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赉店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
淇滨区大赉店村南淇河东岸,面积约33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初,考古学家郭宝钧在发掘浚县辛村墓地时发现了大赉店遗址。同年5月,考古学者尹达主持对大赉店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共开挖深沟36条,发掘面积230平方米。
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鹤壁市文物工作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大赉店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布设探方5个,与第一次发掘位置对应,分别位于遗址东西两区。发掘总面积121.5平米。
遗址特点
综述
大赉店遗址面积约33万平方米,文化层2~6米,是继后岗之后再次发现仰韶、龙山和商代的依序叠压的文化层堆积,出土大量实物。结合对淇河流域调查的结果,考古人员推测,大赉店遗址为这一地区古代尤其是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的一个大型中心性聚落。
文化层
大赉店遗址下层文化层厚0.7米,土色红褐。出土有烧土块、红陶钵、彩陶片小口瓶和陶鼎残片,以及加工粗糙的残石器。彩陶纹饰只有简单的几条平行线。红烧土块是灶或半地穴式房子的残迹,为仰韶文化遗存。遗址中层文化层厚1.5米,为灰土和深灰土。在这一文化层中,发现有近似圆形的“白灰面”和袋状窖穴。白灰面下布一层草拌泥白灰面中在略偏西北有一个微凸的小圆形面、质地坚硬,地表经过火烧,形成裂纹,颜色从中间向外由褐色而红而棕而黄,这是当时人们烧饭用的灶面。自灰面南部向外突出宽0.9米,长0.5米,推测为出入口,是房屋内的居住遗迹。
西周中期灰坑遗迹
西周中期灰坑多为规整的圆坑或袋状坑,有的灰坑仍残留有铺底木板痕迹,其性质应为储存粮食或其他物品的窖穴。这些窖穴中出土大量骨料、鹿角、骨器和蚌器,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磨石以及铜削等工具。西周灰坑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卜甲、原始瓷片、铜炼渣、粪便等遗物,说明了在西周时期,大赉店遗址应为一个级别较高的中心性聚落。
西周中晚期墓葬
西周中晚期墓葬8座,墓葬的规格、随葬品等有一定区别,但整体相近,即墓坑总体较深,葬具多为一棺一椁,随葬品多为一罐一簋,普遍随葬大量贝币。M2随葬铜戈和铜镞,M3随葬大量头盖骨,M8随葬骨料和不明骨器,M4则为一殉人墓,其骨架凌乱,推测被肢解或砍杀。这些说明了墓地中各墓主人在地位和职业上的不同。此外,这些墓葬普遍带有浓厚的商人遗风,如墓底均有腰坑,墓葬填土和腰坑内均殉狗等,考古人员推测他们应为西周时期的商遗民。
房址遗迹
龙山文化时期是大赉店遗址遗存较为丰富的一个时期。通过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龙山文化的房址和灰坑。2011年,考古人员又进一步对“官道沟”剖面进行了清理,发现了灰坑60余处,房址及与房址有关的垫土堆积10余处,这些房址和房址垫土大都属于龙山文化时期。
大赉店遗址的房址类型多样,多为地面式建筑,但也有半地穴式建筑,有圆形房址,也有方形房址,其地面有白灰面式的,也有硬土面或烧土面式的。多数房址做工考究,较多房屋的地面和柱洞都经过精细的加工,有的还用幼童奠基。这些房址分别开口于几个不同的层位,说明其使用时间延续时间长。在这些不同的层面上,除房址外,有些地方还残存当时人们室外活动的硬面。
文物遗存
大赉店遗址出土文物包括刀、斧、铲等石器,小口尖底瓶、钵、纺轮、罐、盆、碗、豆等陶器,针、锥等骨器,用途不明的角器和刀、铲、镰等蚌器。出土的陶器中既有仰韶文化的彩陶,还有龙山文化的黑陶和商代的灰陶。
文物价值
大赉店遗址在学术界探讨仰韶、龙山和商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上曾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大赉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赉店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村南淇河东岸。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大赉店遗址,路程约3.3千米,用时约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