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乡,隶属安徽省安庆市
太湖县,地处太湖县县域南部边陲,东与
望江县接壤,南、西两面临泊湖,北靠
徐桥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14.1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大石乡户籍人口34399人。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属下太平乡。
民国元年(1912年),属南前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徐桥区相石、蓝田2乡。
1949年,属徐桥区。
1952年,属文桥区。
1955年,属徐桥区。
1958年,属徐桥公社。
1959年,属徐桥区。
1960年,属徐桥公社。
1961年,属徐桥区大石、姑塘公社。
1984年,改称大石乡、姑塘乡。
1992年,撤区并乡,大石、姑塘2个乡合并设立大石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2年2月,大石乡辖严堂、李桥、文桥、向阳、红旗、棠林、卓铺、兰家、阳店、田祥、工农、张林、双合、五合、大石岭、周庄、双桥、田铺、沙嘴、华立、门楼、湖边共22个行政村。
1997年,大石乡辖田祥、阳店、塘林、兰家、卓铺、红旗、李桥、文桥、严塘、向阳、工农、张林、双合、五合、中心、双桥、周庄、田铺、门楼、华立、湖边、沙咀22个行政村。
2004年,大石乡辖22个行政村、一个渔业队。
2005年,大石乡村级调整为:文桥村(李桥、文桥、严堂)、田祥村(田祥、阳店)、西湖村(门楼、华立、沙嘴、湖边)、棠林村(堂林、双合)、大明村(双桥、周庄、田铺)、东湖村(兰家、红旗)、大石岭村(中心、工农、张林、向阳)、五合村、卓铺村。
2011年末,大石乡辖田祥咀、棠林、大石岭、卓铺、东湖、文桥、五合、大明、西湖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91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大石乡辖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大石岭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石乡地处太湖县县域南部边陲,东与
望江县接壤,南、西两面临泊湖,北靠
徐桥镇。距太湖县城27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14.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石乡境内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北邻大安山,南临泊湖,地势北高南低。
气候
大石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季风显著。年年均气温16.4℃,生长期年均240天,无霜期年平均248天,年均降水量1482毫米。
水文
大石乡境内河道属花亭湖水库灌溉水系,水流由北向南分渠灌溉,渠道总长30千米,南部主要由泊湖提水灌溉。
自然灾害
大石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灾、水灾、低温、霜冻、雷击等。水灾平均5年3次,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发生在1998年,沿泊湖7个村受灾面积达2万亩,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2500万元以上。
自然资源
大石乡境内地下矿藏资源有煤、铁等,其中煤储量24万吨,可用储量14万吨。主要分布在大安山一带。
2011年,大石乡有农业耕地面积49900亩;园地面积5280亩。
人口
2011年末,大石乡辖区总人口3.2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53人,城镇化率4.1%。总人口中,男性16952人,占51.58%;女性15911人,占48.42%;14岁以下4800人,占14.61%;15~64岁24163人,占73.52%;65岁以上3900人,占11.8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1.2‰,人口自然增长率8.5‰。
2017年,大石乡常住人口26892人。
截至2019年末,大石乡户籍人口3439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石乡财政总收入114.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
2019年,大石乡有工业企业2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1个。
农业
2011年,大石乡农业总产值5.1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乡生产总值的35%。生产粮食2010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4600亩,产量3254吨;棉花种植面积19000亩,产量1560吨;蔬菜种植面积4875亩,产量3560吨;果类315吨。畜牧业以饲养家禽、生猪、牛为主。生猪饲养量28950头,牛饲养量1730头,家禽饲养量123万羽。生产肉类5293吨;畜牧业总产值1.2亿元。累计造林8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1万株,林木覆盖率35%。鱼类总产量180吨,蟹10吨,渔业总产值5000万元。
工业
2011年,大石乡工业总产值达到8.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乡生产总值的50%。工业企业7家,职工5000多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形成以服装、打火机、粮食、棉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省优产品2个,市优产品5个。
商业
2011年末,大石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商业网点110个,职工1400人。城区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
金融业
2011年末,大石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
邮电业
2011年,大石乡邮政业务收入60万元。
2011年,大石乡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大石乡境内211省道过境,境内长10千米。有经华阳通长江水运航道1条,境内长10千米,村村通水泥路,村级公路总长80千米,组组通砂石路,总长200千米。
大石乡境内现有县道102,横贯东西,与省道S211、国道105、G50沪渝高速相连互通,乡道022,贯穿南北,与县道102相连,是通往长江支流华阳行蓄洪区泊湖的主要下道。乡境内有通往长江水上交通通道(泊湖航道)。全乡村道硬化里程达70余千米。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石乡有乡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9个,文化专业户11个;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1.3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者55人;乡诗词协会每季出版《近水文集》1期,发行200册。“夕阳红”、“金土地”农民演出队2个。
2011年末,大石乡有体育场地1处,3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石乡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350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7所,在校生1500人,专任教师95人;初中1所,在校生1100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支出100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5%。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大石乡有各类科技人才2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人,管理人才55人,技校人才30人,农村实用人才10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石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个;病床5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18张,固定资产总值30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7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广播电视
2011年,大石乡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入户率21%。
社会保障
2011年,大石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户,人数17人,支出3.4万元;城市医疗救助79人次,支出25.1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8户,人数1315人,支出110.5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5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万元,社会福利费15万元。慈善协会分会1家,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万元,使24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万人,参保率98%。参加生育保险145人,35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石乡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店9个,固定电话5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0%,移动电话用户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