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经过四年精心创排的大型歌剧《大汉苏武》在
西安撩开了神秘的面纱,首次进行公开首演。强大的阵容,恢弘的气势,大气的舞美,磅礴的音乐,55岁的米东风宝刀未老,歌声依然大气而浑厚,整台歌剧虽然有深沉,有悲壮,有苍凉,但却昂扬着向上的力量。
《大汉苏武》是陕西制造的原创歌剧,也是我省继《张骞》《司马迁》之后“大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可以说举全院之力创排了这样一个大型的歌剧,《大汉苏武》的剧本创作为歌剧奠定了卓越的框架和视角,情节集中凝练,故事线条清晰,故事讲述干净而不刻板,写历史人物,又跳出历史剧的拘谨,达到历史剧的庄重与传奇剧的曲折相统一。
昨晚是《大汉苏武》的首场演出,全场座无虚席。《大汉苏武》不仅具备了
歌剧的世界性语言,还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有着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冲击力。记者注意到,整台歌剧的音乐虽然沿袭了西方歌剧的高端大气,注重和声和调性。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显而易见,有独特的中国式美感,特别是其中有一段秦腔武士的震撼出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剧运用了秦腔的演员和元素,却不局限于单纯的秦腔表达,在表演手法上将民族生态和现代艺术形式巧妙融合,用现代舞混搭秦腔呈现双簧表演形式,极富新意,在西安演出更是让观众感到了一种天然的亲切。
苏武最大的特点就是持节不改,然而这种
精神在著名歌唱家米东风身上也得到了体现。早在《大汉苏武》开始排练的新闻发布会上,导演陈蔚就曾透露,苏武就是为米东风量身打造的。从35岁的张骞到45岁的司马迁再到55岁的苏武,米东风在歌剧中完成了对“西汉三杰”的塑造。三个汉代杰出的历史人物,却是三种不同的民族精神,米东风坦言自己也坚守了三十年:“这一次我下的工夫最大,时隔多年再去演歌剧男主角,压力很大,从接演开始,我就在努力练声,努力做到最好。虽然年龄大了,但对人物却理解得更深了,随着历练的增加,我相信我更能融进苏武的内心世界。”从昨天演出效果看,米东风真是“宝刀未老”,他的咏叹调余音绕梁,让人沉醉。
20年前,一部歌剧《张骞》以其独特的西北气质和民族音乐与西方歌剧音乐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眼前一亮,被誉为“中国西部歌剧的典范”。随后,一部《司马迁》同样续写了“大汉三杰”的歌剧梦。接着,又一部描写汉代人物的歌剧《大汉苏武》在陕西西安人民剧院首演,从而完成了陕西艺术家们的歌剧“大汉三杰”的歌剧梦。
而帮助陕西演艺集团完成这一歌剧梦的不仅有编剧党小黄、主演米东风,更有北京的歌剧艺术家们,作曲郝维亚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导演陈蔚为中国音乐学院表导演教研室主任,而主要演员薛皓垠、张海庆、彭康亮和周晓琳也是活跃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的年轻歌唱家,北京与陕西的艺术家们共同打造了这部充满了爱国情结的歌剧力作。
记者在歌剧《大汉苏武》的现场看到,大幕开启,一曲秦腔响起:“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两个金色武士一个唱一个舞,把苏武故事的缘起交代得十分详尽,随后,舞台上出现了苏武受命出使匈奴,把汉民族的友谊带到了北方草原。在他即将回国的时候,匈奴内部发生了谋反事件,汉使副将张胜参与其间,累及苏武,从此苏武流亡在匈奴,开始了颠沛流离,茹毛饮血的日子。歌剧运用了西方歌剧的艺术形式,以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营造出苏武不屈的性格和对祖国持之以恒忠诚的气节。在音乐中,郝维亚不仅运用了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更加入了古朴的西北民族音乐,特别是硬弦板胡、埙、琵琶、竹笛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使得观众在各个人物西方歌唱方法中感受到民族的韵味。
很多专家看过首演的《大汉苏武》,对该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中国歌剧研究会会长、著名作曲家王祖皆赞扬导演陈蔚女士非常懂戏曲的运用,《大汉苏武》唱作俱佳,不少唱段均具有现代感,对民乐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据悉,该部歌剧正在联系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