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草编是
台湾苗栗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大甲帽的由来说法不一,第一种是起源于苗栗的苑里,在日据时期初年由当地的农妇洪鸯所创,从草编凉席的技法,改良成为洋帽的制作。后来洪氏应聘担任草帽的编织工艺教师,同时在苑里地区,草编手工艺也成为当地妇女的副业之一,经年累月的发展成重要的产业文化。苑里既然是草帽的主要来源地,但限于当时的交通不便,须经由大甲转运或出口,因而被冠上“大甲帽”的专名,并以此打响产品的名号。
另外一种说法是在日据时期,大甲当地的仕绅李聪和等人,藉由对平埔族草编技术的改良,出资成立草帽、草编凉席的生产与经销,并远至日本大阪成立分行门市,再由日本人转销往欧美地区,经过几个世代的经营和发展,使得“大甲帽”的名声逐渐远近驰名。
大甲帽的原料除了蔺草之外,也应用到林投叶、纸捻、琼麻等纤维材料,除了析草细编的原料处理,在草帽编织上全草粗编也相当多见。大甲帽的造型多以洋帽为主,编织时会有一个木制的帽模辅助,然后照着这个模型依序起帽底、编帽管、帽缘和帽缘边等,再将多馀的边草剪除,然后以木槌捶边,使边缘平坦而扎实。最后便是烫压及上胶,较为讲究的还有薰硫磺的处理。
大甲草席的起源比大甲帽还要更早。在清代中叶沿海的原住民部落中,草编凉席的制作相当普遍,不久技术被引进早期汉人移民的农村中,并将原住民不重修饰的制法加以改良,增编许多纹饰图案的变化,因而出现精美的“加纹席”,并被视为进京的最佳贡品。到了日据时期,大甲仕绅将传统草席技艺,与草帽一并发展成手工艺产业,因而大甲席随着大甲帽而闻名。
真正的大甲席原料仅有蔺草一种,蔺草的特性是质地坚韧耐用,编织的成品则清爽舒适,可说是过去夏夜避暑的要件。在使用蔺草编织之前,原料必须经过曝晒、捶草、析草、搓草的步骤处理;捶草是要将纤维捶软易编;析草则再以针挑析成二至三条的细草,又称为细编,成品比全草粗编较为精美;搓草是用手搓揉,将捶打过扁平的草质,使草质美观而易编。蔺草纤维处理完成后,便可铺草固定及编织,其中出现龙凤图案的“龙凤席”,是手工草编的上乘技艺;编织完毕后,再将草席边缘强化固定,便完成大甲席的半成品。再经防潮和清洁的处理,然后放入木箱内以硫磺薰烤,增加草席色泽的美观,烫平折叠好以后便可以销售各地。
从前草席供一般人睡觉坐躺之用,几乎家家户户必备用品,近几来由于工商 业发达,家家生活富裕,早有了代替草席的用品,何况编织大甲帽和大甲席,是属于耗时费力的劳动密集工作,再加上电风扇、冷气的普遍,这项传统技艺多已从农村副业中消失、没落,草编产业正走入夕阳工业的阶段,维系传统手工艺事业者,应多加注意的此种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