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DPU),位于
辽宁省大连市,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管理、辽宁省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历史沿革
沈阳轻工业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决定成立沈阳轻工业学院,1958年7月22日开始筹建,同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1958年12月,辽宁省委决定停办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1959年2月,全国总工会沈阳干部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1959年春,学院转隶属于辽宁省轻工业厅。1961年10月,营口海水化工专科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称营口分院。1962年8月,辽宁纺织专科学校停办,学生和部分教师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1969年12月,辽宁纺织工业职业学校撒消,部分教职工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1970月,沈阳轻工业学院搬迁到
宽甸县。
大连轻工业学院
1970年末,由省市革委会领导,以旅大为主。同年12月,
大连轻工业学校并入,更名为
大连轻工业学院。1973年12月起,由辽宁省第一轻工业局领导。1978年8月,由轻工业部和辽宁省双重领导,以轻工业部为主。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1999年10月25日,辽宁省纺织工业学校、辽宁省纺织工业学校中日服装艺术分校并入大连轻工业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2007年3月16日,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1月,大连工业大学入选辽宁省“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1年6月23日,学校加入
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2024年11月26日,大连工业大学现代化工产业学院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设有17个学院(部),42个在招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22、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此学科全国第3名,在辽宁省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结项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牵头“食品与健康”学科群获批“2023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有教职工1328人,其中专任教师874人,教授、副教授53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含外聘)。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近百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7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学校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7个辽宁省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2个。学校还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200余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首批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研究生)3门,省级一流课程18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46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91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与美、英、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12所高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与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法国北加莱公立高等美术学院、
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等项目。学校获批国家高端引智项目7项、省市级引智项目20余项。
2010年8月,大连工业大学与蒙古财经大学签署“大连工业大学与蒙古财经大学合作备忘录”,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2联合培养来华留学本科生”项目。2011年,学校与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与
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1年6月,与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简称FOM)共同创办了3+1+1硕士联合培养项目。2022年,学校成功获批并开展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学校实施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即ISEC项目)。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拥有学术交流中心47个。2021年12月8日,大连工业大学开设主题为“新时代科技创新与创造力培养”的讲座,由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由井薗隆也主讲。2022年1月20日,在学校召开辽宁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线上培训会议。2024年3月4日,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大连市服装纺织协会会长胡冬梅以及副总经理吴江来访学校,座谈交流校企合作事宜。2024年4月12日,英国创意艺术大学(UCA)学术顾问Yvonne Ntiamoah博士应邀来校作题为“艺术作品集——最能体现出你天赋才华和创意发展过程”的学术讲座,与学生们进行深入交流,并对学生作品集进行指导。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共拥有80个市级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4个国家级平台,7个相关部委研究平台,34个辽宁省研究平台及35个大连市研究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7项。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192项,其中“
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和“
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分别获得2003年和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以桂枝茯苓胶囊为示范的中成药功效相关质量控制体系创立及应用”“
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三个项目依次于2010年、2015年、201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21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3年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43件。
截至2024年4月,大连工业大学共发表研究论文5684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3387篇。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8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9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省级职业教育“十四五”第二批规划教材3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24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数字化项目立项7项、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5项。2021年,朱蓓薇院士主编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学术资源
2004年5月,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新馆建成。截至2023年6月19日,馆舍面积14000平方米,收藏以生物、食品、纺织、造纸等重点学科专业为主,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和其他学科专业为辅的各类书刊,初步形成了特色馆藏体系。馆内设有联机检索室、中外文图书期刊借阅室,有阅览座位1600余个。截至2023年底,馆藏纸质资源总量99万册左右,购进2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180万多种,并自建了本校特色数据库。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是大连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类期刊(A4开本,双月刊,逢单月月末出版),创刊于1981年。于2002、2004、2006、2008、2012、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2006年,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组织的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奖中获特色期刊奖。2007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获大连市“期刊创新奖”;同年再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8年、2011年、2014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入编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5-2016)。2016年,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同年获评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20年,再次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学校校徽外轮廓为圆形,颜色为蓝色,包含学校中英文全称及主体图形等主要元素,其中中文校名由郭沫若题词拼掇而成;主体图形以“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的首字母“D”、“P”、“U”为构成元素;下方的阿拉伯数字“1958”为学校建校年代。
学校校旗旗面为红色和蓝色分割变化构成,主色调为蓝色,中间为学校白色校徽。校旗尺寸大小为2号旗(240㎝X160㎝)。
学校校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学校中英文校名全称和英文校名缩写图形的长方形证章。
精神文化
博学精思,笃行致新
“博学精思”,意即做学问者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缜密思考,精益求精。“笃行致新”,意即学以致用,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努力达到最好。校训前一句强调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后一句强调如何做人,如何实践。用其作为新时期的校训,有利于铸就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流传百世的大学精神,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代校歌《玉山之歌》
词:宁岗 曲:曲致正
玉山,母校的山,每一位学子都是你斑斓的射线。玉山,母校的山,每一片绿叶都是驶向生活的风帆。我们把青春分成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给明天。我们将德智体美融于一身,爱是我们生命的琴弦。
玉山,母校的山,每一位校友都是你骄傲的答卷。玉山,每一块岩石都是承担责任的双肩,我们用理想酿造美酒,回报母校,造福人间。我们用时代色彩装点生活,美是我们终生的旅伴。
玉山,玉山,啊……,母校的山。
明德 励志 守正 求实
“明德”“励志”侧重精神层面,“守正”“求实”侧重实践层面,组合在一起成为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导向。
尚德 敬业 博学 仁爱
尚德: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
敬业:敬业的本质是热爱,是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倡导教师对岗位满怀崇敬之心,敬业、精业,乐于奉献。
博学:见于《论语》“君子博学于文”。博,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强调教师应学识渊博,兼容并包,具有开放胸襟和世界眼光。
仁爱:《论语·子张》中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教师标准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仁爱”是教育事业最终指归。用于教风,旨在倡导教师关心、关爱和善待学生。
明礼 诚信 勤学 求真
明礼: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自古以来就格外讲究“礼”。明礼是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要明礼修身,做到谦和友爱、尊敬师长、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诚信:语出《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明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而诚信则是人的内心状态。诚于内而礼于外,是对明礼诚信的最佳诠释。
勤学:语出《东观汉记·桓荣传》,“荣少勤学,讲论不怠”,作为学生首先要努力学习。习近平寄语青年要“勤学”,“勤学”不仅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更要从挫折中学。习近平勉励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求真:是指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学生“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此条学风表述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学生成人和成才途径的综合表述。
以人为本 强化内涵 彰显特色 开拓致新。
自强不息 奋发有为。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注册学生社团有93个,涵盖科创、文化、艺术、体育、公益和生活等多个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社团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国旗班、文学社、广播电台、就业与创业协会、大学生心理协会、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艺术团等。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辽宁团省委、辽宁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辽宁省慈善总会下属的两所高校服务中心之一,其所开展的环保项目两次获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资助。
2024年4月13日,在学校体育场举办大学生艺术展演暨第三十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和大学生社团嘉年华活动,60余个大学生社团的青年同学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校园环境
大连工业大学坐落于大连市中心城区,地域优势明显,校园绿树成荫、草青花艳,是辽宁省花园式高校。校园周边交通便利,有地铁、多条公交车可直达枢纽车站、商业中心。校园占地面积52.2万平方米(约合782.5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1.4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8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2023年3月31日,大连工业大学举办首期杰出校友讲坛,学校会定期邀约杰出校友回校进行互动和交流,借助杰出校友的榜样力量,指引学生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并付诸行动。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