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寺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境内景点
大月寺,又称大月院寺,位于晋豫之交,泽州县山河镇草庵沟村、晋庙铺镇窑掌村、三教河西岸。寺院四面环山,三教河流经其下。寺院东西37米,南北22米,全寺面积为814平方米。
建筑结构
寺院坐北朝南,背靠笔架山,东临骆驼崖,南接皇箭垴,环境幽雅。寺为一进院,北有正殿五间,左右耳殿各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正殿对南殿五间,右耳殿对南敞棚三间。左耳殿对倒座戏台三间,南殿与戏台间开山门一个,阔一间。
历史沿革
据寺内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明正德丙子(1516年),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进行了重修。
1957年,当地又在西边增设北大殿一院三间,左右耳殿各一间,西、南两面为院墙。正殿硬山顶,面阔五间,四椽栿。殿前辟三门,门阔一间,均施六抹隔扇门。寺内现存明清重修碑碣二十余通。现为泽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由来
月院寺,是大月寺、中月寺和小月寺的总称,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窑掌村月院山下的一条幽深峡谷之中。由于该寺群久藏深山,并不为更多人所知,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遗存,一直吸引着考古学者和文人墨客前往探究。
这三座寺院的名称为什么都与“月”有关,关于小月寺只有简单的记载:小月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金代,明朝正德年间,因见山顶夜间光芒四射,远看如明月照临,遂改名小月院寺。
大月寺守寺老人89岁的张守兰,和两名上了年纪的香客,讲到大月寺名称的由来时表示:“大月寺四面环山,其中背后一座山酷似笔架,因此叫‘笔架山’。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从寺院内看去,圆圆的月亮像是嵌在两座山峰之间,非常好看。因此,这里取名为大月寺。”不过,也有不少旅行者认为,大月寺整体坐落在群山之间,从高处眺望,大月寺整体轮廓就像是一轮圆月,所以古人取名为大月寺。若稍高一些的山岭上看,果然隐约看到圆月的形状。一位香客说,要想看得更清楚,得爬到远处更高的山峰上。
这座寺院创建年代是非常久远的大月寺创建于秦末汉初。据专家介绍,从寺院内现存的二十余通石碑来看,最早的一块石碑上有关于清朝顺治时期“重修大月寺”的碑刻,碑文记载大月寺始建于明正德丙子(公元1516年)年。
窑掌村中的中月寺其实是座三教堂,以前并不叫中月寺,由于这座寺院位于大月寺和小月寺之间,渐渐被后人叫成了中月寺。
据记载,晋城乃至豫北等南太行地区带“月”字的地名非常之多:如泽州县山河镇有月湖泉,河南有月山、大月沟、小月沟;寺庙有大月寺、小月寺;古建有过月亭、款月亭;名山有闻名全国的赏月名山——珏山,更是与“月”有关;此外,当地女孩也喜欢以“月”命名……这些足以证明,月院寺的名称应与晋城的民俗是有关的。
民俗文化
大月寺院尊奉着的是儒、释、道三家。
相比较而言,小月寺是座比较“正宗”的禅院。据碑文记载,小月寺发展到清代初期,寺中已有和尚百余人,香火十分旺盛。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为小月寺“附加”了与“佛”无关的传说。据传,唐朝时候,八仙之一铁拐李曾在此修行,修成仙以后,在对面的山上留下一首诗:“溪溪直上孤峰底,怪柏苍苍老不死,梨杖长拖啸一声,虎豹潜行齐缩耳。须臾有客话无生,旋煮新茶汲冰水,樵歌依约耳边来,诗情都在烟岚里。”从这个传说的时间上来看,与佛教传入中原的年代并不冲突,这似乎也可为三教在此和谐共存又找到一个注解。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小月寺却是一片工地,显得有些零乱,不知重建以后的小月寺能否呈现先前的风采。
中月寺则是一座典型的三教堂,同时尊奉着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它是这三座寺院中保护最好的,前院的舞楼及木制雕花窗棂均保存完好。据村民讲,传说当年修建此庙时,正逢这里的水陆大会,修建者认为此处地理条件优越,决定塑三教合一的神像。于是乡邻纷纷响应,决定把佛教、道教、儒教的祖师像都塑在这里。采访中,村民老赵还专门带领记者看了院内西北角一间厢房内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是描述“刘关张”三结义的故事,画面清晰,线条流畅,人物生动,为清代人所绘。可见,三教在此相依相存和谐相处时日已久。
在大月寺,同样看到三教共存的“影子”。因为在这座不大的古寺当中,除道教的三清长老外,还尊奉着孔夫子、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公的金身。
古人在《混元三教九流图赞》中说,“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三教一体”是中国文化具有极强吸纳改造能力的例证,“三教一体”的月院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兼通圆融的大智慧、大境界。
文中提出了“月”的命题,这的确是南太行山最南端这一带独有的地理现象,但是作者并未给出答案,所以南太行的“月文化”值得专家学者去研究,这也是月院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财富之一。
参考资料
三教皆尊的古寺群.晋城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9 04:02
目录
概述
建筑结构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