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晟钟
中国古代乐器
大晟钟原为宋徽宗时期“大晟”新乐中的编钟,是中国古代乐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开封博物馆馆藏的国宝级文物。宋徽宗有感于当时中国音律不齐的现状,命工匠铸成几十套“大晟钟”,每套钟基准音高都是黄钟宫,发送中国各个州府,作为标准音律定音,统一了音高。这些大晟钟的基准音高全都是C大调的1音。据调查,至少有25件大晟钟实物散存于海内外。
文物鉴定
中国有九个省市的文博士考古部门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收集到了总计二十五件大晟钟的相关资料,通过考察、研究发现:这些见存实物在形制、纹饰、铭文等外表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类型差异,体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征;在音乐性能方面,则以其较有规律的逻辑关系,表现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音乐面貌的原生性。这二者相互结合,从不同角度说明,见存实物虽然可能各有其不同的制作过程、流传经历,但它们都是执行北宋大晟钟标准时的产物,而且仍然保存着当时的实际音响。大晟钟是宋代朝廷重要的测音和定音的工具,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它的价值和功能的研究不甚了解,专家通过大量的实地和历史材料的考察,充分总结了大晟钟对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的重要意义,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和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历史沿革
汉代以后,铁器已广泛使用,青铜礼器和工具退出历史舞台,还有一部份生活用具继续使用。到了宋代,涌现出复古之风,大晟钟就是在此情况下铸成。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有感于当时全国音律不齐的混乱现状,专门命工匠铸成几十套“大晟钟”,每套钟基准音高都是黄钟宫,发送全国各个州府,做为标准音律定音,真正实现了全国“音同高”,这样就能保证一首乐曲能够不走样的在另一个地方演奏。实际测量国内所存“大
晟钟”的音高,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大晟钟的基准音高全都是C大调的1音,也就是说所谓的黄钟宫就相当于如今所说的C大调。
大晟是北宋王朝的宫廷乐府名,大晟府的大司乐为长官、典乐为副,下设大乐、鼓吹、宴乐、法物、知杂、掌法等六个部门,各部官员由京朝官及通晓乐律的士人充任,专门在重大庆典活动中典礼司乐、大晟编钟就是大晟乐府的乐器之一。大晟编钟是宋徽宗赵佶崇宁三至四年(1104——1105)在京师所铸,据《续考古图》记载,该钟士以睢阳(商丘)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宋公成钟为式样铸成,计12编,每编28只(正声12,中声12,请声4),共336件。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占东京后,虏徽、钦二帝北上,北宋灭亡,大晟乐府的乐器和许多其它文物也被洗劫一空,后因“晟”字犯金太宗讳,金世宗将“大晟”刮去,改刻款“大和”,也有些因失散或淹没于地下而保留原款。如今所知大晟或大和的编钟流传于世的也有十余件,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三枚,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枚,开封市博物馆藏有三枚,日本加拿大各有一枚……从其律名来说有黄钟、夹钟、夷则、无射、应钟南吕等,是研究北宋宫廷音乐、乐制的宝贵资料。散存在海内外的大晟钟,共有25枚。一千年前,宋徽宗设立乐器制造所和制作铜器的“铸写务”,在汴京南郊建了规模宏大的铸造场,最终铸成的大晟编钟是12套336枚。336枚大晟钟千年之后仅存25枚,在它的出生地河南,也仅开封市博物馆收藏一枚。总数量大大“缩水”,彰显岁月变迁的无情。
千年前大晟钟铸成,质极纯,声韵清越,只在皇帝祭天时演奏,所奏之乐宋徽宗命名为“大晟乐”,自夸为“宋乐之始”。大晟钟问世不久,北宋大厦倾覆,大晟钟命与国运同,从辉煌极点跌落到屈辱极点。大晟钟的清越由“唯美的欢娱”化作“一地落英”的凄美,极致的庄美与衰颓凝聚在青铜乐器上,令人慨叹。
事实上,宋代并非铸造青铜大晟钟的最好时代,它所铸造的大晟编钟也并非史上最好的编钟。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编钟铸造始于商代,雏形是铃,然后是铙、单钟。
西周中期,出现了有三枚钟的编钟。春秋战国时期,像其他青铜器一样,大晟钟铸造技艺也达到巅峰。出土于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大晟编钟共65枚,音域宽广洪亮,比现代钢琴只少最低与最高两个音阶。更奇妙的是,每个钟都能敲两个音,互不干扰。西汉以后,大晟钟铸造技术逐渐没落。杜夔令人铸钟,不成其调,毁了做,做了毁,反复折腾。唐朝宫廷乐师弄了一组大晟钟,就缺一个,铸来铸去就是铸不好。好在当时正好有编钟出土,得以补齐。在北宋铸大晟钟之前,甚至连古编钟是圆是扁都弄不清,朝廷因此展开一场大辩论,最后确定古大晟编钟是扁的。北宋所铸的大晟钟,也只能发一个音。现存于孔府的编钟是明朝铸的,北京故宫大晟钟是清乾隆年间铸的,这两套大晟钟与战国编钟相比,大小一样,都凭厚度不同改变音高,但音质相差很远。
收藏历史
钟铜质,晚清时为台州路桥学人杨晨所藏,1951年入藏临海市博物馆。大晟钟系北宋政和间“大晟”府所铸造的宫廷乐器,按十二律排列。此钟属十二律的最后一律“应钟”,故称“大晟应钟”。钟通高28厘米,其中身高21.8厘米,钮高6.2厘米,断面呈杏核形,腹围53厘米,底部空径18.1×13.9厘米。钮由两条相对的龙纹图案组成,钟身饰云雷纹及乳钉纹,每面有乳钉十八颗,每组三颗,分六组横排。钲部两面俱阴刻篆书,一为“大晟”,一为“应钟”。整个纹饰精工繁丽。
相关作品
《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以所知见存海内外的宋代大晟钟为切入点,通过历史学、考古学、音乐学研究,揭示宋代青铜编钟的时代特征,尤其是与黄钟标准音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根据今存大晟钟所保存的实际音响,讨论、推定宋代的黄钟标准音高。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9 23:26
目录
概述
文物鉴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