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
植物病害
大豆花叶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SMV)引起的、发生在大豆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该病症状因寄主品种、病毒株系、侵染时期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差别很大,可分为轻花叶、花叶、黄斑、花叶、曲叶、卷叶、疱叶、畸形叶、皱缩、矮化和顶枯等10种。典型症状为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问的花叶并皱缩,叶缘下卷或叶片扭曲,质地硬脆,叶脉变褐,有时沿叶脉两侧有许多疱状突起。
病原特征
大豆花叶病病原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简称SMV),属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大豆花叶病毒粒体线状,分散于细胞质及细胞核中。钝化温度为60-70℃,稀释限点10-5,体外存活期4-5天。病毒在pH6.0时最稳定,在pH4.0以下或9.0以上时易失活。25-33℃条件下,干燥豆叶中的病毒其侵染力可保持7天,种子中的病毒可保持侵染力2年以上。感染2-3周后的病叶细胞内可产生风轮状内含体。
大豆花叶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较窄,只有大豆及其他几种豆科植物。人工接种时,在大豆、望江南、刀豆、猪屎豆、镰状扁豆、托叶胡枝子、条纹胡枝子、白花羽扇豆、黄花羽扇豆、长序菜豆、利马豆、黑色菜豆、菜豆、大果田菁、绒毛黧豆、蓝花胡芦巴、胡芦巴和蚕豆等寄主上可引起系统侵染;在花生、黄芪、苋色藜、白色藜、昆诺藜、瓜尔豆、双花扁豆、长序菜豆、利马豆、菜豆、绿豆、豇豆、长豇豆、豌豆和千日红等寄主上能引起局部侵染;在窄叶羽扇豆、欧洲百脉根、菜豆、克里夫兰烟和芝麻等寄主上无症状带毒。
大豆花叶病毒存在不同株系,中国初步鉴定出6个株系,即Sa(南京重花叶)、Sb(南京轻花叶)、Sc(南京黄斑叶脉坏死)、Sd(东北黄斑花叶)、Se(南京蚜传顶枯)和S(东北顶枯)以Sa和Sb分布较广。
危害症状
大豆花叶病症状因品种、感染时期、环境条件以及病毒株系不同而异,可分为轻花叶、花叶、黄斑花叶、曲叶、卷叶、疱叶、畸形叶、皱缩、矮化和顶枯等10种。典型症状为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问的花叶并皱缩,叶缘下卷或叶片扭曲,质地硬脆,叶脉变褐,有时沿叶脉两侧有许多疱状突起。嫩叶症状较明显,老叶常不表现症状。由带毒种子长出的植株或感病早的植株,3-4叶期即可出现症状。高度感病的品种除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出现顶芽或侧芽变褐、萎蔫、枯死及叶片上产生坏死小点等症状。重病株不结实或很少结实。抗病品种通常只表现轻微花叶症状或带毒不显症。
病株种子常出现斑驳或变色,变色部分可以脐为中心呈放射状,或通过脐部呈带状,或仅限于脐部周围。斑驳的颜色与种子的脐色一致。斑驳的有无与种子是否带毒无关,即带毒种子不一定都形成褐斑粒,种子表面无褐斑也不一定不带毒。
分布范围
大豆花叶病分布范围广,在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均有分布。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黄淮流域、江汉平原和华北平原最重,长江中、下游大豆产区次之。
侵染循环
大豆花叶病毒主要在种子中越冬,并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由于大豆花叶病毒存活期短,且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所以土壤中的病株残体和越冬蚜虫不能成为初侵染源。杂草寄主虽可能成为初侵染源,但大多不在豆田生长,故作为初侵染源的重要性不大。播入大田的带毒种子长出幼苗后,在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成为田间病害扩散的毒源。大豆花叶病毒主要借助蚜虫在田间传播和进行再侵染。汁液摩擦接触也可传染。病毒完成侵染后就在寄主体内增殖、扩展,最后侵入种子,使种子带毒。种子带毒率的高低因品种和植株受侵染时间而异,最高的可达100%。大豆花叶病毒存在于种子的胚及子叶上,种皮中的病毒不能存活到翌年播种时,所以无传病作用。带毒种子的调运是病毒远距离传播的途经。
有翅蚜是植株间传毒的主要介体。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的蚜虫已知有30多种,中国主要有豆蚜、苜宿蚜虫、大豆蚜、萝卜蚜、豇豆蚜、棉蚜、豌豆蚜、桃蚜和髙粱缢管蚜等,其中大豆蚜、桃蚜及豆蚜传毒率最高。传毒蚜虫种类及传毒率与大豆花叶病毒的不同株系有关。
流行规律
种子带毒率、田间有翅蚜虫数量及其发生时间、气象因素和品种的抗病性等均可影响大豆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6:36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