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桥,亦称西河桥,位于天津市
红桥区子牙河北路,今大红桥建成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历史沿革
清末天津开埠后,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分驻津保两地。因此,在保定设直隶总督衙门,在天津设直隶总督行署。天津的直隶总督行署由原盐院署改建而成。其毗邻南运河,河上架有浮桥一座,因此俗称:“院门口浮桥”。此浮桥为往来行署必经之路,为壮观瞻,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拟将浮桥改为西式铁桥。后因粮道反对,认为铁桥一旦建成,会影响漕船运粮而作罢。已预制好的铁桥,只能移建子牙河与北运河汇流处,以替代原有木桥,成为市区通往北乡的咽喉要道。光绪十三年(1887年)大桥建成,取名“红桥”,俗称“大红桥”。
民国十三年(1924年),天津爆发大洪水,首先冲垮护岸及桥台,桥身断裂,致使桥体全部塌陷河中。据上海《申报》报道,大桥倾覆之时,水溢数尺,冲倒北岸铺房数间。上游之水,立时高起,浸出两岸。当时,商务印书馆经理周少勋等多名记者守望河岸,拍下大桥的最后瞬间。以后几经打捞,仍有半数以上残骸沉入河底淤泥中。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新桥开始筹建,新桥位于旧桥上游。全部设计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完成,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招标兴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夏季,新桥竣工,沿用“大红桥”的名称。因适值“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故未能举行通车典礼。
全面抗战时期,大红桥南侧的码头成为日伪招商局管辖的轮机船(小火轮)码头,也是子牙河、大清河上往来物资的集散地,其对岸常有民船停靠,逐渐形成民用船只码头——胜芳码头。这条航线的上游联系着大片游击区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成为天津地下党组织向根据地和解放区运送物资、传递情报和干部往来的重要通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人民政府对大红桥多次整修加固。
1964年,大红桥的开启制动系统失灵,拆除了中跨南墩上的开启钢架和60吨重的钢筋混凝土平衡砣。1965年,大红桥再次加固,打木桩18根,浇筑混凝土板5.4立方米,从此大红桥再也没有开启过。
1965年,在被冲毁的老红桥原址附近,增建了一座跨度为81.5米、总宽度12.3米、高7.44米的单链悬索式钢桥。1966年1月15日该桥投入使用,因在老红桥旧址重建,被命名为新红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所建的“红桥”,得到大红桥的称谓。由于悬索桥交通流量过大,承重能有限。1984年,在北运河、子牙河交汇处,建设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桥长176.506米,宽30.5米,北岸连接红桥北大街,南岸与河北大街相通,该桥延续了新红桥的名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打通河北大街向北通道,在大红桥东侧建成一座新红桥。
建筑格局
大红桥,亦称西河桥,位于红桥区东部、子牙河下游,南衔新河北大街,北接红桥北大街,历史上是通往丁字沽、南仓、白庙及天津西站的重要跨河桥。大红桥为开启式铁桥,是红桥区内现存的唯一铁桥,也是天津市仅存的三座开启式铁桥之一。桥全长80.74米,桥宽12.66米,桥高约8米,载重约10吨。中车行道宽5.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约1米,非机动车道宽1.58米。大红桥建成后,经过多次大洪水,仍然运转良好。大红桥的钢梁上,有若干处外文标识,说明这座桥的建材是从国外引进的。
主要建筑
大红桥桥梁共分三孔,南孔约11米,为人力启闭单叶立转式开启跨;中孔56.38米,为钢性杆拱;北孔为简支体系的引跨。主跨选用系杆拱结构,右岸一孔为人工启闭的单叶立转开启桥跨。拱跨与引跨均以沥青混凝土铺设,下部台、墩为钢混结构,拱跨与引跨均为沥青混凝土桥面。开启跨之启闭,由一台小型电机控制。并在大桥南侧建一小房,安置电机,以作司机所。
历史文化
大红桥与红桥区
1955年,在天津市的行政区域调整中,在原有的第八区界内,因以大红桥著名,而改称“红桥区”,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也是天津市唯一用桥名作为行政区名的案例。
文物价值
大红桥见证了天津的历史变迁,不仅是红桥区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红桥区区名的由来。大红桥及其周边的发展带动了商贸、运输等行业的繁荣,成为天津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大红桥是天津市红桥区的重要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1月,大红桥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红桥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子牙河北路。
交通信息
自驾:自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大红桥,路程约2.9千米,用时约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