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蒙大拿州特律河边的小镇,住着长老派牧师雷夫伦特·麦考连(
汤姆·斯凯里特饰)一家。麦考连为镇上人布道之余,平时喜爱读书,更喜欢在美丽的特律河里用假蝇钓鱼。麦考连家有两个男孩,大儿子诺曼稳重内敛,小儿子保罗坚强、倔强、狂放不羁。他们从父亲那儿学到了钓鱼的技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1917年,一战爆发,诺曼(
克雷格·谢菲尔饰)加入美国森林服务部,而保罗(
布拉德·皮特饰)做了泳池救生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钓鱼的爱好。诺曼发现,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节拍去钓鱼,他发明了自己的节奏,而他无疑是个钓鱼天才。
1919年秋,诺曼前往离家几千英里的达蒙斯学院上学,一去就是六年。在学院,他发现自己其实非常擅长讲授英国文学,萌发了当教授的念头。保罗在家乡读了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报社工作。
1926年,诺曼回到了家乡。再和弟弟一起去钓鱼,他发现自己永远都赶不上弟弟了。在一个舞会上,诺曼结识了美丽的杰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保罗则迷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经常因为欠债与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诺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请他担任英国文学教授,他鼓起勇气向杰茜求婚。即将离开家乡的诺曼与父亲和保罗再次来到特律河钓鱼。诺曼让保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罗拒绝了,他是一个钓鱼艺术家,他不愿意离开蒙大拿。就在诺曼动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罗被仇家杀害。
因为小说并不具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和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使得影片的改编非常困难。罗伯特·雷德福和编剧理察德·福来登伯格决定将影片的重点从情节引到对风景的描摹以及大河对生命的象征意义上。
该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和轰轰烈烈的戏剧冲突,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在导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摄影师一派悠然自得、充满诗意的拍摄风格下,不再是单纯的电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画。除了摄影师是它的灵魂外,电影音乐也是它的另一个生命承载。在导演、摄影、配乐的亲密合作下,观众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悦和心灵上的平静。(《世界电影之窗》评)
该片在“光”和音乐元素的装扮下,自然景观美轮美奂,人物造型绝伦之至,精神面貌至真至纯,大河传奇和演绎的“大河恋”情结成为油画和抒情散文的唯美超越。影片诠释了生活中的亲情、爱情、友情的内涵和真谛。该片的光线造型非常有特色,对不同时空的景色、人物表情、动作、形态、心境、形象塑造和电影的主题完美、立意升华等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电影文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