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往圩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往圩文化遗址——距今已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嘉善县文化馆考古组首先发现。
地理位置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北约1.5公里处的莲花泾自然村。地处江浙沪三地交界处。
遗址概况
发掘过程
“考古新发现——嘉善掘出了史前文化遗址!”这一令人怦然心动的消息,使人们的目光“唰——”地聚焦在姚庄镇北那个小小的村落。最早见于报端的有关“大往圩遗址”考古发现的报道,是一条不足200字的短讯:
在姚庄镇北约1.5公里处的莲花泾自然村,发掘的距今5000多年的大往圩遗址,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是嘉善县文化馆考古组首先发现的…… (1990年3月3日《嘉兴日报》)
而正是它,首次向受众披露了这一震撼人心的事件。
嘉善的确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在这以前这个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县份,已相继发现过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
人们曾在魏塘镇台基村的独圩,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堆积和印纹陶时期堆积。灰坑内出土了陶片、石凿等物器,还发现了牛、猪和鹿等动物骨殖;在小横港遗址出土了猪鼻形支座、牛鼻式器耳等印纹陶片以及砺石、石镞等石器,还发现了原始青瓷器。
西塘农民在镇北新港村黄荡南滩,清理鱼塘时发现了一口原木古井(新石器时期)。这口罕见的木井,构造很奇特:
用相当原始的办法,将一段很长很粗的树干对剖、挖空(据考:木井内壁发现用火焚烧和石器镂、刮过的痕迹),并在其“腰身”凿出两个榫,然后再将两个半爿重新连接,形成一个内径约为50厘米的圆管。
根据残余地下的约1米长的井管推测:这口井的井深应当在1.5米至2米之间。考古人员还发现:井底居然有一层蚌壳铺底,在此还掘出了黑陶单把罐、陶尊(良渚文化)和鬲足残片。(《嘉善的考古发现》)
人们还在丁栅镇的张安村遗址发现了石矛、石镞、双面刃破土器等石器和青铜镞,以及一些原始瓷器的碎片……
而“大往圩遗址”与上述几个古遗址不同的是:这个面积为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110厘米的古遗址,内涵丰富,出土的文物有崧泽时期的瓦形鼎足,良渚时期的段形石罾、鱼鳍形鼎足和古吴越时期的鸭形??等一大批石器、陶器、玉器残片和稻谷等。在其底层还发现了一些属于马家浜文化的遗存。
那么,这个被称为“嘉善河姆渡”的古村落遗址,究竟是谁发现的?是怎样发现的?
事情还得从全市开展的文物普查(1982年)说起。那年3月,时任县文化馆文物组负责人的朱瑞明,与嘉兴市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陆耀华、姚庄乡文化站长朱殷治(现任县博物馆馆长)一起下村,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工作。
那一天,三个人途经莲花泾村南的 “新景港”,在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旁,与远古时期的一个“原始村落”遭遇了。
这条河开凿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它东起浙江与上海的界河,西至姚庄与干窑、西塘交界的和尚塘,横贯姚庄镇域中部,全长4.8公里。而莲花泾村西侧的大往圩,正好处在这条人工河的中段,河道将原先圩上的上百亩田划成两个半爿。
三个人正沿河岸走得好好的,忽然老朱停下了脚步,然后跳下了河滩,在岸边掰了根树枝,对着河岸断面上露头的“黑灰色土层”来回捣鼓。小陆与小朱见状,也随之下了河滩。“这是一个灰坑(即文化层)!”老朱双眼发亮,兴奋不已,“你们看——这里有那么多的陶片,极有可能是一处古村落遗址!”于是,三个人在河边用手细细挖掘。
周围农民见他们蹲在那里搜索半天了,便过来看个究竟,见旁边的那堆陶器碎片笑了,说还以为掘着了一个窖藏。有村民说,这种东西河港里多得不得了,过去罱河泥时经常捡得到。
老朱高兴地对小陆与小朱说,“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位平时不善言辞,甚至于有点口讷的典型知识分子,一下子像诗人一样激情奔涌:“嘉善可以为‘大往圩’的发现,而感到骄傲!”
是的,就是他——这个专攻古生物的大学生,凭着曾在大西北从事考古挖掘的丰富经验,在人们每天走过,但又熟视无睹的河边断层间,发现了我们嘉善先人生活过的那片土地,找到了嘉善那条历史长河的源头之水。
“大往圩遗址”的发现,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进行勘探。同年,大往圩遗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月,省考古所在当地县、镇两级的大力配合下,对大往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挖掘。选址于新景港北岸的挖掘现场,位于钱家浜与莲花泾两个自然村之间。当时钱家浜村有20多位农民,参加了这一为期20天的古遗址挖掘工作。
1991年11月,村里组织较大规模的冬修水利工程。在遗址附近取土筑坝时,又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文物。省考古所闻讯后,再次下村组织抢救性发掘。第二次挖掘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先后持续了10余天。
大往圩的两次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比较珍贵的有:属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石犁、早期几何印纹陶时代(马桥时期)的泥质灰陶豆和印纹硬陶鸭形尊等。
在“大往圩遗址”两次发掘后,附近村民又在筑路、开挖鱼塘时,零星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期的实物,如在原挖掘现场西北侧约30至40米的地方开鱼塘时,发现了汉代陶井群,其陶质井栏形状如粪桶,口径为80厘米。
后来有传闻,说莲花泾村港南出土石斧,其刃十分锋利,居然“还能派‘斩肉’用场!”。为此,笔者曾作过调查:事实上,出土的东西不是“斧头”,是“犁头”(只是因为部分残缺,有点像“斧头”而已)!这是目击者缺乏考古知识之故,而“能斩猪肘”云云,显然是夸张之说。
笔者曾亲眼目睹过这里出土的石犁,其犁头呈三角形、两面刃,形状酷似近代的铁犁,如果说装上木扶把,可直接用于犁田。这些石器设计之科学,制作之精良,确实令人惊叹!
遗址特色
遗址是在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由于中部新开约30余米宽的河道,破坏严重。从河岸断面上看,文化层较厚,约110厘米,呈黑灰色土,能分上下层,陶片极为丰富。采集的陶片有丁字形鼎足、鱼鳍形鼎足、绳纹圆锥形鼎足、罐、圈足盆、盘、碗、钵等,石器有石凿、单面刃带孔残石刀、双面刃破土器,还有原始青瓷片、青铜镞等。1985年1月,省考古所在遗址上挖掘4个探方和2条探沟,挖掘面积14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和器物,有凹底罐、豆、陶拍、三足器、鱼鳍形鼎足等,含有崧泽、良渚、古吴越三个时期的文化。这一发现对研究嘉兴地区原始社会末期古吴越时期文化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8年,省人民政府公布大往圩遗址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往圩不仅是姚庄之根,而且也是嘉善之根,是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首先,它的发现支持了“长江流域也有灿烂的史前文化,黄河、长江同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母亲河”的观点。嘉善大往圩遗址的发现和挖掘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挖掘一样,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仅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 其次,“大往圩遗址”的发现,将现今嘉善一带有人类活动的记载,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同时,也为研究我国长江流域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嘉禾地区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查现有较为权威的史料,对于嘉善以及嘉善一带历史文化记载不多,而有关上古时期的内容更是寥寥无几。查阅《嘉善县志》(光绪二十三年),有关嘉善一带的人类活动的文字记载片言只语,且只能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夏朝为止。 解放前,有位专攻古地理的学者(丁文江)曾根据江苏、浙江各县成立的先后推断: 从江苏东台经太仓到浙江嘉善一线以东的县分,都是公元五世纪以后设立的,因而就认为这条线以东的地方在五世纪时还是海面……(《上海地理浅话》P14) 而“大往圩遗址”的考古发现,雄辩地证明了:5000多年前,嘉善一带已形成了类似于西安的半坡、余姚的河姆渡那样的原始聚落。 第三,“大往圩遗址”的发现,不光为专家、学者研究古代生态环境、地理、地质和农业以及中华文化起源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可为广大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诚如雷洁琼在谈到建造“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意义时所说: 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了解先人在同大自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河姆渡——中华远古文化之光》P146)
遗址文化
有关专家曾下过这样一个结论: 大往圩遗址同时存在崧泽、良渚和古吴越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而且叠压关系清楚,这样的古遗址在整个太湖流域是罕见的。(参见《嘉兴科技报》1990年4月26日)  5000多年前,“嘉善先民”在大往圩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那时候嘉善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人类社会又是如何?这是许多读者所关注的问题。 为了揭开大往圩——这个被称之为嘉善的“河姆渡”的古遗址的神秘面纱,笔者曾多次采访最初发现这一古遗址的几位考古工作者。 考古工作者和学者们对“大往圩”出土的文物和先民生活遗迹作了深入的考查和研究,为我们描述了远古时期“大往圩”原始的自然风貌,以及“最早嘉善人”(暂且这样命名)在大往圩一带生产、生活的情景。 镜头一:一泻千里的长江之水,在奔腾向东的同时,冲刷着两岸陡峭的石壁,吞噬着整个流域的万顷沃野。它每天呼啸着、裹挟着成千上万吨泥沙、巨石,浩浩荡荡地奔向大海,但到了东海之滨,却一反常态——将“背”了成千上万里路的“货物”,全部“卸”在出海口的那一片滩涂上。于是,滩涂慢慢涨大,变成了一块“新生陆地”——也就是我们生活着的长江三角洲平原。 而嘉善的“大往圩”,正好处在这块平原的腹地。它的东北角(松江一带)有绵亘数里的天目山余脉——站在高处隐隐约约可看到远处隆起的佘山、天马山、辰山、横山和小昆山等九座山峰;南面是一望无垠的蔚蓝色的海湾(杭州湾)。天海相连的那一抹青黛,是岸边的礁岩;西北部是一大片水泽,偶尔有几处高阜。 曾有人写过一篇小品文,对这一时期嘉善一带的生态环境,作过这样的描述: 这里曾是一片海洋,逐渐冲积成平原。那时候这个地方,河荡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年复一年地生长,鱼虾、水鸟等动物竞相繁殖;陆地上既有茂盛的草,又有大片树林,一群群野鹿在那里悠闲自在地生活……(熊朝长《嘉善沧桑》) 镜头二:“大往圩”——这是一片在方圆数十里湖荡和沼泽地中突起的高地。如果要迁移到圩上,只有三种办法:一是必须在冬天。那时候冬季这里边的都结冰,而且很厚很厚,草丛间的小溪、河流,几乎都是“连底冻”的;二是爬在砍倒的树干上,顺水漂流而来;三是像“两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那样“柱一根树枝,一步一拐”地涉水过来。 那时候,这里属于“蛮荒之地”,除了飞禽走兽外,很少有人光顾。而滔滔的洪水却是这儿的“常客”,它几乎每年来一次,而每次都是从天目山那边过来,扫过西面的沼泽、湖荡,然后抵达这片洼地,而且总要在这里渚留好久——因为出海的通道,仅仅是几条弯弯曲曲的河道。 有时候海啸,也会导致南面的海水倒灌,从而使“大往圩”真正成为水泽中的孤洲。 镜头三:丰富的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而劳动和制造工具,则是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的根本性区别。“大往圩遗址”出土的稻谷和两面刃石犁,足以证明嘉善先人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稻作生产。而这里成片成畦的稻田和茅舍四周的瓜棚豆架,自然有别于嘉禾其他地方“野稻自生”的原始状态。 同时,我们从发现的石斧、石箭和网坠,还可以想象出嘉善先人的渔猎生活。而大量发现的钵、盘、豆、杯和??等饮食陶器以及盆、罐等储藏器,则说明当时嘉善先人饮用的食品已十分丰富。“大往圩人”用钵盛放米饭,而盘、豆是用来盛放其他副食的。??和杯则很可能是先人们饮酒的器皿。因为河姆渡古遗址也发现过数量极少的类似这样的陶??,曾有研究资料对陶??作过这样的推测: 说它是盛酒的酒器,因为一些陶??的内底上发现了乳白色的沉淀物,估计是酒糟一类的物质。(《河姆渡——中华远古文化之光》P40) 当然,这些大胆的假设,还须让在地下沉睡了5000多年的实物来证明。 而关于大往圩同时存在崧泽、良渚和古吴越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及其三个文化层构成的叠压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以考古资料为依据,结合人类发展史作出以下的推断: 崧泽时期:距今大约5000多年。当某一原始人群从远方迁徙而来,在长江口的那块冲积平原上停下了脚步;他们被这里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的绿洲吸引住了,经过一番考察后,那位领头的长者指着水泽中隆起的一块灌木丛生的高地,说:“好!——就在桃花林旁边住下来吧!”于是,后来被称之谓“大往圩”的这一片水草丰盛,而且长着成片野桃树地方,便升起了袅袅炊烟…… 而那时期,在与嘉善“大往圩”相距大约30多公里的青浦“崧泽村”,也有原始人群在那儿定居劳动,生息繁衍。这一批后来被称为“最早的上海人”的南方先民,在吴淞江(古称松江)下游的一个水泽旁,开垦了小块稻田。而令人惊叹的是: 他们种植稻米,已懂得按粳、籼先后成熟而分别栽培。(陆定中《上海先民的崧泽村》) “崧泽村”的茅舍村落,也与最早的嘉善人一样聚集于沼泽地带的高阜处。“大往圩人”在这里生活了不知多少年。后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有一年秋后“烧荒” ,不料风助火势酿成大灾,火舌吞没了茅草、树木构建的居室、仓库和村人驯养的牲畜。仓皇出逃的村人,怀着对“火神爷”的无限恐惧,扶老携幼迁居它处。)从此废弃的村墟慢慢地沉入了尘埃,形成了一个文化层——就是所谓的“崧泽时期”的文化层。 良渚时期:距今大约4000多年。上千年过去了。“大往圩人”的后代子孙已形成了许多分支。他们大多仍在这一地区生活。而其中的某一支,由于长期聚族而居人丁兴旺,过度的渔猎、采集,使村墟附近原先丰富的食物资源减少了。于是有些人又在这一带巡视,发现经过了长期休养生息的“大往圩”水丰鱼肥,猪獾成群,重新恢复了曾经有过的优越环境,于是他们再次在这里伐树建房,垦荒种稻定居下来。当然,来的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氏族的后裔。 众所周知,良渚文化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过程的重要文化,其中心在距嘉善大约100多公里处的杭州余杭区良渚镇。而良渚文化“这个时期,处于文明时代的前夜,人类社会正由渔猎向农业生产转变。”(《九百岁的水镇周庄》P27)考古学家、农史学家都这样认为: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农业在技术上精耕细作,土地大量开垦成农田(以石犁出现为标志),因此能容纳更多人的聚落出现了。(《河姆渡——中华远古文化之光》P116) 因而可以推测“大往圩遗址”出土的“双面刃”石犁和稻谷,说明当时嘉善先民的稻作生产,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然而,在远古时期,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疫病和猛兽,时时对嘉善先民构成威胁。先民们有时不得不选择“放弃”,而“背井离乡”,迁移别处。尽管,嘉善先民再次离开“大往圩”的原因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但他们的遗弃物(生活垃圾)却构成了“大往圩遗址”新的文化层——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良渚时期”文化层了。 古吴越时期:距今大约3000多年。那时候,随着沿海地区耕作水平提高,特别是河道的疏浚、人工河的开凿以及农桑生产需要罱泥,使大片大片的湿地变成了良田,物质财富开始积累,人口也随之向海边村墟集聚。正是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大往圩”这块宝地再度被人开垦。 辛勤的汗水孕育了村墟文化,人们在这里养牛种田、舂米酿酒、凿井饮水、捕鱼采药,创造了灿烂的“古吴越”文化。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和古代战争等诸多原因,“大往圩人”在那片野桃与村舍掩映的水泽高阜再次消失了。而 “大往圩遗址”有关古吴越文化的信息,只能从典籍记载和出土的文物中了解点滴。
历史与现实意义
首先,它的发现支持了“长江流域也有灿烂的史前文化,黄河、长江同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母亲河”的观点。嘉善大往圩遗址的发现和挖掘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挖掘一样,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仅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 其次,“大往圩遗址”的发现,将现今嘉善一带有人类活动的记载,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同时,也为研究我国长江流域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嘉禾地区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查现有较为权威的史料,对于嘉善以及嘉善一带历史文化记载不多,而有关上古时期的内容更是寥寥无几。查阅《嘉善县志》(光绪二十三年),有关嘉善一带的人类活动的文字记载片言只语,且只能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夏朝为止。 解放前,有位专攻古地理的学者(丁文江)曾根据江苏、浙江各县成立的先后推断: 从江苏东台经太仓到浙江嘉善一线以东的县分,都是公元五世纪以后设立的,因而就认为这条线以东的地方在五世纪时还是海面……(《上海地理浅话》P14) 而“大往圩遗址”的考古发现,雄辩地证明了:5000多年前,嘉善一带已形成了类似于西安的半坡、余姚的河姆渡那样的原始聚落。 第三,“大往圩遗址”的发现,不光为专家、学者研究古代生态环境、地理、地质和农业以及中华文化起源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可为广大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诚如雷洁琼在谈到建造“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意义时所说: 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了解先人在同大自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河姆渡——中华远古文化之光》P146)
周边旅游景点
浙北桃花岛
在浙江的西北角,有一个与上海、江苏接壤的名镇——姚庄。在那里,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湖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桃花映红了姑娘小伙的脸庞。
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常常感叹姚庄人的幸福生活。该镇举办的一系列拥有地方浓郁特色的节日,不仅表达出了当地人劳动丰收后的喜悦,也让姚庄一年四季洋溢在热闹欢腾之中。“桃花节”、“黄桃节”、“田歌节”和“渔文化节”,贯穿整个年度的这四个节日,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浙北名镇。
“锦雪”黄桃是姚庄的特产,镇委书记带着它进京吆喝,结果摆上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宴席,成为继西湖龙井茶之后的第二个进入国宾馆的浙江农产品。黄桃给姚庄带来了财富,姚庄也给黄桃赋予更多的内容。三四月举行“桃花节”,八九月举办“黄桃节”,围绕黄桃产业,姚庄乐此不疲地做起了节庆文章。
每到三四月份,人称“浙北桃花岛”的姚庄镇北鹤村,都会呈现“桃花含笑春风里,万枝丹彩灼春容”的美景。等到黄桃成熟的季节,这里又会迎来一幅“累累硕果压枝头,阵阵甜香扑鼻来”的景象。
为了方便游客赏美景、采黄桃、品佳果,姚庄镇近年兴建了浙北桃花岛农业休闲旅游区。该旅游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38平方公里,已建成“农家乐”休闲区、水韵风情区、垂钓乐园、桃韵广场、采摘桃林、锦绣亭、白鹤亭、清凉游廊、商贸中心、桃源游廊、水车、婚育新风园、观光台等景区,正在建设中的还有百果园、柳约草堂、野营基地、桃林迷宫等。设立了采摘桃林、蘑菇采摘、大棚蔬菜采摘、接待中心、超市特产销售点等接待服务设施。游人在这里可以远离都市喧嚣,感受自然,充分释放心情。
“渔文化节”展现了姚庄的文化底蕴。姚庄镇的丁栅村拥有宽阔的水域,引得四方渔民来此捕捞并长期居住。现在的丁栅渔民村依然保存着丰富的渔文化,当地渔民世代捕鱼,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捕捞习俗。据当地渔民介绍,渔民村淡水捕捞方法有四十多种,捕捞工具千姿百态。这里的“淡水渔俗捕捞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悠悠西塘水,田歌不绝耳”。姚庄镇湖泊棋布,孕育了充满水乡韵味的田歌。“阿拉老公是个大懒汉,头上几根头发乱蓬蓬……”“清清南湖水喽,菱花朵朵开呀来,千年的故土飘呀飘香来……”这些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田歌,让姚庄更加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每当夜幕降临,那清亮的田歌声就会飘荡在姚庄的田野上空……
西塘古镇
在大往圩文化遗址处驱车前往西塘古镇只需10余分钟,十分便捷。
主要景点
古镇的主要景点有:西园、石皮弄、雨廊、烧香港、随粮王庙、永宁桥、送子来凤桥、种福堂、薛宅
西塘特点
古镇小弄  西塘有众多的弄堂,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甚至有80cm宽的小弄,有的终年不见阳光,有的仅仅是两户人家的排水沟,更多的就是当年小镇上的交通要道。这些小弄就好象一根根的网绳,将整个小镇联成了一张网,从每一点出发都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地方。  水乡茶馆  江南水乡有形形色色的茶馆,几乎都是当地最有江南古镇情调的场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这样的喧闹画面已经越来越淡了,也更充斥着现代的味道,但也许正是这样的江南镜头才是真实的,毫无修饰的,走过茶馆,总会不经意地张望一番。  西塘民居  西塘小镇上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也就没有像模像样的豪宅。不过也正是如此,小镇留下的古建筑成为了一个群体,而且大都深藏在小镇不起眼的角落里,淹没在青砖小瓦之中。江南不张扬的性格,也是许多的宅院普遍地一色模样。  寻常人家  古镇上的最大景点就是这种水乡的人家,随处可见,悠悠然然,自有平淡安逸的人情味,今天,像这样的江南人家,你随处可以看到,要是走运,能够看到这种人家的红白喜事,将是很难得的境遇。阿季总是一个喜欢看热闹的闲人。
名人堂
西塘风景秀丽,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据统计,历史上这里曾出过进士十九人,举人三十一人。明代以来,有志书记载的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  杨茂 、张成  西塘两位元代工艺美术大师,雕漆巨匠。他们的作品出神入化,尤其是雕漆中的剔红技法达到了顶峰,代 表了元代漆技作品的最高水平,且对后世漆器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景德镇的瓷器并驾齐驱,不仅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促进了 江南市镇的经济发展。杨茂的作品《观瀑团圆盒》至今被北京故宫博物馆保存着,该作品还被印制成邮票;张成的《剔红紫萼圆盘》被日本大津市圣众来营寺珍藏。  周鼎  与陈舜俞、吴镇并称“嘉善三高士”。周鼎自幼聪明、攻读经史、博览群书、学士渊博,官居沐阳典史。后来有一年庄稼欠收,他为百姓请求赈灾,触犯了当局者的利益,引起了当事人的不满,于是罢官回家,从此不再涉及官场。他曾旅居苏州,卖文为生,吴中墓志、谱牒多出其手。周鼎为文严整警敏,援笔立就,尤工诗,浙西文士多有慕名前来切磋者,与吴越知名人士吴宽、沈周等都有结交。西塘养育了周鼎,周鼎又将其赤子之心回赠给生他养他的这一方水土,他在《萍川十景诗》中描绘了西塘许多的景致,如西塘晓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环秀断虹、雁塔湾头等,揭示了古镇西塘当时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顾锡东  著名剧作家。原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越剧院院长。他从小爱好古诗词,解放初参加西塘镇宣传队,边演戏边写演唱材料。1954年,他创作了越剧《五姑娘》,由浙江省越剧团演出,夏衍看了戏后,非常赞赏, 西塘镇
特在《人民日报》撰写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顾锡东一生致力于越剧的创作,写下了大量剧本,其中以《五女拜寿》和《汉宫怨》最为著名。《五女拜寿》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为广泛。顾锡东不仅为中国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的戏剧文学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尤其是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对嘉善田歌的继承和发展给予了不少的支持。  赵宪初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一直在南洋模范中学任教,直至退休。曾任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上海市政协常委、副主席。在教学中,他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在数学教学中,有自己的一整套教学方法,被誉为“赵三角”,他是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为教育界公认的“一代名师”。  除了以上介绍的西塘名人外,小小的西塘镇还出了不少杰出人物,如已故的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外交家韩古农、韩诗农,女作家汤雪华,清华大学教授范崇武,南社社员余十眉、郁佐梅、沈禹钟等,西塘的流水养育了代代英才,故土的文化造就了代代英才。  西塘开发旅游之后,吴邦国彭佩云谢铁骊、苏舒阳、汪恕诚等许多国家领导人来视察西塘考察。奥斯卡巨星《廊桥遗梦》的女主角梅丽尔.斯特利普、汤姆.克鲁斯、大侠金庸、国内著名演员孙道临、斯琴高娃、港台影星齐秦、李嘉欣、袁咏仪等也来西塘旅游或拍片。
建筑文化
马头墙  清代中期,徽商东进,把建筑文化也带到太湖流域,带有封火墙的建筑很快在民间流行。不同的是,当地 西塘镇
老百姓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型,人称马头墙。古时候民间防火意识相当强,尤其是寒冬腊月,空气干燥,容易失火。安了马头墙可以削减风力,就算邻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财产。西塘的马头墙,有一层两层三层,甚至更多,这完全随房屋开间深浅的需要而增减马头墙层数,与主人的地位,财富并无关系。  美人靠  俗话说“美人靠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据说最早的美人靠是吴王为了讨好美女西施而建的,大家看此靠的形状象不象“鹅项”?西塘方言中“鹅项靠”与“吴王靠”是谐音,有人称之为 “吴王靠”,后来此样式在江南一带的临河建筑中广为运用,现在的美人靠也是“每人靠”,每个人都能靠!  河埠  河埠不但是人们停泊船只、交易商品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取水、洗涤物品的所在。主妇们在这里浣衣洗米,在这里张长李短。即便是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依然有镇民们尤其是年长者,喜欢并习惯使用河水。比如洗床单,用木槌重重地捶上一阵后,投在河里大力甩动漂洗,又快又节省。以前买东西极为便利,只要听到河道中货船上的叫卖声,走下河埠,上船讨价还价,成交后提着东西回屋去。还有更省力的,有些主妇在小楼上用绳系着个篮筐,把钱放在里面吊下去,成交后再把菜果和油盐酱醋吊上来。这种足不出户的采购方式,只有水乡临河的人家才有。  船鼻子  河埠与船只的关系密不可分,稍加留意您就可以发现河埠旁的岸壁上,砌有系船缆绳的孔眼石,用于固定船只。这就像绳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样,所以孔眼石就被称作:“船鼻子”。最初船鼻子只讲究实用,久而久之也开始讲究美观,往往被雕琢成如意、花瓶、暗八仙等纹样,极富传统文化情趣。  系缆石  系缆石状似石莲花,埋入土中,形似莲花桩,这是供过路舟船停泊系缆,一个缆石上可同时拴几根缆绳,这也是古代镇上为数不多的几种公用设施之一。  花墙  它是用普通的瓦片组搭而成的。一般位于天井或院子的围墙墙体的上部,用来通风,既美观又实用。  高阶沿  明清时期的大户人家特别临河的人家讲究财不外露,有“小小蟹洞里能摸出个大螃蟹来”所比喻的建筑特点。但如果稍加留意,人们往往在大门口就能观察到主人身分或身价的特征。在明代,建筑用石一般用青石,但到清代,由于“青石”的“青”与“清朝”的“清”同音,改用毛石。西塘镇内有的人家门前阶沿有一尺多高,就是因为明代时的门前用青石铺地到清代再用整条毛石盖上去形成的。  观音兜  西塘全镇几乎找不到屋顶上张扬的飞檐翘角,处处显示出平民文化元素。大多房屋的顶都是最简单的呈人字形的硬山顶。在清代,新造房屋要交税,纳税的标准是正梁,几根正梁交几份税。要是想扩大面积又不交税就只有想办法,西塘人很聪明,建房就用硬山顶,只需一根正梁,然后东西厢房一般是单屋面落水,没有正梁。一些考究的人家把边墙建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与屋顶。把这部分高出的墙顶端做成漂亮的圆弧状,犹如观音像兜的头巾,很具风韵,人称观音兜。  花窗  花窗的结构有多种,常见的为各种格子图案,也有格子上再雕另外花样或吉祥图案的。这是当地人思想上保守与开放的矛盾体现,在人们刚开始用玻璃的时候,总觉得家里的东西和全家的生活全部暴露在别人面前不妥当,但又非常想赶时髦,所以出现了在玻璃窗上再用木格子作掩饰。
街道文化
西街  西塘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两段,东为上,西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有着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宽度仅供农民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宽度。由于临街房屋二楼以上常常还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的楼屋近在咫尺,搁起竹竿就可以晾衣晒被,打开窗户就可以倚窗谈心,甚至可以握手,构成一道别致的小镇风景。西街上自西向东的景点有:石皮弄、种福堂、西园、中国钮扣博物馆、江南瓦当陈列馆。  塘东街  是民国至解放时期西塘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塘东街上还有好多酒楼,以前有“借问酒家何处有,胥塘河边处处楼”的说法。说起这条商业街不得不说说西塘的商人。有位来西塘的作者说: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会点。是有一定根据的。这里的读书人很多,但做官的道路毕竟太窄,多数读书人做不了官,只好回来经商。这些人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其经商的思想也与一般的商人不同。塘东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字号的药铺钟介福药店,大门上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宁药架满尘,愿天下无病。也就是说店家情愿药卖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充分反映儒家的“仁”、“和”思想。塘东街上还有源源绸布庄的旧址,1927年秋陈云同志在“枫泾暴动”时期被国民党追捕转移到西塘,在布庄伙计高廷梁处住了几日,后由高廷梁安排小船由水路去往安全的地方。  烧香港  烧香港不是要把香港烧了的意思,而是以前河道两岸庙宇众多,善男信女们乘着小船来此烧香,故名烧香港。烧香港的景点有倪天增祖居纪念馆、五福桥、圣堂、明清木雕馆等。  塔湾街  塔湾街因西面原有一寺庙名雁塔禅院,又地处市河转弯处而得名。七老爷最后就是投身于塔湾街的雁塔湾自尽的。这一带在明时酒楼云集,明代有一诗人周鼎写了一首《西塘晓市》来描写这里的繁华: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跬步塞齐肩。布褐解市语,童乌识伪钱。参差鱼网集,华屋竟烹鲜。塔湾街上的景点有醉园、七老爷庙等。
西塘镇花
西塘人有闲情意志,喜欢养鸟种花,有“杜鹃之乡”的美誉。从清代中期已有人开始种养,杜鹃花生性娇嫩,要细心栽培,种养杜鹃也是修身养性的行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下榻杭州,急需花草布置宾室,可那是在文革时期,养花种草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情调,许多名贵花草全遭摧残。浙江省园林管理处四处打听,终于在西塘卓家觅得杜鹃19盆,盆景20盆,为尼克松下榻的客厅增添了春意与生气。这给西塘人莫大的鼓舞,养花人更爱惜花了,品种也越来越齐全。据统计,西塘镇上现有杜鹃花品种145种,家种杜鹃花的有100多户,共栽4000多盆。
西塘民歌
田歌是西塘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村民歌,至今仍传唱于江浙沪毗邻地区,是中国宝贵的地方音乐文化遗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
节庆风俗
1至2月份  七老爷庙会  到西塘百姓家过中国年活动:春节期间西塘针对外宾市场推出了“到西塘百姓家过中国年”,并且安排了一系列传统过年活动,游客们可以直接参与,体验江南水乡不一样的过年方式。如祭灶、学女红、写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烧头香、接路头、逛庙会等传统的习俗迎接新年、欢度佳节。  祭灶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民间腊月二十三开始的祭灶活动。祭灶,是一项民间影响很大极为流传的活动,我国的春节也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中最露脸的一尊,人们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求他上天讲好话,如果你留心的听,还会听到奶奶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在西塘古镇的“倪天增祖居”的老宅,您可以体验并参与“祭灶”仪式。  江南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也是中国人最讲究团圆的时候。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庙会  初一至初四,是中国人的狂欢节,在西街、塘东街等一些老街,调龙舞狮、扭秧歌、打莲香等一些民间的庆祝活动再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小吃,像过年必吃的烧卖、馄饨、年糕以及各种各样有趣的玩意,如年画、捏泥人等。  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西塘古镇区家家户户贴了门神、春联,老宅子里里外外布置的喜气洋洋。您还可以在西塘的最大私人花园——西园,尽情地泼墨挥毫,自己写春联。  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之前,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在西街、廊棚等地方舞狮调龙、打莲香等各种民间庆祝巡回表演。  看社戏:春节期间,薛宅“水上舞台”将会上演江南传统的一些戏曲节目,内容精彩纷呈,隔河而观让人留恋往返。  学女红  体验古代仕女的韵味,学盘中国结、盘中国式纽扣、刺绣,如果您有兴致,可以在西塘最大的私人花园--西园,尽情尽兴穿针引线,重温旧时的快乐。  3至5月份  西塘国际旅游文化节  西塘国际旅游文化节  1998年至今,西塘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旅游文化节。文化节融旅游、文化、购物、庙会、经贸洽谈和商品展销为一体,充分展现了西塘古镇的魅力。有古镇建筑与人居论坛、嘉善民间文艺会串、平川灯会、西塘风情摄影展、顾锡东戏剧作品展、平川书画社书画作品展、文化庙会活动等。使广大来宾和游客真正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体验西塘古镇原汁原味的水乡文化和精神品位。  七老爷庙会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是西塘人民的守护神七老爷的生日,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大家把七老爷和七夫人的行宫抬出庙门,从晚上十一点出发,在西塘各按预定路线走,一路旗帜飘扬,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巡游,镇上经过的许多地方都搭了帐篷,供七老爷与七夫人在帐内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庙中,于是在庙内开始演大戏,连演三天。几乎全城出动,打莲厢、扭秧歌、调龙舞狮,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场面热闹非凡,现在四月初三已成为西塘人一年四季最大的民间节日。  国际旅游小姐赛事  “经典古镇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文化的经典内涵和现代元素的融合是文化进步的必由之路。”美丽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这是产业发展的前景之一,而国际旅游小姐正是促进中国乃至国际旅游文化产业的有效载体,这也体现了美丽赛事的传播意义。2004年至2008年,每年的3月底4月初西塘将连续五年承办国际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的赛事,西塘通过这种传播美丽的形式,已将具有千年文化古镇的名气和文化特点传播到海内外,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开始在国内甚至国际扬名。  5至10月份  夜游西塘  夜游西塘  “西塘的一夜,为你等待了千年。”来西塘没看到西塘的夜景实为憾事!由于气候的原因,西塘每年五月至十月开放夜游活动,17:00至20:30开放三个景点及游船:张正根雕艺术馆(位于停车场,可下车后先游览)、中国钮扣博物馆(水上戏台就位于钮扣馆沿河)、西园(可品茶,欣赏江南丝竹表演)。沿河长廊下有一排红灯笼,到了晚上彻夜通明,对百姓来说它们是路灯,对游客来说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上戏台在夜游开放期间有越剧《五女拜寿》、田歌《五姑娘》等表演,老百姓围坐在对岸看戏,游客们在船上看戏,台上台下都是风景。夜游西塘一定不要忘记乘游船,坐在小船上悠哉悠哉,跟导游学唱西塘的小调,在华灯初上的水乡,让人仿佛身在江南如诗如画的梦中。  中秋赏月活动  每到中秋节,别说是游客,连西塘周边的老百姓也都汇聚到西塘,到千年水乡古镇过中秋节。西园里有猜灯谜、江南丝竹、品茶、掷圈、夹弹子等活动,河面上可以放许愿灯,水上有移动丝竹表演,古镇内有古弄探幽等参与性的活动,让游客们感受不一样的中秋节。
特色小吃
六千年的农耕文化和西塘淡泊的天人合一的处世习性,造就了它饮食与文化的同一主题。茨实糕“西街糕店”做的,分量足,吃口大家多觉得好吃,香糯可口糕点做工细腻、特别是花粉糕、桔红糕更是西塘独有的、位置:在上西街临近瓦当陈列馆的东面。西塘的菜肴美味而不奢侈,好看而不强求做作,不拘形色,而讲养生,求新鲜、好美味、重文化,从现在营养学的角度看也更具科学性。  清蒸白丝鱼、霉干菜扣肉、菜花鱼蒸蛋、毛豆菱角、油炖菜心、馄饨老鸭煲、荠菜包圆、油盐蟹、鳑鮍鱼、响油鳝糊、酱爆螺蛳、蒸双臭、八珍糕、嘉善黄酒、送子龙蹄、荷叶粉蒸肉、六月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02:41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遗址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