帼帼(1996年9月14日-2016年12月26日),雌性,1996年9月14日出生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谱系号439。母亲为赠港大熊猫
佳佳,哥哥姐姐有佳林、
大熊猫月月、
熊猫迪迪、龙龙;子女有
耀耀、亮亮、
美安、
大熊猫平平、
大熊猫安安、
大熊猫姚蔓、
大熊猫姚欣、
大熊猫雅吉和
大熊猫花生。
熊生经历
1996年9月14日,帼帼出生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
2000年4月9日,出差至扬州动物园;
2000年5月10日,回到核桃坪基地;
2005年7月8日,产下龙凤胎“耀耀”和“亮亮”;
2006年9月22日,产下女儿“美安”;
2008年6月24日,搬家到雅安碧峰峡基地;
7月6日,帼帼分别于7点52分和8点36分产下幼仔“平平”和“安安”,是汶川大地震后的首对双胞胎;
2009年9月27日,产下雌性双胞胎“姚蔓”和“姚欣”;
2014年5月26日,产下儿子“雅吉”,是2014年全球第一只新生大熊猫;
2016年6月22日,搬家到上海野生动物园;
7月9日,产下女儿“花生”,是首只在沪出生大熊猫幼仔;
12月26日上午,因病抢救无效死亡。
地震历险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使卧龙核桃坪基地遭受重创,已经怀有身孕的大熊猫“帼帼”被倒塌的废墟压住,麻醉后被救出。一个多月后,被转运到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帼帼”成功诞下一对双胞胎,被命名为“平平”和“安安”。
因病去世
2017年1月1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出名为《关于大熊猫“帼帼”、“花生”的死亡公告》的通告:
2016年12月19日,帼帼先后出现发热、排肠粘液、呕吐、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随即进行隔离治疗,12月22日晚上开始出现抽搐症状,病情逐渐加重。其间,采集粪便、尿液、血液等样品进行一系列检测,以及B超、CT检查,B超、CT检查发现胰腺肿大,血检发现血淀粉酶升高(1473-2663U/L)、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其余未见明显异常,也未检测出已知致病性病毒及病原微生物。根据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根据临床症状,采取抗感染、减少胰腺外分泌、抗病毒、保护胃肠粘膜、维持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为主的治疗方案。经过上海野生动物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及上海相关医疗研究单位专家全力抢救,大熊猫“帼帼” 于12月26日上午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临床及化验室检查、死后剖检及2017年1月17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死因为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子女情况
耀耀,雌性,谱系号601。2005年7月8日生,2013年1月23日出差至湖州德清下渚湖熊猫园,2022年11月9日因淋巴瘤伴重度胰腺炎医治无效死亡。
亮亮,雄性,谱系号602。2005年7月8日生,不幸夭折。
美安,雌性,谱系号653。2006年9月22日生,2008年3月1日因急性异物性肺炎休克抢救无效去世。
大熊猫平平,雌性,谱系号704。2008年7月6日生,2017年1月10日搬家至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大熊猫安安,雄性,谱系号705。2008年7月6日生,2011年1月16日去世于上海野生动物园。
大熊猫姚蔓,雌性,谱系号759。2009年9月27日生,2018年搬家至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中华大熊猫苑)。
大熊猫姚欣,雌性,谱系号760。2009年9月27日生,2015年1月23日出差至台州温岭长屿硐天熊猫馆。
大熊猫雅吉,雄性,谱系号910。2014年5月26日生,2017年9月30日出差至济南动物园。
大熊猫花生,雌性,2016年7月9日生,12月31日严重肠扭转导致大面积肠坏死,抢救无效去世于上海野生动物园。
相关新闻
2006年9月22日清晨3点21分,大熊猫帼帼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带来了今年的第17只熊猫宝宝。“这是帼帼的第二次产仔。帼帼虽然经验不多,同时幼仔又属于倒生,但是整个产仔过程相当顺利”,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熊猫宝宝体重181克,目前身体非常健康。
2008年7月6日,地震后由卧龙转移到雅安的大熊猫“帼帼”产下一对双胞胎,这是今年全球首只产仔的大熊猫。6日上午7时52分,在卧龙怀孕的“帼帼”产下了首只小仔;8时36分,“帼帼”产下了第二只小仔。双胞胎中先出生的熊猫宝宝体重为170克,后出生的熊猫宝宝由于一直被“帼帼”抱着,无法称量体重。熊猫妈妈“帼帼”今年12岁,3月成功配种。地震发生后,由于圈舍被毁,“帼帼”受到惊吓逃出了圈外,当天下午,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便将它找回。6月24日,作为首批被转移的发情配种的大熊猫,“帼帼”被安全送达雅安。
死亡档案
大熊猫“帼帼” 21岁
2016年12月19日发病,12月26日上午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大熊猫“花生” 175日龄 /“帼帼”之女
2016年12月23日下午6时发病,12月31日中午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肠扭转导致大面积肠坏死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今年21岁的“帼帼”,由川旅居沪上时,已怀有女儿“花生”。2016年7月9日,“花生”出世,成为了第一只在上海出生的大熊猫。然而,半个多月前,这对母女却双双染病而亡。这一消息迟至19日方才披露……2017年1月19日上午9点半,上海野生动物园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大熊猫母女“帼帼”和“花生”因染病救治无效,在半个多月前已相继死亡。
对于大熊猫“帼帼”母女染病双亡,相关专家表示,从上海动物园发布的信息看,“帼帼”出现了肠胃系统疾病及胰腺炎,而“花生”的死因同样是肠胃系统疾病,“没有看到具体的材料,不好说这两者有无关联,但母子都出现肠胃疾病并致死,确实罕见。”
大熊猫之死难逃“人祸”的影子
大熊猫意外死亡事件屡有发生,死因更是疑点重重。比如,
大熊猫锦意死亡,就被指园方饲养条件差,甚至有虐待大熊猫之嫌。由这些既有案例不难看出,不少大熊猫在借调期间死亡,一方面,都难逃“人祸”的影子,但却又几乎不见任何追责;另一方面,大熊猫死亡,与饲养方或承租方的饲养水平、提供的生存条件有着直接关系。据此,有理由追问,大熊猫的租调、借展,承租方是否真正遵循了相关要求,具备了合格的饲养能力和条件?是否得到过严格科学的把关?
回到这次事件。“帼帼”于去年上半年被送到上海野生动物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配合“上海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的建设。现在该研究基地刚成立不到一年,就发生这样的事,让人遗憾,也更应反思。
技术的进步让大熊猫有条件可以走得更远,也让更多人能够便于一睹大熊猫的风采。这是好事。但保护、研究也好,借展也罢,都应该严格把握好度,一旦越过大熊猫生存所需的边界,甚至因某些现实利益而功利化地忽视或牺牲熊猫作为动物的应有尊严,则只会走向保护的反面。明乎此,是对文明社会应有动物伦理的基本尊重,也考验着人类对大熊猫保护的初心。
走得再远,也别忘记为什么出发。这一点,或同样适用当前参与大熊猫保护或与之有关的机构及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