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 1856),
鳞翅目夜蛾科蛀茎
夜蛾属的一种
昆虫。成虫雌蛾体长15mm,翅展约30mm,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四角形。雄蛾体长约12mm,翅展27mm,触角栉齿状。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粗4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5—7龄。蛹长13—18mm,粗壮,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
臀棘有3根钩棘。
生活习性
云、贵高原年生2~3代,江苏、浙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4—5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在温带以幼虫在
茭白、水稻等作物茎秆或根茬内越冬,翌春老熟幼虫在气温高于10℃时开始化蛹,15℃时羽化,越冬代成虫把卵产在春玉米或
田边看麦娘、
李氏禾等杂草
叶鞘内侧,幼虫孵化后再转移到邻近边行水稻上蛀入叶鞘内取食,蛀入处可见红褐色锈斑块。3龄前常十几头群集在一起,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3龄后分散,为害田边2~3墩稻苗,蛀孔距水面10~30cm,老熟时化蛹在叶鞘处。成虫飞翔力强,常栖息在株间,每雌可产卵240粒,卵历期一代为12天,2、3代5~6天;幼虫期一代约30天,二代28天,三代32天;
蛹期10~15天。苏南越冬代发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二代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宁波一带越冬代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发生,第1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二代8月上旬至下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长沙、武汉越冬代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江浙一带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为害
茭白,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期和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水稻,对茭白为害轻。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为害受害重。浙北、苏南
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为害茭白,尤其是
田边受害重。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5mm,翅展约30mm,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四角形。雄蛾体长约12mm,翅展27mm,触角栉齿状。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粗,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5~7龄。蛹长13~18mm,粗壮,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臀棘有3根钩棘。
危害植物症状
【
寄主植物】甘蔗、
禾本科作物、
蚕豆、油菜、
棉花、
芦苇、水稻、玉米、
高粱、麦、粟等。
【为害症状】基本同
二化螟。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又别于二化螟。大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多夹在
叶鞘和茎秆之间,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别于二化螟、
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4代,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以老熟幼虫在寄生残体或近地面的土壤中越冬,次年3月中旬化蛹,4月上旬交尾产卵,3~5天达高峰期,4月下旬为孵化高峰期。成虫白天潜伏,傍晚开始活动,
趋光性较弱,寿命5天左右。雌蛾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3~5天达高峰期,喜在玉米苗上和地边产卵,多集中在玉米茎秆较细、
叶鞘抱合不紧的植株靠近地面的第2节和第3节叶鞘的内侧,可占产卵量的80%以上。雌蛾飞翔力弱,产卵较集中,靠近虫源的地方,
虫口密度大,为害重。刚孵化出的幼虫,不分散,群集叶鞘内侧,蛀食叶鞘和幼茎,一天后,被害叶鞘的叶尖开始萎蔫,3~5天后发展成枯心、
断心、烂心等症状,植株停止生长,矮化,甚至造成死苗。一开始被害株(即产卵 株),常有幼虫10~30条。幼虫3龄以后,分散迁害邻株,可转害5~6株不等。此时,是大螟的严重为害期。早春10 0C以上的温度来得 早,则大螟发生早。靠近村庄的低洼地及麦套玉米地发生重。春玉米发生偏轻,夏玉米发生较重。
水稻自分蘖期至基本成熟,均受大螟为害,以破口抽穗期与蚁螟盛孵期相吻合的稻田受害最重。初孵幼虫多在孕穗期侵入,孕穗初期侵入率为12%左右,后期为6%左右;齐穗后不能侵入。齐穗后出现的白穗和虫伤株,主要是2龄以上幼虫转株为害所致。但只有在本田中产的卵块,才是主要虫源。因为秧苗带卵移栽,卵块淹于水下或埋入表土,不能孵化;只有正在孵化的卵块,在栽后断水的情况下,少量幼虫能够存活。第一代盛卵期,如雨日多,肥料足,玉米旺长,叶鞘紧抱茎秆,不利大螟产卵。已产的卵,因茎秆生长较快,叶鞘胀裂,易被雨水冲落,或与卵缓缓磨擦,被向上推挤而脱落。遇暴雨稻田积水较深,能淹死大量幼虫。
高温干燥是越冬幼虫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在温度20~25℃时,成虫交配产卵正常,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温度上升到28℃,成虫交配产卵受到抑制,幼虫和蛹的存活率也下降。因此,在中国主要稻区,越冬代发蛾量高,第一至二代受高温抑制,繁殖率降低。秋季温度下降,第三代又显著回升。但在贵州省毕节,全年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时间只有3~7天,几无炎夏,冬季又都在0℃以上,为害经常较重。水稻、玉米、高粱混栽地区,滨湖芦苇、茭白、水稻混栽地区以及杂草较多的丘陵稻区,发生较多。单季稻改种双季稻,前作播种早,有利于越冬代蛾产卵,种植杂交稻,由于茎粗、叶鞘宽阔,有利于产卵和幼虫存活,也易大发生。
卵期天敌有
稻螟赤眼蜂。幼虫和蛹期有中华茧蜂、
螟黑纹茧蜂、
稻螟小腹茧蜂、螟黄瘦姬蜂、螟黑瘦姬蜂、螟蛉瘤姬蜂等。青蛙、蜘蛛等也捕食大螟的成虫和幼虫。
防治方法
(1)对第一代进行测报,通过查上一代化蛹进度,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报出防治适期。
(2)有
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
田边杂草,消灭越冬
螟虫。
(3)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
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点。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及时喷洒18%杀虫双水剂,每667m2施药250ml,对水50—75kg或90%
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50—200g或50%杀螟丹乳油100ml对水喷雾,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8加40%乐果乳油50ml对水喷雾。
同种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