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遗址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区临桂镇临二塘村委小太平村下岩门山北麓,面积约300平方米,是一处史前洞穴文化遗址。
历史沿革
大岩遗址,发现于1999年。
2000年、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大岩遗址A洞进行了两次主动发掘,发掘面积合计92平方米。
遗址特点
大岩遗址是一处史前洞穴文化遗址,由A、B两洞组成。A洞位于东侧,B洞位于西侧,两洞洞口相邻,均朝向正北。下岩门山为一石灰岩孤峰,其东侧有一条小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在A洞前形成一个大水塘,然后南折流入B洞东侧,并成为地下暗河。A洞洞口宽15~20米,进深8~10米,洞底有两个小洞与B洞相通,洞口高出附近地面约4米。洞内及洞外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生堆积,现存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堆积最厚处达2.3米。B洞堆积主要分布在洞口西侧,距河水水面约1米,残存面积仅约15平方米。
考古人员发掘到墓葬所在地,采用仰身和侧身屈肢葬的方式埋葬死去的亲人,并且在头部及肢骨处压放数件未经加工的石块。
文物遗存
综述
大岩遗址出土的文物以陶器碎片为主。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制作技艺相对成熟的圜底陶器,年代距今约10000多年。其中,一些陶器内外都有绳子的纹路,估计制作年代在约10000~11000年前。
文化时期
第一期为灰黄色粘土堆积,并夹杂少量碎螺。
第二期是以螺壳为主要包含物的堆积,砾石打制石器仍占较大比重,新出现磨制骨锥、穿孔蚌器以及两件烧制的陶土块等。
第三期堆积仍以螺壳为主,出土物包括砾石打制石器、骨器、蚌器及陶器等文化遗物以及较多的水陆生动物遗骸。
第三期堆积以螺壳为主,出土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数量较少。
第五期仍为含螺壳的堆积,但地层中螺壳数量较少,出土物抱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
第六期为棕红色粘土堆积,仅分布在洞口一带,出土遗物较少,仅见陶器和石器两种。
研究价值
大岩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实物填补了桂北地区陶器起源的空白点。大岩遗址出土的估计制作年代在约10000~11000年前的陶片,使桂林陶器发展的序列得以补充完整。
通过对大岩洞穴功能区划分的了解,也解答了甑皮岩遗址研究过程中一些没能解决的谜团。甑皮岩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政策上不允许研究人员继续大范围开挖。在加强保护的同时,研究人员很难了解生活在甑皮岩中的古人类使用洞穴时怎样对空间进行布局。“洞穴中哪些地方有什么专门用途?”研究人员只能借鉴同类型遗址的考古研究结果或史料进行解答。2000年,大岩遗址的西侧发现了古人类的墓葬区,但没有找到生活区。考古人员找到了一些用火的痕迹,却没有找到灰坑(即古人类开挖后用于丢废品、垃圾的坑)以及灶台等生活遗存。结合两次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同一时期的文化层中,既找到了墓葬所在地,也找到了生活痕迹,用最直接的考古证据印证了古人类“生死同穴”的情况。
大岩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构筑了桂北古代文化发展的序列并填补了以往研究不足而留下来的文化缺环。通过对遗址的科研可以揭示桂北古代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面貌,并将揭示桂北地区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直至夏商时期的文化发展序列,展示了古代文化与古代文明。大岩遗址成为桂北古文化的一个标尺,学术研究价值重大。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大岩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区临桂镇临二塘村委小太平村下岩门山北麓。
交通信息
自驾: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区临桂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大岩遗址,路程约12千米,用时约28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0: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