队的其他所有乐器包括唢呐、木鱼、铜钟锣、大小钹、大小铴锣起引领和指挥作用。大奏鼓的节奏型主要有两种:平鼓和转鼓,这两种节奏型在演奏过程中交替进行。在演奏中,鼓的速度和力度不发生变化,其余乐器的演奏者可自由发挥,即为平鼓;通过鼓和木鱼的配合或鼓点速度力度的变化,来指示引导唢呐进入另一固定曲调,奏出大奏鼓的标志性旋律者,即为转鼓。平鼓主要是用来烘托喜庆的气氛,而转鼓则旨在突出大奏鼓的戏剧性与功能性。
曲调与节奏
大奏鼓的旋律随鼓点的变化而变化,唢呐根据大鼓节奏的变化吹奏相应的旋律,主要有“哏噔敲”、“呛高啷”(闽南语音译)等。大奏鼓原有四套旋律:狮子锣鼓、大典鼓、“哏噔敲”、“隆冬吭”。其中的“隆冬吭”节奏相对较慢,突出铜钟锣悠长的余音。四套旋律与节奏,使得乐曲多变,富有活力与弹性。而在现代大奏鼓中,旋律几乎只余“隆冬吭”,节奏便显得过于单一了。大奏鼓的音乐节奏欢快鲜明,旋律诙谐浅显,相似的音乐素材反复出现,乐句不是很规整,风格较为自由,总体为B清乐羽调式,最后22个小节落在D清乐宫调式上。
传承保护
传承人物
陈德福,男,1942年9月生,石塘镇里箬村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浙江省温岭市。
保护措施
1979年初,为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收集整理工作,里箬村庄道春、陈祥丰、陈其鸿、陈德福、陈其坤等人,重新跳起已消失近20年的大典鼓,参与挖掘整理,并改名“大奏鼓”上报。
1990年,大奏鼓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并拍成影片《渔村小叙》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
2005年, 箬山成立了由18位渔家女组成的“ 女子大奏鼓”。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子组建“文化鼓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参观采访、问卷调查、查阅档案、亲身体验等对大奏鼓进行了解,并拍摄制作出记录片和宣传手稿。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温岭市文化馆获得“大奏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9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建议公示,温岭市文化馆保护的鼓舞(大奏鼓)项目合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鼓舞(大奏鼓)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温岭市石塘镇里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94年年3月,温岭撤县设市庆典仪式上,60人参与表演大奏鼓舞蹈。
2015年,台州云商会代表团参加“2015跨境B2B生态大会”,表演中国渔村第一舞“大鼓舞”。
2016年,石塘镇举办非遗“大奏鼓”免费培训班,在石塘中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