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环境大气质量现状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出污染因子的现状本底值,再通过环境质量指数来确定现有环境质量状况,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原则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主要有现状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采用:
(1)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2) 收集最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3) 进行现场监测。
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凡涉及GB3095中污染物的各类监测资料的统计内容与要求,均应满足该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涉及GB3095中各项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应符合GB3095对分析方法的规定。
监测方法应首先选用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发布的标准监测方法。对尚未制定环境标准的非常规大气污染物,应尽可能参考ISO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相应的监测方法,在环评文件中详细列出监测方法、适用性及其引用依据,并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满足项目的监测目的,并注意其适用范围、检出限、有效检测范围等监测要求。
调查内容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大气污染源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四方面内容。
大气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对象和内容应符合相应评价等级的规定。重点关注现状监测值能否反映评价范围有变化的污染源,如包括所有被替代污染源的调查,以及评价区内与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
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建、扩建项目应包括新污染源、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2)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对于现有项目和改建、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评价范围内拟替代的污染源调查方法参考项目的污染源调查方法。
a 现场实测法。
对于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例如,由排气筒排放的SO2、NOx或颗粒物等,可根据实测的废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
b 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一些无法实测的污染源,可采用此法计算污染物的源强。
c 排污系数法。
根据《产排污系数手册》提供的实测和类比数据,按规模、污染物、产污系数、末端处理技术以及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产排污系数手册》可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3)污染源调查内容
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
a 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
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建、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0~1,一般可按季节、月份、星期、日、小时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b 点源调查内容: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c 面源调查内容:面源位置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染物)],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d体源调查内容: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体源高度(m):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体源的边长(m):体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e 线源调查内容: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m),道路宽度(m),街道街谷高度(m):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g/(km污染物排;平均车速(km/h),各时段车流量(辆/h)、车型比例。
f 其他需要调查的内容:建筑物下洗参数;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二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参照一级评价项目执行,可适当从简。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并对估算模式中的污染源参数进行核实。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有现场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
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采用:
① 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② 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③ 进行现场监测。
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现场监测应确定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监测点位等,并提出监测需求,委托有资质的监测部门进行监测。监测因子应与评价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相关,应包括评价项目排放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
监测时间选取应符合技术导则中关于监测制度的要求。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对于评价范围大,区域敏感点多的评价项目,在布设各个监测点时,要注意监测点的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同时布点还要遵循近密远疏的原则。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部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布设应符合GB 16297中附录C的有关要求。
(2)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分析
对于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数据有效性分析,应从监测资料来源、监测布点、点位数量、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条件、监测方法以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等方面分析是否符合导则标准以及监测分析方法等有关要求。
对于日平均浓度值和小时平均浓度值既可采用现状监测值,也可采用评价区域内近3年的例行监测资料或其他有效监测资料,年均值一般来自于例行监测资料。监测资料应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对近年来区域污染源变化大的地区,应以现状监测资料和当年的例行监测资料为准。对于评价范围有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应获取其监测资料,分析区域长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与布点原则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 2.2测制度与布点的要求。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满足项目的监测目的,并注意其适用范围、检出限、有效检测范围等监测要求。凡涉及《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中各项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应符合GB 3095对分析方法的规定,对尚未制定环境标准的非常规大气污染物,应尽可能参考ISO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相应的监测方法,在环评文件中详细列出监测方法、其适用性及其引用依据,并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
凡涉及GB 3095中污染物的各类监测资料的统计内容与要求,均应满足该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其他特征污染物监测资料的统计内容应符合相关引用标准中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主要通过对现状监测资料和区域历史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对标法。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年均浓度、季均浓度、月均浓度)、短期浓度(日平均浓度、小时平均浓度)的达标情况。
(1)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
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统计年平均浓度最大值、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和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占标率或超标倍数,评价其达标情况,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并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2)现状监测数据达标分析
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时,先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位置、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等内容。
在分析处理各时段监测数据时应反映其原始有效监测数据,小时、日均等监测浓度应是从最小监测值到最大监测值的浓度变化范围值,即Cmin ~Cmax的浓度,并分析最大浓度Cmax占标率,和监测期间的超标率以及达标情况。
参加统计计算的监测数据必须是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对于个别极值,应分析出现的原因,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参加统计计算,未检出的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1)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
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2)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a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分两种情况:
① 评价范围小于50 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② 评价范围大于50 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50 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b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3)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
a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类别,并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原则,收集每日实际逐次观测资料。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根据不同评价等级预测精度要求及预测因子特征,可选择调查的观测资料的内容: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海平面气压、观测站地面气压、云底高度、水平能见度等。
b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 500 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速、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按照HJ 2.2数,每层的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24次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于每日实际观测次数不足24次的,应在应用气象资料前对原始资料进行插值处理。插值方法可采用连续均匀插值法(实际观测次数为一日4次或一日8次)或者均值插值法(实际观测次数为一日8次以上)。
(4)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在评价范围内设立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两个月以上。观测内容应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要求。观测方法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5)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
a 温度。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温廓线即反映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通过对温廓线的分析,可以知道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逆温层是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烟流向上和向下扩散,只在水平方向有扩散,在空中形成一个扇形的污染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
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一级评价项目除上述工作外,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的分析,并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b风速。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m/s),风速可随时间和高度变化。从气象台站获得的风速资料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有数值的,另一种是用字母C表示的,C代表风速己小于测风仪的最低阈值,通常称为静风。
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每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即对多年气象资料的风速按相同月份和不同季节每天同一时间进行平均,求得每月和不同季节每小时的平均风速,并绘制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
选择
评价因子是指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时所采用的对表征环境质量有代表性的主要污染因子。评价因子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评价结论的可靠程度。
评价因子主要通过
污染源评价来获取。它一般选择那些能反映大气质量状况和在大气环境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如排放量大、浓度高、毒性强、经济损失大的污染物。目前,我国大气环境评价中常见的评价因子有:
(1) 颗粒物:可吸人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2)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光化学氧化剂、氟化物等;
(3) 有害元素:重金属(如铅、汞等);
(4) 有机物:苯并(a)芘。
在具体进行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时,可从上述因子中选择几项,同时可根据具体评价对象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