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阳戏,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起源
张家界阳戏起源于明末清初,悠久的巴楚文化艺术和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歌舞,以及湘鄂渝黔边区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张家界阳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张家界阳戏发祥于永定十三都,即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子垭镇犀牛潭一带,当时还没形成一个剧种,只是民间的草台戏,也就是由民间音乐组合起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张家界阳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戏剧体系,有较为固定的唱腔,有激情悲愤、先声夺人的导板,长吁抒事的正宫,欢快轻松的悦调,滑稽诙谐的金钱调等十余种。阳戏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种“阳春”的人(指农民)演的戏,称为“阳戏”;二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称“阴戏”,阳戏显然也有还傩愿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之为“阳戏”。最初傩戏是乡民们为驱鬼除疫,祈福纳吉而演出,有神圣的请神仪式,仪式后有戏剧故事演出,以后日渐向世俗化发展,祈福敬神娱神的目的性逐渐削弱,娱人自娱的功能渐渐加强,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宗教迷信色彩。阳戏就是在这种傩仪、傩祭、傩愿戏乃至民歌的演绎中不断进化脱颖而出,至清朝中叶臻于成熟,生旦净末丑行行齐备,音乐唱腔、表演程式、化妆、道具等已达到戏剧要素之所需。
清康熙年间
阳戏的孕育与形成。大庸土家族阳戏创始人为覃玉龙、覃玉凤兄弟。相传覃氏兄弟喜唱花灯,于康熙年间外出挑盐,兄弟二人在挑盐途中常以演唱花灯解乏,路人颇爱听闻,问其所唱何调,答日:“阳戏也!”自此便有了阳戏,其主要传人有覃楷之、覃必之等,主要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
清乾隆中、后期至20世纪20年代
阳戏的独立发展、成熟。覃保元之父(名讳及生卒年月不详)阳戏著名生角,兼工丑行,阳戏第四代主要传人,“覃家堂子”第二任堂主。于民国元年(1912)率班至湖南桑植、龙山,湖北鹤峰、咸丰、来凤等地演出达四、五年,影响遍及湘鄂土家族地区,对推动阳戏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至今
阳戏的完善、繁荣时期。杜从善(1853—1931)覃氏嫡甥,阳戏第五代重要传人,亦是阳戏完善、繁荣时期的领军人物,后辈称其为“一代阳戏宗师”。他借鉴汉剧的打击乐并融本土花灯、丝弦戏、傩愿腔和民歌音乐于阳戏之中,采用“本带边”即真假嗓结合的唱法,使阳戏初步形成了“金线吊葫芦”的独特唱腔风格。阳戏传承谱系自他趋于完善。
文化特征
唱腔
张家界阳戏的唱词以张家界方言为主,它的特点是平仄音分明,儿化韵较多,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俱备。阳戏的唱腔属民歌体结构,主要有十八调,其中又分正调和小调。正调以正宫调为主,另有蛤蟆赶钓、金钱调、小丑调、阴调、慈悲调、北河调等。男女不分腔,已形成导板、滚板、散板、叫喊、哀子、一流、二流、三流、流水等板式变化,其特点是“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小调的演唱方法大部分保留原始民歌的特点,常用的有男磨子歌、女磨子歌、藓草歌、香灯调、梁山调、观花调、算命调、猜猜调、十打、唱古人、二十八宿、大四平三流等。
正调
正调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是正宫调的板式变化。正宫一流为十字句或七字句单句式,一句唱词分为上下两腔句演唱;正宫二流、正宫三流均为夹句式,或十字句七字句。
第二是词的尾部“转音换辙”。为了假嗓演唱的需要,无论是唱词在任何韵辙上,词句尾部必须转换到直喉韵的“发花辙”上,其方法是加“啊”、“呀”、“哪”之类的叹词。
第三是“金线吊葫芦”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其用嗓分为“夹咙”和“窄咙”两类。“金线吊葫芦”的唱腔是张家界阳戏区别于其他的地方阳戏的关键所在,它是由民间山歌演变而成,是土家人把山歌号子和地方戏剧相融合的一种独特唱腔,声音极具穿透力,演唱时真假嗓相结合,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在中华戏剧中绝无仅有。
题材
阳戏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演出的题材大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道德的戏:家长俚短,为人处世,行善积德,惩恶扬善等思想宣传。其法育、德育的社会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所起到的引导教化作用和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充满着十分浓厚的生活与乡土气息。
代表剧目
张家界阳戏的传统戏有100多出,代表剧目有《桃花装疯》、《白罗裙》、《劈山救母》、《生死牌》等。新编古装戏《桃花装疯》,丝弦戏《秋江》,傩愿戏《观花》及创作新剧目《上高炉上·红旗飘》等。
主要流派
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阳戏可以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艺术流派。历史上,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麻阳、怀化、芷江、黔阳、会同、新晃、溆浦以及贵州的松桃、铜仁、玉屏、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市、北路阳戏则流行于沅陵、古丈、永顺、大庸、桑植、龙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鹤峰、来凤,重庆的酉阳、秀山等县市。阳戏还曾经以县定名,按照流行的县市名称,称为大庸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黔阳阳戏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张家界阳戏承载着土家族文化基因,体现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对阳戏欣赏和理解,可以最大程度的领略地方民间文化精华,把握地方文脉。对阳戏的研究,不仅能对研究张家界乃至湘西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习俗爱好、生产生活,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变迁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后的戏剧、戏曲、民族音乐创作、科研、表演、教学等方面的实践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张家界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传承现状
社会的变革,使张家界阳戏面临消亡危险,如有“湘西梅兰芳”之美称的丁祖雪等一些阳戏名家的优秀剧目和优美唱腔濒临失传,艺术传承后继乏人。
阳戏曾经是张家界引以骄傲的地方文化,也是张家界人最为钟情的一种地方传统剧种,许久以来,这婉转的唱腔,跳跃的鼓点,凄美的旋律,飘舞的水袖,带给张家界人太多的安慰与喜悦,送走张家界人无数绽笑的光。张家界有一句歇后语:“敲着空碗唱阳戏——穷开心”,可见阳戏深人土家族文化生活的骨髓,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虽说如今张家界街头巷尾还时常能见到阳戏的影子,但观众已不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固守在那里的唯有那些听着张家界阳戏长大的老人们。张家界阳戏现在已处于濒危状态,后继乏人的局面,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首先是没有演出场地,原来用于表演的古戏台基本上已经荒废,失去原有功能,虽然这群古戏台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但多数破败不堪,亟待保护。张家界城区原来多家影剧院如今早已改头换面,各乡镇的礼堂、剧院早已陈旧破败,不复存在,几乎没有一处能够提供演出场地,都是临时搭台唱戏,硬件设施丧失殆尽。
老一辈阳戏人早已辞谢舞台,不少名老艺人相继离世,中、青年优秀人才流失惨重。如今年轻人对这一传统艺术没有兴趣,即便有一些喜爱的人士,也因为从事这门艺术传承工作没有可靠的生活保障,而不愿做阳戏传承人。现在就连曾号称“张家界第一团” 的阳戏剧团都面临着解体厄运,阳戏人的温饱和生存都存在严重问题,艺术创作生产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阳戏处于自生自灭的窘境。有“湘西梅兰芳”美称的老艺人丁祖雪及李银国、郑菊庄、朱丽珍、吴三洋、田贵明等一批名艺人的精湛的技艺、精彩的唱腔和表演,都没有合适的传承人,将濒临失传。
传承人物
朱丽珍,女,土家族。2008年2月15日,朱丽珍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申报。项目名称:张家界阳戏。
保护措施
近年来张家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举办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将戏剧和民歌相融合,大力推出民族化风情旅游资源,挖掘个性化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整理、推出张家界阳戏和张家界气功、桑植民歌等土家族文化品牌,以地方戏剧、音乐艺术为代表的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项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张家界市永定区文化馆获得张家界阳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张家界阳戏”项目保护单位张家界市永定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4年春节,武陵源开展“春节阳戏下乡”活动,自正月初一起,该区阳戏剧团已在区政府大院、宝峰路、喻家嘴、吴家峪等社区演出12场,接待观众3000多人。演出的节目既有《杨家将》、《薛仁贵》、《宝莲灯》、《四下河南》、《陈世美不认前妻》、《
三女拜寿》等传统阳戏节目,也有《家和万事兴》等宣传尊老爱幼、计划生育和贪污腐化危害性的现代戏曲节目。
2019年2月15日,永定区政府广场上,锣鼓铿锵,腔韵流转,阳戏展演周拉开帷幕。现场,大型古装阳戏《春江女人》、《墙头记》、《六尺巷》、《阳戏折子戏专场》等戏剧轮番上演。
参考资料
张家界阳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