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年表
1991年11月,获“
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
篆刻作品展评优秀
作品奖(最高奖)。
1995年4月起“江苏省青年
篆刻首届、二届、三届均优秀
作品奖”(最高奖)。
1995年11月参加“
全国第六届中青年
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1997年4月参加“第二届国际
篆刻艺术交流展”。(
中、
日、
韩)。
1998年12月获“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
作品展(提名奖)。
2000年至2008年:连续获“淮安市
文化艺术政府奖”。(连续八年获
政府奖)
2004年3月参加“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2006年11月获第二届中国书法
兰亭奖“。(
兰亭奖)
2006年12月被评为“2006年江苏省
优秀青年
书法篆刻30家”。
2007年5月参加“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同年9月赴
香港举办
展览。
2012年8月.获中国(
芮城)
永乐宫第五届国际
书画艺术节。(优秀
作品奖)
人物专访作品散见于:《
美术报》、《神州诗书画报》、《
书法报》、《
书法》、《
青少年书法报》、《现代书法报》、《翰墨大匠》、《书于画》、《
中国书法报》、《
书法导报》,
作品被艺术
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2011年、创办了 自己的官方网站:
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参考价值和艺术共享交流中心!
评论
品评一则
摘自“天衡印谭”一书
作者:
韩天衡周大成治印颇长于文字形体的经营,错落取势,平中不平。故以一字论,有展促
姿态,得灵动
活泼之旨;而以字与字的呼应论,有
吆喝之情,以致全
印静动跌宕,饶有
生机。
他的
作品属小写意型,写意并非
随意,刊出的两
印颇见
苦心“
翰墨千秋”
印,以“
田”格横势论,“
墨”、“
秋”两字,上方呈右低左高势;而对“
翰”、“
千”两字论,
果断斫去“
千”字上方左侧的边栏,呈右高左低势,从而使全
印四字获得了“歪歪得正”的
艺术效果。写意中见精意,甚为可贵。九字印的处理亦见
匠心。然作者用
刀尚欠扎实,尤其是在笔道使转处宜紧结老到之。
徐利明评
淮阴周大成印风
粗犷雄畅,气势夺目,于拙朴中见灵韵。其巨
印尤得唐
阳文官
印之趣。白文
印则
善于处理残破并
笔,造成既对比又
和谐的黑白虚实变化。
古今的对话
周大成篆刻锁谈
方寸之地,片石之微,虽不堪盈握,仍可以成为纵横驰骋的舞台——比如小小的
印章,它胎息于周秦,始盛于东汉,至今仍广为使用。一枚
印章,岂止是信用的证明,权力的象征?它又何尝不是艺术家“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庄子语)的寄托!
汉印、
古玺、
瓦当、
封泥……即开生面,
皖派、
浙派又各善胜场。当然,这在古代不失为
风雅之事,如今时代年轮滚滚向前,地球成了小小村舍,
鼠标一点,不用动身,便可相邀倾谈,互联网把一切变得那么真实,有那么虚拟。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
国粹”为标榜的
篆刻一道又该如何应对?是
战战兢兢还是
昂首挺胸?
因此,我对
周大成先生倾二十余年心力不改初衷躬耕印田,不知是该表示一份深深地敬意还是扼腕的叹息。他像美国
西部牛仔创造淘金神话一般,汲汲于印途:同样的艰辛,也同样的收获,只是一个满足于金灿灿的物质,一个欣悦于清彻彻的精神。大成先入秦汉缪印,又涉唐宋官印、古陶;流派印就不必说了,明清各家印谱心追手摹,烂熟于胸。他尤好晚清巨子
吴昌硕:
痛快淋漓,
霸气横生。人总是很奇怪,当你最初投入某家某派,学得如鱼得水,
炉火纯青,是幸事,也是不幸。大成亦然,据他讲,他对传统下过功夫颇深,我不知这种功夫指什么,但我知道他十六岁就写
吴昌硕石鼓文,临老缶印作。如今则欲罢不能,隐约之间还可见昌硕遗韵。
大成出生于上个世纪
六十年代,少不更事时,接受的是“
文化大革命”的教育。神圣的
祭坛一旦轰然倒塌,废墟中“醒”来,“见佛我就打,见僧我就骂”(
郭沫若诗),被压抑的青春在一片无垠的旷野中疯狂:艺术上法自我立,于
无佛处称尊。我和他可以说过从甚密,我知道,他也去拜访过
名家。对当今印坛呼风唤雨的“前辈”,他执
弟子礼甚恭,但他的内心是不是服气就很难说了。一次二三好友在他家小酌,也许是性情使然,也许是酒能乱性,总之,在我们这些圈外人面前,大成少了平日礼仪的桎,梏“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得极为酣畅。大有西楚霸王见始皇赢政而呼“
彼可取而代之”的
风采——这与他的印风倒是十分吻合。我喜爱那种走“
极端”的艺术家,艺术家往往不能用常人的绳墨系之,没文化偏要装作满腹经纶,只能贻笑于人。
齐白石一生脱不了农民习气,但无损其大师地位;
徐志摩参与三十年代
美术论争,那只能是搅混水,尽管志摩是个出色的
诗人,是沙龙贵妇人心仪的
偶像。
能够把古老的艺术玩得这般“
年轻”,这要有一颗率真的心。率真是一种未经雕饰的美。
温柔敦厚、
谦谦君子,不是大成的作派,你请他
刻章,不管他是精雕细缕,还是一挥而就,一旦把成品 “恭恭
奉上”时,他总是把想法写在纸头上,告诉你好在哪里,而且真像是说自己的儿子,怎么看怎么好。也许过了若干年(不,若干月),他就会向你讨要,干嘛?磨去重刻。我喜欢他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大成的
篆刻就有这样的好处:
欣赏者不一定需辨识文字和细嚼慢品,那强烈的形式美一下就能“抓”住你,视觉一时之所长在他的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前面说过,他的印风雄强,求
大气,印也刻得愈大愈见精神。置诸展厅,他的“重量级”印作不知需要震慑多少人。艺术贵有
个性。侪身尘世,很难从
芸芸众生中把大成瞅出;但是,在江苏这帮“小刀手”(青年
印人的戏称)中,他的“丑拙”却让人一眼就能辨识。多年来他毁誉不惊,
乱头粗服,仍自得其乐。我希望明天的大成在印途上别开蹊径,但相信他这种执着
精神不会丢失。
我以为,这就是大成及他这一代艺术信徒的共性。如果我们把它作文一种现象来研究,一定是饶有意味的。相对于他们上一代人,如
韩天衡、
王镛等
名家,无须讳言,作为问道于韩、王的大成他们缺少的不是
印章的
技法,而是丰厚的文化底蕴,韩王前辈不唯求印中之韵,更求印外之致。方介堪、
李可染这些大师的亲炙,
书画专业语言的锤炼,特别是以文史哲综合修养的支撑,使韩、王等大家都以特立独行的高蹈之迹不断超越自我,时攀新峰。相比之下,大成这一代则只能 凭对艺术的直觉和悟性来搞
篆刻,
篆刻的语汇当然难不倒他们,但是一味在方寸之间探消息则真正应了汉代文学家杨雄那句话“
雕虫小技,
壮夫不为”了。何况,没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决不能称之为东方艺术。在东西文化碰撞、交锋如此激烈的今天,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如何处惊不变,以此苛求于大成一人是不现实的,但正像某位著名艺术家说过,
中国画还是要姓“中”,
篆刻之道理亦同。大成既然选择了这一苦行之路,那就走下去,而且要
发扬光大——这才是一个“
淘金”者应有的
雄心壮志。
大成年轻,搞艺术的心态也宁静。
读书。作为在国内大赛中屡屡入展、获奖之人,能这样说和这样做是好事。
附:
攻艺者有两类:一类为“七分学,三分抛,各有灵苗各自探”;一类则是“无一笔不有来历”。前者可望称家,后者必为匠人——
大成当属前者。“印宗秦汉”乃为古训,大成却不以摹刻多少多少枚秦汉印为能事。
大成的印作何以如此? 他刻了两方闲章:“
一生悬命”与“
九牛二虎之力”。细观“一生悬命”一印,章法斑驳陆离,大疏大密;无论是借边,还是让边,均“笔”在“意”先,不假修饰。而线条则一扫某些铁线篆千行一面的陈习,
奇崛、生辣、
苍劲、沉雄!印迹见心迹,令人阴萦损柔肠,顿起苍凉之思。
唯变以应
当深入考察
周大成的
篆刻艺术,特别是升入考察他最 近一阶段的
篆刻创作时,显然需要将其
作品作一简单的罗列,尽管这是一种不入流的评论方法。
就篆刻而言,没有人规定在印面哪一个位置下刀,也没有规定在几厘米、几毫米处击边,同样,不存在哪一笔、哪一刀不对,而是如何在方寸之间布以万丈波澜或是千般柔情。于是,这里派生出来的阴、阳两个
美学的基础问题,正是这样的基础问题的提出才更
容易让我们
梳理周大成的艺术
创作。
周大成的
篆刻创作时倾向于霸悍一路的,这近些年来他入选全国几次重要展览中的展品可得以验证。他几乎没有刻过像上海
刘一闻那样“阴气”十足的
印章。而多以雄、博、新的面目出现。具体来说,雄是指浑厚中求气势夺人,字法上有展纵之姿;博指秦汉、
封泥、砖铭兼融,甚至从印学界所不屑唐宋官印中汲取营养;新则无非指从他人不注意处注意。不过,总的来说他的作品是独具阳刚之气的,他在努力把尽可能多的雄浑一类篆刻风格予以吸收和消化,架构一条通往广博之路的通道。
当然,任何一个艺术家都脱离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文艺潮流的影响,换句话说,时代的烙印对一个艺术家的
作品而言总是或多或少得以显现。从一般意义上讲,大成有段时间作品过于接近流行印风,比如
王镛的影子很重。但仔细看来亦不尽然,王镛篆刻的粗头乱服在这里表现为精神的借鉴,而不是一味的翻版。不尽然的另一个理由是,
当代韩天衡、
石开的篆刻风格也时常左右
周大成的创作实践。有段时间,大成一出手不是像张三就是像李四,他很
苦恼,怎么就没有一个自己?后来,南下北上,拜师访友,不知哪一天他得了一字诀:变。
尽管我们一致认为
周大成不是传统最好的承继者,但是,他仍和很多成功者一样,在传统的大熔炉里也摸打滚爬了不少年头。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顿悟,
周大成先是
秦汉印,后追摹时尚形成初期的“周家祥”是一变;后来专司于
古印中雄浑一路印风,又一变;接着把官印(
唐宋)来个拿来主义并不作不经意状,再一遍,这每一变似乎都是递进的关系,一种曲线上升的
姿态。如果把这种关系和
姿态看作顿悟,
周大成非常理性地立足
当代,并用传统的菁华不断削弱“
当代”,他在反反复复地打磨着自己的
风格,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那么,我们得出
周大成创作实践亦或说其演变的理论根据——由自觉到觉悟,由觉悟到顿悟。
不知大成下一变该如何?
大成、大沉
大成的
篆刻艺术一如他的名字,年未不惑就臻大成了。其
作品曾入选“
全国第三、四、五、六届
篆刻艺术展”、“第二届国际
书法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第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荣获
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七届为提名奖)、“淮阴市(现
淮安市)政府第三届
文艺奖”一等奖……凭着他的实力,1999年被
中国书法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我和大成未谋其面,先获其印。我
久闻他治印不俗,托友人转请替我治名章一枚。其作果名不虚传,率真劲健,
刚柔并济,浑朴大度,魅力四溢,后来相识日久,对其人其艺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少时便钟爱铁笔,初得秦汉玺印、
封泥、砖文及唐宋官印之润泽,后又笃效清代
吴让之、
赵之谦、
吴昌硕暨现代
齐白石、
来楚生诸大家,对其仰之弥高,钻之益深,痴迷至欲罢而不能。尤其是近数年间,更是凿行于酷夏,呵墨于严冬,未教一日闲过;又负笈万里,求教印林高手,每每揣度其中之高远,朝夕操刀治印不辍。如此积其岁年,浸淫日久,其篆艺终有大成。
篆刻作为一门独立的
欣赏艺术,停留在技法上的满足不是作者和欣赏者的惟一标准,而是要求内涵的丰富,从中取得多层次、全方位的精神享受。我们试看大成的几方
印谱,便可知其在小小的方寸之间为人们设置了多么
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便是一方设计得十分精心周到的成功之作。我们可以用“
疏密有致、线条峻朗”等词去赞美它,这毫不为过;但它的最妙处还在于对印文的巧妙安排。它打破了四字印文横排的呆板模式,而是让它大小相间,互相呼应;线条粗细有别,敧正互生,加之边框的不规则性,均使整个印面充满了动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印文中主人公的职业动作。此印的妙处还在于文字的互相借用。如“解牛”的解字右下方有个“牛”字,就被借来以两横笔的代字符号权作正文中的“牛”字了,这样,便使印文更容易穿插安排,变化多端,充分展示了印文组合中“
情投意合”的逸趣;再者,“丁”字居于印面正中,以
秦代半通印形式表现,从而使印面又有装饰趣味。
白文印“跋远山涉长水”大有汉将军印之风范。章法经营
独具一格,首行字大,后渐小,给人以行人渐去的感觉。取字奇崛,险夷相生,以敧制胜;用刀灵活多变,
大刀阔斧,苍润恣肆;它和“
官印”
迥异,堪为“急就章”之范例。
“万事风过耳”也是一方别有情趣的佳作,属古玺类,具汉封泥印之意味;文字错落有致,偃敧互生,线条锋颖透逸,古朴苍劲;刻法以冲刀为主,冲切相问,颇具粗细轻重之变化,古韵十足;章法布局亦颇为得当,字密处不可容针,空白间宽可走马,别具一番意趣;字的大小安排,位置的刻意经营,线条的斜圆变化,使印面充满动感,似轻风一阵徐徐而过,正暗合了印文的禅意。
当然,仅此几方
印章,尚难概说大成印艺全貌。但我们正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大成治印,起点高,悟性好,且治艺严谨。
刻印前不深思熟虑至八九分则不肯奏刀,尤其在制作自文印时,更能体现此种创作心态。奏刀之前从不打稿,而是将章面涂黑,印文的布局、线条的质量、刀法的取向等,一切产生于“
胸有成竹”;下刀时敢于犯险,果断快捷,驻留迅即,刀落屑溅,惊心动魄,任线条随意崩裂,其效果斑剥古拙,猛利刚劲,趣味天成。印治好后,他也不肯轻易出手,亦不急于修改,而是放在那里反复端详,直至自己满意才出手示人。“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动人”,这是他的治印准则。
大成
治印,早就名扬印坛。他淡泊名利,做人深沉,治印深沉。这篇小文是几年前就该为他写的,直至今日商得他首肯。他谦虚地说:“我的印艺还未达到大成;我要永远沉入艺海,潜心治艺。只有深入浅出,才有大的成就!
印 说
周大成,1965年6月生。
书法篆刻资历弥深。虽未谋面,然从电话中可知其性格豪爽。熟悉
周大成的
作品是常于书法报刊,全国大赛展厅中,可为先知其名,后知其人。他的印常于不经意处见匠心,雄强、方旷,其粗朱文印,追秦汉之古朴,得缶翁只浑厚,可代表其篆刻之最高水平,嘱目印坛。大成印于秦汉印以外,对唐宋印的潜心追摹无疑对其个性的语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他的
“
庖丁解牛”更是一方不可多得的佳构,“丁”的
厚重,刀法的随机应变,以此字统摄全印魂魄,线条与浑厚中寓婉约。异形印多为印人所慑,然大成的“佛陀视苍生如同一子”却安排妥帖,印文错综却相契,线质流美而朴茂,随形布势,颇见巧思。“
人书俱老”苍老郁勃,文字多寡一任自然,却又不违汉印之形式规律,用刀苍浑、老到、令人回味。“虚心补已拙,自信无我长”期不善张扬的大成在看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后,摒弃一些“做”的成分(这于他的白文印中尤显)真正大成,老子曾云“道在瓦砾,
道在屎溺”!大成是深明此道的,如不信,诸君可读其印“道在瓦壁”!
随想一则
周大成 放眼当下,侈言创新,众议滔滔,以为时髦。何谓“新”?何以“新”?有谓脱尽绳墨为“新”有谓直抒胸臆为“新”。若起当代草圣
林散之于九原,必以为大谬也。
散老
草书博大精深,浑朴高古,声明之隆,馨播海外。其作“新”乎“旧”乎?从散老自况中可探消息:“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
行书、学米;六十以后学
草书,
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
董思白、祝希哲为宾。”(《
林散之书画集·自序》)散老少时笃学,终老不倦,转益多师,出入百家……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其一朝一夕人变为丝与密者哉?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正所谓:“既学古人又变古,天机流露出精神”(
林散之诗)。
宵小之徒,假“
创新”之名以掩狂怪,岂能跳过大师法眼!散老曾有诗嘲讽尔曹:“问君何以如此写,各有看法迈前贤……
书法之道真无边,
大胆创造惊张颠!”“迈前贤”、“惊张颠”之杂耍式书法其为“新”乎?直是“俗”也。
余生不敏,何敢妄谈“
创新”!但知古哲今贤可为师;法帖名碑终老相守。兼以诗书涵泳、国画陶冶、音乐遣兴……乃至道德情操勤加砥励,时匡不逮。
书山寻宝,忙鞋可至;艺海探骊,一苇有期。《
论语》云:“不欲仁则斯仁矣”。
创作感悟
吾自小木纳,谫陋愚钝。禀性率真、耽心艺事。不治余技。初操门径即求浑朴、古拙一路。力避纤弱匠气,寻大正气象。不屑屑斤斤所计,契意适性而已。闲暇之时。喜拜读先哲文著。每逢心仪佳句,
笔录在册,后细心推敲作品多种表现
风格,十日或数十日,直至会心。每于夜阑人静之际,独对青灯照影。细听雨打深更,或闻
螽蟖之鸣,沏一盏茶。燃一支烟,理素纸、抚顽石。婆娑于刀落屑溅之间,笔耕于春蚕食叶之声,不知秦汉,无论皖浙,冲切随兴,
物我两忘,怡然自在,颇为惬意耳。偶有所获钉壁而观,或把玩在手,于我所思无二,拍案自喜。不知东方之既白。
周大成篆刻作品
作品如下:
大器的大成
我与大成的相识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与必然,我们同处
苏北古城淮安,两家相距仅仅不到五百米。但多年并未谋面,原因在于我不大善于交往。但关于大成的各种逸闻趣事一直不觉于耳,大成年轻时豪迈,求教于
篆刻大家
韩天衡,其后以
篆刻闻名于世等等。直到2006年的秋天一次偶然机会才正式见面。大成给我最初的印象是高大帅气,谈吐儒雅爽直,感觉是可以交往的
朋友。
由于我长年往返于
南京淮安之间,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一次我和他共同的朋友小远兄一起喝茶看画,小远忽然冒出一句,你的
画风和大成的印风很合,为何不请大成兄刻一两枚?我犹豫半天说:“不太好吧”?作为同道我深知创作的艰辛,所以很少向别人开口。小远兄说:“这事我来和大成说”。于是在一周后我的画上就有了大成的
印迹。渐渐,我们的交往就多了,成了无话不谈的哥们。一次应大成之邀去他家做客,进入大成书房兼
工作室,看到的是除了仅够容身的床和一张画案,从地面直到房顶都是书,且大都是
学术巨著,让我对大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心中嘀咕这小子并非草莽,原来也是读书之人,心中甚是欢喜。此后的每次聊天我也就不再避讳,关于诸多和别人无法言谈的
学术话题,在和大成的讨论与争论中更觉畅快。在这样的闲聊中知道大成不但对篆刻书法有己见,对于哲学美学绘画也有自己的独到体会。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冬天了,我从南京回淮,应大成之邀在一个菜做的很地道的小酒馆痛饮。饭后,我和大成步行回家,他极其认真的对我说,要去
北京进修“
学画”。我以为他酒后随便闲聊,不以为然。想不到开春后他真的北上学画去了。我知道大成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他从未脱离过画,加之他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顶梁柱,现 在竟然抛弃几十年的“
艺术修养”,北上再次从头开始,一个艺术家为求艺术之精髓真的能够放弃这么多……?再次相见则是一年后了,一天大成说有些画给我看。那时我正在忙着做博士论文,大成卷了一摞画来我家,本以为见到的应是大成
绘画语言的更高的升华,但打开后居然全是临古,然而画的气息已非过去的自己和一般人所能达到了。又一年,照样是一大摞画摊在我面前,大成的
笔墨越加松秀、
苍茫,并将自己对
篆刻和
书法的修养融入画中,已非一般的
画家可比了,直指绘画语言本体。对于
中国画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即使还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但已非随波逐流之辈了。可见大成的
悟性和
勤奋是极高的。
中国画到了高深之境界后,画的是
画家的综合
修养,大成有多年的
书法篆刻学养,加之走上
学习的正道和不断积累,勤奋笔耕,假以时日,我相信大成定能大器所成。
2012.6.7
采访记录
寻找精神的家园
篆刻家周大成先生访谈录
周大成先生是我市较有影响的
篆刻家,多次参加中国书协和
西泠印社重要展览并曾获奖。特别是2006年12月,他成为我市唯一以篆刻面目入选省
文联评出的“江苏省优秀青年
书画篆刻30家”,还由省文联组团,赴
香港参加
书画交流
活动。尽管大成享有盛誉,可还是我相知甚深的挚友。近 日,受“淮周刊”所托,我对大成进行了专访。
味无味处求吾乐
淮周刊:
篆刻一道,人们常戏称“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你却自垂髫之年即痴迷于此,如今更是视如终极追求。别人不屑为或不能为,你则是如何走上这一“
畏途”?
周大成:大多数人在少年时代都褒有一颗难得的“
诗心”,对美好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向往,进而充满激情地扣问和触摸艺术之门。当然,随着岁月变迁、生活磨砺与人生定位,这颗“
诗心”或许会被现实风干,不再成为藏于隐秘之处需要倾情呵护的夙愿。这不奇怪,前人说得好,“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只要能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活出自己的风采,都是成功。相反,如果我们的社会个个耽于精神境地,不事田头稼穑、不在车间生产、不作科技研究、不持枪戟护卫……那倒是可怕的——我们艺术家哪有生存基础?再说,许多艺术家或者
艺术爱好者本身就得先谋稻粱,舞文弄墨不过“
余事”而已。
当然,我从一个艺术的爱好者进而以
书画篆刻安身立命,特别是被别人谬称为
篆刻家,离不开偶然因素,更多的是自觉的选择;有收获的快乐,也有探索的艰辛;免不了名利的羁绊,终归是内心的召唤。如果追溯从艺的源头,我庆幸的是我的祖父与父亲都是读书人,让我在童年“抓周”时,一下子就“抓”到了的丰富的藏书。在祖(父)辈的熏陶下,我懵懵懂懂却又是津津有味地读书,特别是文艺方面的浅显读物,不断激活着自己的形象思维。后来迷上了写字画画和
刻章,家人也没认为我不务正业,爷爷因为与淮上篆刻名家
程博公先生是好友,特地送我去拜师学艺。有幸在程老亲灸下,得窥堂奥,夯实基础。后来,我又广涉博取,转益多师,逐渐增广了见识,立定了心志。
艺术创造是在寂寞中产生的,别人嬉戏游乐之际,搞篆刻的人往往长伴青灯,敲凿冷石,不知东方之既白。每一个
篆刻家都有过被刻刀伤及手部的“
痛苦”,更多的同道们也从这门纯粹的艺术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正因这份发自内心的快乐,我曾经刻了两方章,一方是“
九牛二虎之力”,一方是“
一生悬命”,前者指我愿为篆刻倾尽心力,后者是日本的一句谚语,意思是一辈子把命运攒在手里,我用来表示终生攻艺的志向。让我欣慰的是,这两方章都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中青年
书法篆刻展中获得提名奖。
淮周刊:
鲁迅说过,再伟大的
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是一首好诗。我想,您肯定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摘到“桃子”的。请谈谈你在
传统上下过哪些功夫?又得到哪些名师点拨。
周大成:诚然,我能学有粗成,离不开古今大师们的扶携、援手。哲人虽萎,遗泽永存。我能遥接古人,心向往之,就是抚碑帖、赏
印谱、临古印、读印语……最早,我对集小篆之众的徐铉的《说文解字》一一辨识摹写,由小篆上探篆籀、
镜铭、殷墟文字,广泛涉猎,
不一而足。未及弱冠,我就曾临过
吴昌硕手写石鼓文不知凡几。识篆之余,我不分轸域,探源溯流,对秦汉古玺、
封泥、
瓦当、缪印都用心摹刻,进而对渐派、皖派等流派印也心追手摹,真是“如行山阴道上,目不睱接”。特别是
吴昌硕一路的豪放印风,更与我心性相契,我着力更笃。
我力求做到“不薄今人爱古人”。在程老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又南下北上,向书画印各擅胜场的
当代大家韩天衡、
王镛等人虚心求教,这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巨擎让我从做人与攻艺两方面得到沾溉和教益,每一思及,肃然起敬!
在上海天衡师的“百乐斋”,先生对我悉心指授,从艺理、
技法、为人诸方面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近二十年前,我所镌“翰墨千秋”一印十分稚拙,先生却不以为忤,厚爱有加,亲作数百言评介鼓励,并收入他的大著《天衡印谈》。近些年多次嘱我参加师门雅集,让我获益良多。
王镛师向以特立独行为印坛所重,而先生冷峻外表之下,深具古道热肠,对我同样视如已出,屡作度人金针。
王镛师卑视俗务,却欣然为我印作题签,我虽不重收藏,岂敢不视若拱璧?当然,在我从艺术生涯中得到很多名家指点,其霭然长者之风,令我温暖如春。
不随世俗任孤行
淮周刊:
风格与习气就像人内心纠结的神性与魔性,前者让人散发光辉,后者无疑丑陋不堪。本想私下交换这个话题,这里还是想让你“坦白”:你的作品是否形成
风格?有什么样
风格?有没有所谓的习气?
周大成:其实,你所表达的是
传统与
创新的问题。我认为搞艺术的人分成三类,一类是一味“与古为徒”或者是恪守师门,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有人写一辈子字或刻一辈章,临帖摹印几可乱真,就是看不到自己的面目,像旧时代的冬烘先生面目可憎,又像别人嚼过馍头没有滋味。
王羲之再好,你临得再像,也超越不了。所以
齐白石老人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像
邓散木先生从
吴昌硕风格中化育出厚重醇和的个人面目,而
赵古泥、
单晓天先生为散木所囿,已然下乃师一等,更有步赵、单后尘者,只能一蟹不如一蟹了。第二类是误把习气当
风格,本是野狐禅却偏要装得道老僧。比如一些笔会上,往往有人装束奇异、举止怪诞,而下笔或运刀故弄玄虚、矫揉造作,以过度夸饰夺人眼球,毫无美感可言……这可说是浮躁年代快餐现象,惜乎观者慑于“江湖骗子”的声名和作派,让做秀者得逞于一时。第三类像
李可染大师所说那样,以最大的功力打进
传统,又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既能对千秋一脉的湟湟艺史了然于胸,存乎其妙,又能用独特的思维、成熟的架构创造出既有审美价值亦多
传统气息、更有时代特色兼呈一己风貌的
作品,这才是创新亦即
风格。
至于
风格和
习气确乎难舍难分,就像人在行善时表现神性、作恶时充满魔性一样。比如米芾在
宋四家中以沉着痛快见长,可奇欹过甚、油滑有余亦为其弊。这都说明,我们学习
古人、师长,要扬其风格,弃其习气;也要包容善待,追求自己面貌同时,要警惕铸成风格硬币的另一面——习气。
至于我的
篆刻是否形成
风格、有什么
风格,自己还真不好说。我倒想反将你一军:拿到有我
作品的
篆刻集,不看姓名,能不能把我认出?
不过,我倒可以谈谈我追求的
风格。也许从小就没受太多束缚,我的性格中有着挥之不去的豪爽劲。比如好友相聚,我会直抒胸臆,有啥说啥;好友对酌,我喝起酒也从来不留“小钱”。平时做事直截了当,果敢迅速。这种气质多少影响到对印风的取舍。其实你帮我写过好几篇文章,也说过我的
篆刻求雄强,贪丑拙,冲切并用,终以冲刀形成爽劲之气。
淮周刊: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你没换过房子,可书斋号却换了几次。早年用过“后击斋”,后来改成“十方禅社”,如今又叫“怀海堂”,也许今后还会改变。这一细节变化和你艺术追求有否关联?
周大成:人的追求与学养增进密不可分。早年我好强争胜,特别推崇
潘天寿“一味求霸”的豪气。有次到南京观看某届全国
篆刻展,因为不是入展作者,主办者不让我观摩开幕式。一气之下,就用了“后击斋”,就想积蓄力量,狠狠地打击——一雪耻辱。当然,随着技艺提高,像这类展览我几乎一次没落。不过,待读了好多传统经典后,认识到逞一时之勇不算英雄,入届获奖与否要做到宠辱不惊,要有“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淡定心态,就像禅宗所谓“幡动心不动”那样——所以就有了“十方禅社”的斋号。至于“怀海堂”,其字面意思是要有怀抱大海的气量,
林则徐不是说“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么?其实,这里也用了佛学典故。怀海是一代高僧,曾说“自古至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意即佛是自由人,自由人是佛。我愿以此自励,不随波逐流,走自己的路。
须知书画本来同
淮周刊:都说现 在是讲究分工的年代,“万金油”式人物不吃香了。文革年代有个词叫“又红又专”,不妨改成又“专”又“红”:专精一道才能搏得大红大紫。你以
篆刻名擅淮上,如今却赴京进修
国画,出人意料。你是藉此丰富
篆刻表现手法,还是想领略艺术道路上别样风景?
周大成:唐代
张彦远在《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认为在造字之始,
书画同体而未分。后来,书画同源而异流,但两者用笔和章法错落处理仍是如出一辙,用线传力度,用形抒情感。
周星莲《临池管见》云:“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其书其画类能运用一心,贯穿道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自唐明皇题“郑虔三绝”以来,诗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家不可胜数,邓石如、吴让之以及后来的
吴昌硕、
齐白石等莫不如此。
再看当今,
王镛师肖形印取法陕西剪纸,天衡师
肖形印得益青铜饰文。王、韩一辈都是广积博取,无所不擅。但是,我辈往往是“单打一”,仅在方寸之间探消息,纵是技法娴熟又岂及于格调?我赴北京
荣宝斋画院,投师著名
画家范扬先生,就是想效法前辈和
大师,以开放胸怀和气度打通不同艺术的“关钮”,触类旁通,丰富自己,进而提升境界。当然,我学画不是抱着玩票的心态,而是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在师友们关怀下,心无旁骛、虔诚敬畏地投身其中,把多年的思考与如今的实践结合起来,力求在艺术上破蛹成蝶,不期新而自新。何况,篆刻本身就蕴含
书法美、
国画美和雕刻美,博涉绘事肯定会在治
印章法、构图及意境经营上大有裨益。同时,
书法金石之外,能探
国画之美,也是人生快事!
淮周刊:以你近 期进修的短暂印象,北京与江苏相比,哪里人文环境更适合搞
艺术?
周大成:这北京、江苏和淮安真是不分轾轩,各有所长。从家乡看,长期生息于斯,加上同道切磋,其乐融融,让人笔底生春。而置身江苏,山川风物、人物故迹,绚丽多彩,丰厚蕴藉,让人诗意拂拂,溢而成韵。再置身首善之都,八方豪杰齐聚,众多流派纷呈,真是阶柳庭花皆润
笔墨。因此,搞
艺术的人需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淮周刊:最后,我想八卦一下,你已经加入中国书协了,想不想加入
西泠印社这个搞
篆刻人都向往的社团?
周大成:说心里话,16岁我就知道
西泠印社,后来多次负笈浙沪,造访
名家,屡屡拜谒
西泠印社,追寻先贤履迹。这一创建已历百年、云集众多高手的社团肯定是每个从事
篆刻艺术的人心驰神往的。加入这样的社团,不仅是一种荣耀,更多向师友请教的良机。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潜心修为,我真得不把加入某级组织、某个协会当成目标了。我愿听从内心的召唤,用睿智、用真情、
读万卷书、用生命营造属于自己的
艺术园地,就像德国哲学家诺瓦利斯所言:“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刀下留情
看
周大成先生的
篆刻,“印如其人”的“
古训”便不足为训了。其线条之劲利,结体之奇崛,章法之烂漫,如乱头粗服一般。而生活中的大成却谦和质朴,极讲礼数。
中学毕业后,大成师从
篆刻家程博公先生。篆体影印的《说文解字》是较为艰深的文字典籍,一般读者很少问津,大成却爱不释手,一一辨读,兴味悠长。晚清大家、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
吴昌硕手书的《
石鼓文》是他的日课,常常“兴至酣时千万字,情到深处两三根”(高二适诗)。识篆同时,大成开始奏刀,“印宗秦印”是印人不二法门,其古雅幽邃的气息也让大成得到
蒙养和
熏陶。
然而,囿于“秦权汉石”而画地为牢,终究难成大器。大成的名言是:“做人不能过河拆桥,搞艺术就要过河拆桥。”言下之意是,要不断探索,
博采众长。于是,他于古玺、
封泥、
瓦当、砖铭……无不细加体会,心追手摹;又于印学嬗变与
名家流派转益多师,择善而从。
寒夜青灯,奏刀霍霍,用功至深,
乐在其中!
为了增广见识,大成四次负笈上海、浙江,向
韩天衡、刘江、
陈振濂诸
名家请益,印风又为之一变。
细察大成
篆刻,有三点我最为心折。其一,有胆识。他好奇险,贪“
丑拙”。“冲”“切”并用,若不经意;又游刃有余,意韵缜密。其二,少字误。举凡古籀缪篆、钟鼎甲骨,他都“大胆落笔,小心求证”。印由书出,信然有据。其三,多隽语。“印外功夫”差,似是青年人的通病,大成则好学不倦,胸有成“书”。所刻
闲章、边款也涉笔成趣,令人把玩在手,别有会心。
大成在全国诸多大赛获奖无庸赘言了。作为诤友,其印作中的“
流行色”却令我有杞人之忧。我愿大成能潜心“沉”到
传统中去,“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庄子语)。与其成为“
矮子”中的“
将军”,毋宁成为“
将军”中的“
矮子”!
孤诣奇崛有大成
深冬,子夜,淮安市守府东巷10号。“嘎”的一声,门开了。一个约摸五十来岁的女子头裹围巾,披着大衣瑟缩着走进寒风。她好不容易敲开一家店铺,买上蛋糕就往回跑。店老板的咕噜她听不见,她只想着正在“用功”的儿子……
不知道
周大成在接受
沙孟海先生颁发第二届全国篆刻作品奖时可曾想到这位慈爱的母亲,只知道他每到母亲生日总要镌下一印,以抒人子之情。
谁的一生没有一两次做个艺术家的“冲动”呢?只是大成把“冲动”变为对
篆刻艺术的执着与痴情。
十 年前,中学毕业后的大成投身著名
篆刻家程博公先生门下。一本影印的《说文解字》他爱不释手,—一辩读;近现代大家吴昌硕手书的《石鼓文》更成了他的日课。大成读过昌硕老人那“生计仗笔砚,久久贫向隅”的悲戚诗句,可还是把全身心都投入到
篆刻之中。一把钝刀,几方顽石,开始了艰难的凿石人生。
后来,他成了一家造纸厂的机修工。带着一身疲惫的油垢回家,总是径奔简陋的书案前。“敛气”!“入定”!一个“意念”:
篆刻!
看着大成伴如豆的灯光通宵不眠,古稀的奶奶心疼得
老泪纵横。是呵,作为周家的长孙,襁褓时就唤“大成”,希望他能“长大”,能“成活”,可谁想他为
刻章、写字这“劳什子”而不顾身体!
来自亲人的规劝,令他感念;周围一些人的误解,更是压力;而最沉重的打击则是1989年的10月——又一次接到浙江
美术学院(现为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篆刻专业的落榜通知(1987曾考该院未被录取)。
多年后,大成给我谈起这段往事,却笑了:“也就在那时,我决定不再‘押宝’了。我把
篆刻这‘
迷人’的艺术当作一生的追求。”
大成“沉”下去了。他像初学者那样,一头扎进凝重典雅的汉印中,这使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成知道,毕其功于“
汉印”一役,只是“印奴”;要窥印学堂奥,尚须上下求索,广涉博览。翻开他的印稿,那方“
相敬如宾”取法封泥,颇为苍茫;抒邻舍厚谊的“左右相帮”印则有古玺“日都庚卒车马”的娟秀;凿石涛画语“墨非蒙养不灵”直接汉铸印和凿印的拙朴。甚至印人不屑的唐官印、叠文印大成都下过工夫。对流派印,尽管他醉心
吴昌硕那雄强恣肆、乱头粗服的“
霸气”,而
赵之谦的秀逸,
吴熙载的峻拔也都在他的印稿中留下端倪。今 年秋,大成喜得贵子。他常一边哄儿,一边翻阅《
黄士陵印谱》……
为了艺术,他节衣缩食,四出求教。他的笃诚与好学感动了
韩天衡、刘江、
陈振濂这些当代名家。对生长在苏北贫瘠土地上的这棵艺术幼苗,
韩天衡先生更是悉心培育。
十年磨一剑。大成终于在
篆刻艺术上初展头角。他的“
履迹”出现在许多展览、大赛的
作品集中。
韩天衡戏称他的篆刻为“小写意型”。“
写意”并非随意,韩先生撰文道:“
周大成治印颇长于在文字形体的经营,错落取势,平中不平,故以一字论,有展促姿态,得以致全印静动跌宕,饶有生机……写意中见精到。可贵。”
面对鲜花与掌声,
周大成一如往日般平静。他把艺术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如
文学、
国画……
“都姓俗时我姓雅,画书妙者少奉迎;天心不识人心苦,孤诣奇崛有
大成。”(著名
书画家王学仲诗)愿“孤诣奇崛”的
周大成终有“大成”!
让石头唱歌
有首美国民歌唱道:“石头虽好,不会唱歌。”
美国西敦豪大学的威廉·罗肯特
教授看到
中国篆刻家们精彩表演后,高兴地称之为“能使石头
唱歌的艺术家”——推而论之,在洋
教授的眼中,
周大成先生当亦属这样一位“艺术家”了。
毫无生命的
石头,在大成心目中是那么鲜活——鲜活成溶入悲欣、溶入美丑的精灵。阿拉伯有句谚语:“从
石头到
宝石要经过无数岁月。”诚哉斯言!大成踏上“印”途,已有二十载春秋,在大成手中经过
雕琢的
石头何计其数!刻了磨,磨了刻,求索的路上多少刺藜多少坎坷,已化作令他倍觉温馨的回忆。大成毫不怀疑,采于混沌之中的顽石,一变乃至数变而成旌帜般鲜红的印章,正是重金难易的“至宝”!
如今,裹挟转轨时代大潮而泥沙俱下,品藻艺术已变得“
奢侈”。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现在早不是
凡高的时代了。”难道现 在真成了“
孔方兄”君临天下而失却人之真宰的时代么?大成说“不”,他从偷闲一“刻”到“刻”不容缓,就是在寻求一方宁静的天空——让心灵放飞的天空。他知道,心灵上系上“金”属就再也飞不远了。缘于此,
大成才攻艺不辍,乐在其中。
在他的作品中,秦汉印、
古玺、
封泥、古陶、砖文、唐宋官印、明清流派印直至今人印风……均一一可寻端倪,却又总是个人面目强烈:雄强霸悍,气势夺人。仿佛“天目”大开:变古今于一瞬,合情理为一格,游刃有余,心手双畅!
大成的印作何以如此?他刻了两方闲章:“一生悬命”与“九牛二虎之力”。细观“一生悬命”一印,章法斑驳陆离,大疏大密;无论是借边,还是让边,均“笔”在“意”先,不假修饰。而线条则一扫某些铁线篆千行一面的陈习,
奇崛、生辣、
苍劲、沉雄!印迹见心迹,令人萦损柔肠,顿起苍凉之思。同为白文印,“
九牛二虎之力”一印印面干净爽洁,取法古玺“
日庚都萃车马”,变“U”型为“n”型,有继承,有创新;字型大小穿插,如乱石铺街;而那细若春蛇秋蚓般的线条,则“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此印如待月西厢,秀朗可人。
这两方闲章不是大成刻的最好的作品,但我以为这两句话当如他的一篇“创作经验谈”。据他说,“
一生悬命”是日本习语,意即一辈子把命运抓在手里。对大成来说,他已把金石艺术作为“一生悬命”般终极追求,又付之以“
九牛二虎之力”,所以才能让“石头”唱出了欢歌!
赏析篆刻作品
作者:冯春宝
周大成这次网展所展示的
篆刻艺术宗法秦汉古玺印、
封泥、
瓦当等,于明清
流派印之中得
韵致。既有
秦汉印的
苍劲、
朴茂、
雄迈。又有
流派印的
典雅、
端庄、
灵动。
先生的
篆刻既有传统印一路的底蕴,富有浓郁的金石韵、文人气;又有小写意一路印风的灵动、
率真、
烂熳。印文多是以哲理古语、古语为题材,以古玺印为依托,印风工稳、
洁净、
古雅;用力率性而活络,流动中的丰富,丰富中的纯粹,纯粹中的深藏;并保留了古玺印文爽利与瘦硬的本色。可谓,不拘陈法而古意犹存,不追时尚而新韵迭出,不标新立异而风规自远。
细品之,先生将
篆法、
章法、刀法完美融合,
篆法规范,字字有出处,笔笔有来历,章法严谨,刀法爽利。如:“于
无佛处称尊”等印,破边于逼边兼用,形断而意连,形残而意贯,赋予残破之美。又“
屡试不第”一印,
印文疏密有致,
方圆、
曲直、向背有序,
虚实相生,断连自如,静中寓动;或极力追求开合分明的空间,果敢明快,收放自如,恣肆纵横的线条呈现出劲丽、
浪漫、
古雅之趣,如“龟鹤同寿”一印等等。非技法
娴熟者不能为也,非功力
深厚者不敢为也。
简言之,先生的
篆刻线条流畅,
方圆并用,字态生动,刀笔相映,写刻之间轻松爽利,不刻意追求生辣,
猛利。而是匠心独具地化雄浑为
清雅,化古典为
时尚,化
粗犷为精微。赋予了刀下印文名士的
豪迈与
恣肆,
雅士的
清逸与
闲适,
刀笔的
情谊与
情趣。
这一切使得先生的
篆刻艺术凝重而又
古雅,
雄健而又
豁达,经典而有
精致。有一种和谐之韵,
素朴之趣,
阳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