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史记》(Đại Việt sử ký)是
越南陈朝学者
黎文休于1272年
编撰而成,采编年体体例,用汉语
文言文写成,共三十卷。该书已散佚,但仍被视为首部越南正史典籍,对后来越南史家有重要影响力。
关于《大越史记》的成书,据《大越史记全书‧陈纪‧陈圣宗》所载,陈绍隆十五年(1272年)春,农历正月,“翰林院学士兼国史院监修黎文休奉敕编成《大越史记》,自赵武帝至李昭皇,凡三十卷上进。诏加奖谕。”对该书的编撰情况,记载相当简略。
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人物》里,则有两条值得注意的记载,一条是说:“陈普,太王用为左藏,迁翰长。尝作《越志》。”另一条是说:“黎休,才行俱备,为昭明王傅,迁检法官。修《越志》。”根据这两则史料,学者冯承钧提出,“黎休”应即黎文休,而所谓“作《越志》”的陈普(《大越史记全书》作“陈周普”),既然是黎休同时代的人,因此也可能是《大越史记》修撰工作的参与者。而学者陈荆和甚至认为,陈普所“作”的《越志》可能就是《越史略》,而黎文休则是在其基础上,“修”成《大越史记》。
1970年代的越共学术机关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把《大越史记》的编纂视为越南修史的重要发展过程:“到了陈朝,编撰民族历史的工作开始发展起来,成立了国史院,专门负责记载各个朝代的历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史学家,其中有伟大的史学家黎文休,他所著的《大越史记》共有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