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体形中等,体形肥壮。原来在
中国各地都有分布,东南部地区发现较多。大足鼠耳蝠进入科学家的视野最早始于20世纪初,近年来,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人员在北京
房山区的一个洞穴内发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蝙蝠,并经过一系列研究首次证实了该种
蝙蝠的食鱼特性。
吻部不很突出,口须发达,耳大适中,基部较宽,端部较钝。耳屏短而窄,其长不及耳长之半。拇指具爪。后足大,与胫几等长,爪强而弯,足背生有硬毛。翼膜着于胫基部。距长,超过股间膜后缘之2/3尾较长,末端突出于膜外。体被绒状短毛,背毛呈沙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体长约69mm,前臂长约57mm,体重约21g。多栖息在岩洞内,常集小群居住,与其他蝠类同居一洞。11月进入繁殖期,翌年6月产仔,每胎1仔。冬季休眠。可能以其大足捕鱼为食。分布于中国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和广西。
大足鼠耳蝠没有季节迁飞习性,常
集群栖于
丘陵或山区、岩洞内。秋末初冬发情,次年6月产1仔。成体一般体重20g-30g,头体长60mm-65mm,是体形较大的一种鼠耳蝠。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后足异常发达,长约20mm,相当于其它以
昆虫为食的鼠耳蝠后足长度的两倍,且后足十分尖利,如同鱼钩。
大足鼠耳蝠是继墨西哥兔唇蝠、
南兔唇蝠和索诺拉鼠耳蝠之后被发现的又一种食鱼蝙蝠,并且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食鱼蝙蝠。它们数量稀少,相关部门应加以保护。
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具有食鱼蝙蝠的形态特征,但食鱼习性待考。以北京房山种群为对象,夜间在洞口悬挂雾网,捕获取食返洞大足鼠耳蝠共18只,胃检发现7例全为鱼类(宽鳍、鲫鱼和洛氏),10例以鱼类为主,仅1例全为昆虫。室内实验观察到捕鱼行为256次,成功率12.5%。如此,该种具食鱼习性的猜测得到证实。回声定位信号属调频型,扫频范围从67.40kHz到23.63kHz,主频(38.21±1.18)kHz,声信号时程(2.58±0.34)ms。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大足鼠耳蝠在水面上会采用拖网式(Trawling)捕食行为,这与国外的捕鱼蝙蝠行为相同。它在水面捕食与它们的
回声定位信号的特征有关。大足鼠耳蝠回声定位信号属于扫频时程较短、主频较低的FM类型。
这种叫声适合在开阔且背景噪声较低的环境捕食。如果大足鼠耳蝠在草地近地面捕食昆虫,背景产生的回声掩盖了由猎物反射的回声,就产生了背景干扰效应。大足鼠耳蝠不能从回声中获取关于猎物的精确信息,因此无法判断猎物的具体方位;而相对“平静”的水面,对大足鼠耳蝠来说噪声干扰要小得多。
在北京的大足鼠耳蝠主要吃鲫瓜子(鱼)等三种鱼。其中的宽鳍鱲爱在水面上游动,甚至跳出水面,因此它们暴露出水面的身体,相对水面而言能更有效反射大足鼠耳蝠发出的超声信号。
我国特有的一种蝙蝠种类,而且是首次被证实性地发现捕食鱼:是继墨西哥兔唇蝠、
索诺拉鼠耳蝠之后被证实的又一种食鱼蝙蝠。这在全亚洲是第一次,在全世界是第三次。大足鼠耳蝠食鱼特性的发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它再一次证实动物某一类特殊的生活习性可以在不同地区、各自独立地起源。
大足鼠耳蝠没有季节迁飞习性,常集群栖于丘陵或山区、岩洞及城墙石缝内,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包括福建、广西、
浙江、
香港、
山东、
陕西、
江苏、
安徽、
江西和
云南的部分地区,北京地区是很少见的。大足鼠耳蝠秋末初冬发情,次年6月产仔。幼年个体大约6.9g。成体一般体重20~30g,头体长60~65mm,前臂长53~58mm。耳较短,向前折转不达吻尖,耳屏狭小,不及耳长之半。身体被毛短而浓密,背部深褐色,腹毛灰白色。其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后足异常发达,长约20mm,相当于其它以昆虫为食的鼠耳蝠后足长度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