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山
位于浙江宁波鄞州区横溪镇境内的山
大梅山,坐落于浙江宁波鄞州区横溪镇境内,海拔近600米,属天台山脉。常年葱郁, 山高林密, 风景秀丽, 属鄞南山区,紧依东钱湖风景区,毗邻奉化市,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景区介绍
大梅山区内青山环绕,群峰峥嵘,多沟谷盆地,怪石奇岩,发源于景区东端道成岙的横溪贯穿全境,区内长12.5公里,核心景观之一横溪水库容量为3975立方米,水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大梅山山水形胜,风景秀丽,自古就是宁波的风景名胜之一。唐宋以前,横溪镇是通往浙南的主干道,历史上曾经繁华一时。大梅山, 以梅为地名的有: 梅福, 梅溪, 梅岭, 梅峰, 梅隆等。
梅福的大梅山仙禅,法常的大梅禅风以及怀海的百丈清规吸引着历代文人雅士,寻仙访禅者神游此地。宋代王安石任县令时,曾游历大梅山,宿于保福寺。南宋吏部尚书楼钥在《游大梅山》中写道:
为忆西京梅子真,人言羽化非沈伦;海滨古墓已无迹,山外高峰宁有神。
大梅禅风远播,其生嗣东渡传承至韩国、日本。著名的的有杭州天龙禅师,金华具胝禅师,大梅法英,韩国的新罗迦智,日本的心地觉心,道元禅师等。据《天童寺志》记载,大梅山护圣禅寺在唐寅宗大中六年(847年)与天童寺、延庆寺同列为十大常住寺,按待各地神僧参禅。 大梅山五峰耸立,形如迎风怒放的五叶莲花,山势挺拔,峰峦叠翠,多奇岩怪石,溪涧跌水。
大梅法常禅师
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湖北襄阳人,俗姓郑。幼年即出家,从师子荆州玉泉寺。其容貌清峻,性度刚敏,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二十岁的时候,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参礼江西马祖大寂(道一)禅师。
初礼马祖,法常禅师便单刀直入地问:“如何是佛?”
马祖道:“即心是佛。”
法常禅师言下大悟。
开悟后,法常禅师离开了马祖,前往四明(今浙江宁波市西南)仙尉梅子真昔日的隐居地,结茅隐修。
唐贞元年间,盐官齐安国师(马祖弟子)座下有位僧人,因在山上探集拄杖,迷路了,无意中来到法常禅师隐修的庵所。
那位僧人问法常禅师:“和尚在此多少时?”
法常禅师回答道:“只见四山青又黄。”
那位僧人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
法常禅师道:“随流去。”
那位僧人回去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盐官齐安国师。盐官道:“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
于是便命令那位僧人回去招请法常禅师下山。法常禅师以诗偈回答盐官国师道: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后来马祖听说法常禅师在大梅山住山隐修,便派手下的僧人前往勘验,看他是不是彻悟了。
那僧问道:“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
法常禅师道“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
那僧故意试探道:“大师近日佛法又别(大师最近讲法又变了)。”
法常禅师问:“作么生?”
那僧道:“又道‘非心非佛’。”
法常禅师道:“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那僧回去后,把勘验法常的经过向马祖作了汇报,马祖大声赞叹道:“梅子熟也!”
后来丛林中便称法常禅师为“大梅禅师”。
后来,庞居士(庞蕴,马祖在家弟子,一个开悟的大修行人)听说了这件事,也想前往大梅山一探虚实。一见法常禅师,庞居士便问:“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
法常禅师道:“熟也。你向甚么处下口?”
庞居士道:“百杂碎。”
法常禅师向庞居士伸过手来:“还我核子来。”
于是庞居士便默不作声。
从此以后,大梅法常禅师开始住山传法,道望日隆,四方学者争相参礼。
法常禅师曾上堂示众云: “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且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 如。 ”
这段开示,言简而意赅,既揭示了禅宗之大本,同时也暗示了大梅禅师当初入道之所在,以及他一生受用之所在,转机之所在。
识心达本是修行的基础,心不附物,不落两边,是修行的关要。二边不去,心存彼此,则与道相背。请看法常禅师接引夹山、定山二位禅人之公案:
一日,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禅师道:“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夹山禅师道:“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互相不肯,于是一同上山,参见法常禅师。
一见法常禅师,夹山禅师便问:“未审二人见处,那(哪)个较亲?”
法常禅师道:“一亲一疏。”
夹山禅师复问:“那(哪)个亲?”
法常禅师道:“且去,明日来。”
第二天,夹山禅师又问。
法常禅师道:“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禅宗最贵情不附物,不立一法,不废一法。金屑虽贵,落眼成病。“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妙!“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亦妙!然而,若把二者打成两截,贵一贱一,即不妙矣。法常禅师的回答真是精妙绝伦。二人互不相肯处,正是“一亲一疏”,不是两边,又是什么?争什么亲与不亲?难怪夹山后来自我反省道:“当时失一只眼。”
法常禅师入寂于开成四年(839)春秋八十八岁。临终前,法常禅师仍不忘向徒众开示即心即佛之宗旨。
一天,法常禅师告诉徒众:“来莫可抑,往莫可追。”就在这个时候,室中的鼯鼠发出吱吱的叫声,于是,法常禅师接着说道:“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吾今逝矣。”
说完,便怡然而逝。
后世永明延寿禅师赞叹法常禅师云:
“师初得道,即心是佛。最后示徒,物非他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相关作品
四明山志·大梅山保福寺护圣寺
黄宗羲《四明山志·大梅山保福寺护圣寺》:
大梅山在馀姚之南七十里,汉梅福旧隐处也,中多龙穴,神蛇吐气成楼阁,云雨晦冥,边有石库,内贮仙药、神仙经籍。贞元十一年,法常自天台至此,寄宿于房,梦神人语之曰:“石库中圣书,悬记既往将来之事,受之者为地下主;不然,亦帝王师傅。”常曰:“吾以涅槃为乐,石库之书非吾所好。”神曰:“此地灵府,凡人居此,立致变怪。”常曰:“吾亦寓迹,非久据也。”于是编苫伐木,粗为结架。开成初,徒侣辐凑,巍然遂为林院,保福为旧址,护圣则法常增院也。
护圣禅寺
宁波大梅山护圣禅寺至今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乃唐代禅宗高僧大梅法常禅师创建,历代高僧辈出,禅风四震,其法嗣远传至韩国和日本,著名的的有杭州天龙禅师,金华具胝禅师,大梅法英,韩国的新罗迦智,日本的心地觉心,道元禅师等。护圣寺曾是皇家赐额的十方丛林,常住千僧过堂。经过岁月的变迁,寺院历代几度振兴,然而文革期间,护圣寺再次被毁无遗,幸存明洪武年间的《大梅山护圣禅寺重建记》一块,和宋朝的经幢数节等。
2014年10月16日,天愿法师,发愿振兴祖师道场,从护圣寺起香,三步一拜,千里朝拜九华山。为了能让佛法的慧日照耀世间,为了正法久住,受护圣寺四众弟子的邀请,天愿法师不顾寺院生活环境的艰苦,恢复寺院的艰辛,毅然担起恢复护圣寺的重任,不久的将来,寺院将赎回古殿基,建成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禅堂,文殊院,五观堂,念佛堂,祖师殿,荷衣沼,问法亭等,尽复旧观。为让四众弟子能有一个好的修行环境,天愿法师和寺院师父们一直都这样努力着。
大梅山诗词
此山名大梅,驱车入山麓。试问山中人,山名竟谁属。禅家开道场,为说梅子熟。仙家指为岩,曾此隐梅福。或云古有梅,其大蔽山谷。至今二梅梁,灵响皆其族。他山抗惊湍,禹祠横殿屋。三者尚谁凭,禅师有遗躅。余皆不可辨,安得究图录。但爱山又山,乔林间修竹。——宋·楼钥《大梅山》
来游大梅山,陟山几百重。平行十仞冈,俯瞰他山峰。
一步一步高,势欲凌虚空。左顾九地底,楼台鸣鼓钟。
蓬莱反在下,直恐船引风。又疑海水竭,洞见冯夷宫。
行行愈就顺,故步寻苔封。十年旧主人,相对如梦中。
清谈虚阁上,坐到夕阳春。年来颇畏影,掣身慕冥鸿。
入山非不深,犹有行人踪。安得更深处,尚友荷衣翁。
未问梅子熟,宁能噉青松。庶几适吾心,余生得从容。——宋·楼钥《侍仲舅同诸表游山》
山以梅名古,还因姓氏讹。西来迎仗锡,南向揖金峨。
大海如杯泻,长天若镜摩。严陵千古共,钱买五铢多。——清·杨学载《大梅山》
岩桂孤妍点绿苔,山矾绰约倚云开。一从仙尉乘风去,多少青山也姓梅。——明·沈一贯
累累山上石,夭夭墓前棘。风霜千载余,潜寐无人识。
晨策信于迈,巘崿恣登陟。委顿力不任,仰止惕焉式。
托身忌讳朝,抗言存社稷。诛王气靡伸,封孔志已得。
一朝谢荣名,远从兹地匿。达人贵冥搜,愚者安能测。
箕颍及首阳,名与天壤极。旷世感予衷,永愿依遗则。——明·闻龙《大梅山》
大梅山下神仙窟,与客来游得遍观。尚有松花留宿供,已无药灶觅灵丹。
峰峦环绕三摩地,涧水盘回百折湍。竹杖芒鞋应不倦,题诗日日记清欢。——元·刘鼎《大梅山》
独秀峰前倚槛看,翚飞楼阁出山赞岏。荒坟虎葬唐僧骨,古井龙窥汉尉丹。荷沼秋枯霜镜净,松林风撼夜涛 寒。年年四月黄梅熟,犹忆调羹齿颊酸。——袁桷《游护圣寺》
僧是襄阳客,于兹号法常。能将心即佛,便遗虎悬囊。遗址殊非小,丰碑未就荒。大唐物何在?去塔矗前 岗。——胡尚炜《护圣寺》
交通
1、从宁波东站汽车站乘“宁波到裘村”的巴士,在大岙村下车,再打车去清塘村护圣寺,不过车不好打。
2、乘公交640路(从丰乐苑小区中心站到梅岭芝山方向),在保福寺下车,再步行至护圣寺,步行大概用时半小时左右,不过车班次很少。
3、乘公交640路(宁波丰乐苑小区到清塘),在清塘下车,再步行至护圣寺,车班次很少,一天2-3班。
4、直接从横溪打车去清塘护圣寺,很方便,价格略贵。
大梅山风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4 14:16
目录
概述
景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