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楼
广州市的建筑
大钟楼是广州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俗称大钟楼。钟声清脆,声闻十里,在芳村也能体听到。大楼在1916年由美国建筑师设计的,连钟楼高31.85米,主要建筑材料均由美国进口。清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清政府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沿海为主通商贸易地点,并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了四个海关,开放对外贸易。后清政府改四口通商为广州一口通商,时间长达83年。这海关大楼和再远一点的十三行便是很好的证明。
景点简介
“大钟楼”留给市民印记最深的,当数它头顶上古朴的大钟。吕老说,大钟几十年如一日,15分钟响一次,正点报时前还放一段音乐———英国歌曲《威斯敏斯特》,多年不移。对于以前在长堤一带生活的老广州来说,大钟楼的钟声,就是生活起居的计时器。因为当年身上有表、家里有钟的广州人极少。当年除爱群大厦外,大钟楼还是长堤的最高建筑,加上珠江江面比现在宽,钟声在数里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更有不少人干脆将钟声当作约会的信号。
钟声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因居民嫌晚上敲钟影响休息,大钟便改为只在白天报时,再后来,人人皆有手表,现在就连白天也不响钟报时了。
历史渊源
“大钟楼”连地下室总共5层,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仿照欧洲古典建筑形式设计,顶层钟楼为穹窿顶,高13米,四面各砌两柱塔司杆双柱。粤海关“大钟楼”是国内海关中的第一个钟楼,之后各大城市纷纷克隆,欧式钟楼终于成为中国海关极富特色的历史标志。
说起“大钟楼”为何造成欧陆风格,原来还有一段“古”。创建于1685年清朝康熙年间的粤海关,是中国首批四个海关之一。1859年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关务停顿,清政府遂聘三名洋人为税务司“帮办税务”,成立了粤海新关。当时的税务司署在长堤的两层平房内办公,后因年久失修,从1913年起在当年办公场地旁修建“大钟楼”,1916年大楼建成后,洋人税务司即搬进大楼办公。
实际上,由于清政府多项赔款都以关税作为担保,洋人一直以担任总税务司的方式把持着海关运作,建大钟楼事宜也由总税务司署工程处负责,由洋人设计并主持,从内到外,自然带上了浓烈的欧陆风格。
建筑构造
大钟楼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4044平方米,楼高31.85米,建成后,是当时广州商贸中心的地标。建楼花费了整整30万银元,而那时一般民宅造价仅需几百银元。
大钟楼沧桑历史
历经90年沧桑,却从未受到太大伤害。吕老告诉我们,“大钟楼”的建筑材料用的都是最好的,该楼整体是钢筋水泥结构并以大块麻石做基础,有人戏称:“500磅的炸药都炸不穿!”
大钟楼的外观
顶层的钟楼建筑面积62平方米,分为两层,下为钟室,内有不同口径的铜制吊钟5座;上为钟机房,四面各有直径2.5米的向外圆钟面,昼夜通明。大钟1915年由英国制造,由于维护精心,至今依然完整。
说起整点报时的音乐也有一段小插曲。吕老介绍,“文革”时期,各地运动不断,“大钟楼”虽然未遭破坏,但整点播放的英国音乐却也因被迫变成了《东方红》,直到“文革”结束,才特意从上海请来师傅将音乐改回外国音乐。
“大钟楼”已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信息
公交路线:238路、538路到南方大厦总站(文化公园站),西步行约10分钟即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1:55
目录
概述
景点简介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